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榮
(靈臺縣梁原中學,甘肅 靈臺)
帕斯爾曾說過:“人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也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背砷L是你自己的事,你重點做什么?怎么做?做到怎么樣?你是否已經(jīng)有過思考。你,要為獨一無二的自己負責。
最近,聽一位年輕老師的七年級地理《世界氣候》第一課時,主要授課內容是世界氣候的差異和類型。看到那個地中海氣候的四季變化圖表,就勾起了我初中時上地理課的記憶,那時候感覺一看到這個氣候變化圖就有壓力,所以學得馬馬虎虎,現(xiàn)在終于有機會再聽這堂課,也算一大幸事。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我和這些七年級學生一起,享受了一堂美不勝收的地理課。
這位老師是美術專業(yè)畢業(yè)生,做事一向嚴謹認真。我為了看他完整的授課過程,去得很早,觀察了學生課前的預習情況和導入設計。在課前,所有孩子都在認真地誦讀課本內容,盡管是初一的學生,卻給人一種完全進入狀態(tài)的記憶性閱讀,完全沒有做樣子和應付差事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首先,他利用了暢言教學通里面的課件設計內容,精準美觀,和學生使用教材的內容完全一樣,從內容設計上已經(jīng)為學生降低了進入的難度。其實我覺得這一點在初中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讓孩子們的閱讀與教學內容,以及課堂導入緊密地銜接起來,沒有心理門檻,增強了學生對教材、對課堂的親和力,和一些離開教材的導入設計方式相比,學生的學習更容易進入狀態(tài)。其次,他找準了難點,而且用了簡單且容易接受的突破方法。對于地中海氣候的四季變化圖進行了詳細的比對分析后,讓學生記下這個曲線圖的形狀,說以后看到這樣的形狀肯定就是地中海氣候。這個方法看似沒啥深奧的,但是既切中了考點,又符合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擅長形象記憶的特點,我相信多年以后肯定會有很多學生還能記住這個內容。
在講述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時,他激情滿懷,神色活躍,在冬日的教室里營造了一個類似于幻覺的情景,有房子、有大樹、有鳥窩,有童真笑聲的環(huán)境氛圍,孩子們的笑聲開心,老師的語言和表情和藹可親,課堂的氣氛進入高潮,那一刻,的確給人以美的享受。老師走下講臺,走近學生,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練習情況,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對氣候帶理解的模糊,重新在黑板上畫出地球氣候帶的分布圖,并針對每個地區(qū)的氣候及形成原因總結分析,達到深入淺出的效果。整堂課渾然一體,構思優(yōu)美。
這節(jié)課的主要優(yōu)點之一是教學設計注重實效。充分重視了學情把握、學法教法的選用,優(yōu)化了教學設計,準確研讀了教材與學生,在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對教學資源進行了整合加工,形成了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脈絡清晰、方式靈活、學法指導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把本節(jié)課教學的知識點與整個知識體系相關聯(lián)并運用了實現(xiàn)完整目標的教學策略,知識點相對集中,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理解并掌握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優(yōu)點之二是學生學習主動實效。注重了學法指導,有效地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精神,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并反映出學生的個性、認知能力、思維類型等差異性學習情況。
這充分體現(xiàn)了劉鐵芳老師的一段話,“教學不僅是一種工作,更是人與人的交往。教學的藝術其實就是我們跟孩子如何更好地、更充分地走在一起”。“要讓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之中,首先需要教師自身的全身心投入”。自我真情的全身心投入,就會自然地促成教學的雙邊活動,自然地轉化為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果一個老師不能被所教知識的美打動,不能被孩子們純真的眼神和對知識的渴望所打動,那肯定就談不上投入,更沒有課堂上的生成和創(chuàng)新。
其實社會文化的進步,永遠需要教育來引領,真正的好老師,在孩子們眼中就是神話。由于某些家長受教育程度的欠缺和對自己孩子的寵愛以及過度功利化,對真正的教育缺乏深度的認知,導致了教育在有些人眼中的地位低下;由于部分教師追求不高、輕視自己職業(yè)的神圣地位,對教學問題不夠重視,導致了部分老師在學生心目中地位不高。
張嘉譯在《急診科醫(yī)生》里有一句臺詞,他告訴年輕的同事說:病人把我們看成神,與死神做斗爭的神,我們成不了神,也不要做一般的人。教育也一樣,我們要啟迪學生的心智,不要把老師做得和常人沒什么區(qū)別,《論語·八佾》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痹诮虝鴷r若懷有一份敬畏之心和神圣之感,包括對生命成長的敬畏、對知識的敬畏,對無限未來世界的敬畏,那么自己的課堂教學也就會很投入,就會達到另一種非常有意義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