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力品
(河北省南和縣實驗中學 河內邢臺 054400)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高效課堂是我們對教學永恒不變的追求,在日復一日,課復一課的交替中不斷摸索著,思考著,其中夾雜著太多的困惑、無奈和彷徨,更多是深深的思考。
所謂“有效教學”,就是在課堂時間內,最大化利用教學時間與教學資源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就是達到了有效教學。把有效教學規(guī)律運用到初中數學課堂上,從而讓課堂更優(yōu)化,激發(fā)學生樂學和善學。
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效教學中重要的五個要點: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有些問題生活化,有些問題直觀化,有些問題抽象化。根據不同類型的問題,創(chuàng)設不同的問題情景,從而激發(fā)學生合理的思考。而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要符合幾個原則:1.涉及問題的根本2.符合學生的認知,接近學生的生活3.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
如關于概念的教學要體現(xiàn)概念的一般過程,也就是讓學生經歷概念的引入、概念屬性的概括、概念的明確與表示,概念的辨析、概念的鞏固和應用等循序漸進、層層深入。
問題的明確提出這不僅僅需要教師在課下深刻了解學情,還需要課上隨機應變,根據學生的課堂生成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方向,更需要教師過硬的專業(yè)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手段,強大的調控課堂的能力,及時解決課堂上學生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能與不同思維路徑的學生溝通,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思路和方法 。再者,我們教師還需要學習學生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及時了解學生思維背后的缺陷和問題,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指導。
所謂有效幫助就是給學生的思維路口“搭橋牽線”,在思路迷茫和混亂時“旁敲側擊”引領學生走出問題的“盲區(qū)”從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達到一種 思維的飛躍。在我們數學教學中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從發(fā)散的角度、從類比的角度、從歸納的角度、從特殊到一般的角度、從觀察、實驗到猜想證明的角度、從逆向思考的角度等等方面啟發(fā)引導學生。這些“隱性”的幫助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至關重要。這些在我的課堂上經常會用到。
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的思維總是偏離我們正常思維的軌道,出現(xiàn)了很多不著邊際、“驢唇不對馬嘴”的形形色色的、甚至讓人啼笑皆非的問題,這就是課堂的生成,需要我們能及時、有效給予反饋,及時解決學生的困惑和思維路徑問題,讓這些課堂問題生成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從而達到思維的提升。這五個方面指引著我們的有效教學。
在具體的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應做到:
1.了解學情,正視差距,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根據我們學生的特點進行多元的方式方法以及評價,盡可能關注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都有所發(fā)展。
2.整體把握動態(tài)教學,宏觀掌控課堂進程。初中數學課堂上的有效教學,不僅僅是知識點的簡單傳授,同時還要順利有效的完成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不斷地生成新的問題和方法,及時地反饋有效信息,及時調整方法,同時還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適時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樂于學習并善于學習。同時課堂中要善于提問,用不同的追問,啟發(fā)學生的思考,打開學生思路,有效刺激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究。并重點設置新穎有趣的數學情景和利用先進高端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數學問題,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和數學中的生活問題,提高學生利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3.加強互動交流。課堂上的互動是一節(jié)課中的靈魂。沒有互動的課堂是死的,沒有生命力的,更沒有思維的碰撞。而有效教學的實施離不開課堂中的互動與交流。教師要設計適當的教學活動和激勵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能動性,敢于參與,敢于展示的濃厚的生與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團隊精神。教師作為課堂的指導者及時觀察和應對溝通交流,對發(fā)現(xiàn)奇思妙想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和激勵,對于正束手無策的學生給予適當的點撥和提示,形成融洽、和諧的愉悅的課堂氛圍。
4.一題多變、觸類旁通。在解決數學問題時,要正確理解問題的部分條件進行正確解讀,全面推進推進問題的解決過程,最后完成整個數學問題的結論部分,這個是最基本的數學思維過程。在此基礎上,將數學問題歸納為條件變式題、過程變式題與結論變式題三類。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要讓學生從淺入到深的理解問題類型的規(guī)律,通過設計各種梯度合理、難度由低到高的各類變式題來增強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各種變式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達成教學目標,最終提高課堂效率。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加強有效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更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