張穎
【摘要】 目的:探討經胸阻抗在心房快速性心律失?;颊唠姀吐芍械膽眯Ч芭c成功率的相關性。方法:選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入院治療的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均采用電復律治療,治療過程中采用經胸阻抗對患者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比較患者治療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血管阻力(SVR)、左心室舒張末容積(LVEDV)及左心室收縮末容積(LVESV)等心功能水平,分析經胸阻抗監(jiān)測結果與患者電復律成功率、心功能水平的相關性。結果:患者均經過電復律治療,63例1次同步直流電復律后恢復,未見明顯并發(fā)癥,2例由于多次電復律皮膚出現(xiàn)輕微的灼傷,2例電復律后轉復為竇性,隨后出現(xiàn)心率復發(fā),1例治療后出血肺水腫,經搶救后無效,死亡,經胸阻抗監(jiān)測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78例報警;治療后LVEF水平高于治療前,SVR、LVEDV及LVESV水平均低于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關性分析顯示,患者經胸阻抗監(jiān)測結果與成功率、LVEF水平均呈正相關性(P<0.05),與SVR、LVEDV及LVESV水平均呈負相關性(P<0.05)。結論:經胸阻抗用于心房快速性心律失?;颊咧心塬@得較高的搶救成功率,且與心功能水平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關鍵詞】 電復律; 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 應用效果; 超聲心動圖; 心功能; 相關性
心律失常是指心臟沖動的起源部位、心搏頻率與節(jié)律、沖動傳導等任意異常,常見誘因包括:器質性心血管病、藥物中毒、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衡等,部分患者可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1]。根據(jù)心律失常發(fā)作的心率快慢分為快速性、緩慢性心律失常兩種,且前者更為普遍,多見于期前收縮、心動過速及心室顫動中,影響患者健康及生活,嚴重者將威脅患者生命[2]。目前,臨床上對于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為了糾正心臟病理改變、調整義齒病理、生理功能[3]。但是多數(shù)患者藥物治療后會轉為竇性心律,且治療過程中常伴有血流動力學障礙,難以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4]。電復律又稱為心臟電除顫,是指利用額定短暫高壓強電流經過心臟,使得多數(shù)心肌細胞瞬間除極,導致心臟短暫性停止電活動,并且從最高自律性的起搏點重新主導心臟節(jié)律過程,但部分患者治療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監(jiān)測指標,導致患者預后較差[5]。研究顯示,將經胸阻抗用于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電復律中有助于提高搶救成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6],但是該結論有待驗證。因此,本研究以2016年5月-2018年3月入院治療的心房快速性心律失?;颊?8例,探討經胸阻抗在心房快速性心律失?;颊唠姀吐芍械膽眯Ч芭c成功率的相關性?,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入院治療的心房快速性心律失?;颊?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齡18~76歲,平均(56.73±5.68)歲;疾病類型:室上性心動過速21例、室性心動過速10例、心房顫動32例、典型預激綜合征伴心律失常5例;合并癥:高血壓23例、冠心病16例、心肌梗死8例、腦梗死10例、糖尿病9例。納入標準:符合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臨床診斷標準[7],均因心悸、胸悶、頭暈、乏力等癥狀入院治療;符合電復律治療適應證,治療過程中均經胸阻抗監(jiān)測;能遵循醫(yī)囑完成相關檢查、治療者。排除標準:合并妊娠、哺乳期女性及伴有明顯精神異常者;病情持續(xù)加重或預計生存期<3個月者;合并惡性腫瘤或腫瘤發(fā)生轉移者。本研究均在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監(jiān)督、批準下完成,且患者或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電復律治療。(1)治療前準備。治療前加強患者及家屬宣傳、教育,讓患者對電復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颊咧委熐熬M行心電監(jiān)護,加強血常規(guī)、生化指標及心肌標志物測定,立即幫助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做好搶救藥物準備,包括急救藥物、吸痰器、呼吸機等[8]。
(2)治療方法。采用HPM1723A/B監(jiān)護除顫儀進行治療,將兩塊電極均勻涂抹導電糊后放置在患者胸骨右緣第2肋骨之間與左側腋前第5肋骨間,兩個電極板間距10 cm,完成第1次電復律,第1次電復律時盡可能選擇低電,預激能量50 J,室上速選擇100 J能量,室性心動過速選擇200 J;對于第1次電復律效果不佳者適當提高功率后完成第2次電復律。電復律成功后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常規(guī)靜脈推注地西泮(生產廠家:四川省長征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51020675)
5 mg,注射過程中多與患者溝通,觀察患者意識情況,并根據(jù)患者體重、年齡靜脈泵入1~2 mg/kg丙泊酚(生產廠家: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842)鎮(zhèn)靜。治療過程中采用經胸阻抗對患者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采集患者心電、胸阻抗變化情況,根據(jù)監(jiān)測結果調整治療方案[9]。電復律成功標準:心率恢復正常,生命體征平穩(wěn)。
1.3 觀察指標 采用超聲心動圖監(jiān)測患者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血管阻力(SVR)、左心室舒張末容積(LVEDV)及左心室收縮末容積(LVESV)水平,進行心功能水平評估[10-11];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經胸阻抗監(jiān)測結果與心房快速性心律失?;颊唠姀吐沙晒β?、心功能水平的相關性。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電復律治療效果及經胸阻抗監(jiān)測情況 68例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均經過電復律治療,65例電復律成功,成功率為95.59%。63例1次同步直流電復律后恢復,未見明顯并發(fā)癥;2例由于多次電復律皮膚出現(xiàn)輕微的灼傷;2例電復律后轉復為竇性,隨后出現(xiàn)心率復發(fā);1例治療后出血肺水腫,經搶救后無效,死亡。本研究患者經胸阻抗監(jiān)測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78例報警(存在一例患者監(jiān)測時多次報警情況)。
2.2 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水平比較 治療后LVEF水平高于治療前,SVR、LVEDV及LVESV水平均低于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患者經胸阻抗監(jiān)測與心功能、成功率相關性 相關性分析顯示,患者采用胸阻抗測定結果與成功率、LVEF水平均呈正相關性(P<0.05),與SVR、LVEDV及LVESV水平均呈負相關性(P<0.05)。見表2。
3 討論
心律失常是由于竇房結激動異常或激動產生在竇房結以外,激動的傳導緩慢、阻滯或異常通道傳導,即心臟活動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引起心臟搏動頻率、節(jié)律發(fā)生率異常[12]。國內學者研究表明,心律失常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既可以單獨發(fā)病,又可以并發(fā),發(fā)病后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干預,將會增加猝死、心臟衰竭風險,威脅患者生命[13]。
目前,臨床上對于心房快速性心律失?;颊咭噪姀吐芍委煘橹鳎摲椒ɡ酶咚匐娏骺焖偻ㄟ^心肌細胞,使得心肌細胞瞬間除極,使得異位節(jié)律點與折返環(huán)得到終止,從而獲得最高自律性的竇房結發(fā)放正常沖動,盡可能幫助患者心臟恢復跳動。本研究中,68例心房快速性心律失?;颊呔涍^電復律治療,63例1次同步直流電復律后恢復,未見明顯并發(fā)癥;2例由于多次電復律皮膚出現(xiàn)輕微的灼傷,2例電復律后轉復為竇性,隨后出現(xiàn)心率復發(fā),1例治療后出血肺水腫,經搶救后無效,死亡,經胸阻抗監(jiān)測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78例報警。由此看出,將電復律用于心房快速性心律失?;颊咧杏兄谔岣吲R床療效,利于患者恢復,能降低臨床死亡率。國內學者研究表明,電復律治療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影響因素較多,包括:能量選擇、電波、電極位置、大小、阻抗等,同時,還與心律失常的持續(xù)時間、心房纖維化等有關[14]。為了提高臨床效果,患者采用電復律治療時通過胸阻抗監(jiān)測能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的心率變異性、夜間心率、活動度等,能及時發(fā)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結合其他診斷參數(shù)準確、提前預測患者病情發(fā)展情況,有助于指導臨床治療,降低臨床死亡率。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LVEF水平高于治療前,SVR、LVEDV及LVESV水平均低于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看出,電復律治療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時加強經胸阻抗監(jiān)測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評估患者預后,使得患者的治療更具科學性、合理性。本研究相關性分析顯示,患者經胸阻抗監(jiān)測結果與成功率、LVEF水平均呈正相關性(P<0.05),與SVR、LVEDV及LVESV水平均呈負相關性(P<0.05)。提示經胸阻抗與心房快速性心律失?;颊唠姀吐沙晒β?、心功能直接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和參考[15-20]。
綜上所述,經胸阻抗用于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能獲得較高的搶救成功率,且與心功能水平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參考文獻
[1]陳俊,廖應英,孫澤群.基質金屬蛋白酶-9與心房顫動的關系及對持續(xù)性心房顫動患者復律治療后復發(fā)的預測價值[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7,32(1):67-71.
[2]趙強,李元民,肖強,等.快速性房性心律失?;颊呒t細胞分布寬度與左心房內徑的關系[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6,24(6):595-598.
[3] Kaplan R M,Diaz C L,Strzelczyk T,et al.Outcomes With 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in Obes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for Atrial Tachyarrhythmias[J].Am J Cardiol,2018,71(11):A510.
[4]褚黎,張軍,李燕娜,等.妊娠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孕婦行心臟射頻消融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6,51(10):759-764.
[5]徐萌,肖婷婷,沈捷,等.兒童快速型心律失常107例臨床診治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6,34(4):258-263.
[6]湯日波,王祖祿,殷躍輝,等.國產三維心臟電生理標測系統(tǒng)用于持續(xù)性心房顫動導管消融的前瞻性、多中心、對照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6,44(5):401-405.
[7]何榕,杜昕,劉書旺,等.心房顫動患者抗心律失常藥物使用及安全性分析[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6,44(11):935-939.
[8] Chung H,Lee B K,Min P K,et al.Left Ventricular Filling Pressure as Assessed by the E/e Ratio Is a Determina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Recurrence after Cardioversion[J].Yonsei Med J,2016,57(1):64-71.
[9]顏建龍,賽音夫,LAM HOANG TRUC,等.新型口服抗凝藥對我國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治療效果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7,20(11):1341-1347.
[10]鄭如蓮,周德璞,林佳選,等.心大靜脈遠端不同部位室性心律失常的心電圖特征[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7,45(4):307-313.
[11]梁毓源,吳敏,符光炳,等.擴張型心肌病左室重構對心功能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7,57(33):41-42.
[12] Kyoung-Min P,Kyung H J,Jin C K,et al.Prediction of early-onset atrial tachyarrhythmia after successful trans-catheter device closure of atrial septal defect[J].Medicine,2016,95(35):e4706.
[13]梁玲娣,廖虹,張?zhí)锾?,?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跨壁復極離散度增大與惡性室性心律失常預后的關聯(lián)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7,46(27):3773-3775.
[14]王會洪,黃鶴,任貽強.參松養(yǎng)心膠囊聯(lián)合低劑量胺碘酮治療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分析[J].中國藥房,2017,28(21):2926-2929.
[15]張萍,蘇博,高鑄燁,等.復雜網絡挖掘分析9家醫(yī)院冠心病室性心律失?;颊叩挠盟幰?guī)律[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37(8):930-933.
[16]劉翔,趙君,洪艷玲.工作應激與健康體檢人群心電圖異常表現(xiàn)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7,27(28):102-105.
[17] Paech C,Janousek J,Wagner F,et al.Rate Control by Transoesophageal Atrial Overdrive Pacing for Refractory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ith Severe Ventricular Dysfunction:A Bridge to Recovery[J].Pediatr Cardiol,2017,38(2):228-233.
[18]趙淑靜,蘇榮瓊,杜昊.2型糖尿病患者心電圖T波峰末間期變化與室性心律失常關系的觀察[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6):503-506.
[19]章軼立,賈敏,謝雁鳴,等.參附注射液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tǒng)評價和Meta分析[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9(7):595-604.
[20]唐克強,王芳,李騰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直接PCI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6,45(21):2939-2941.
(收稿日期:2018-08-24) (本文編輯: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