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杰(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吉林 長春)
道德與法治其實就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這也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那么我們道德與法治教師如何把握新形勢,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今天我們來談談這個話題。
此次教材的改編繼承了德育回歸生活的課程理念,突出內容活動化和活動內容化的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的,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培養(yǎng)法治精神和開拓國際視野。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道德與法治老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不能還以老課本、老想法來教學。也不要一味地灌輸式講課,應該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法律意識。要牢記“立德樹人”是我們道法課的根本目的,也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終極目標。
在課堂上教師就要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學生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包括六大素養(yǎng):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所以道德與法治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已不再是單一,而是多樣化教學。那么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我的教學方式更是追求靈活多樣,圍繞著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方式的改變。如在講七年級上冊第七課《愛在家人間》時,我是這樣設計導課環(huán)節(jié)的,我們先來聽一段音樂《讓愛住我家》。就像歌詞所說的: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愛我們的家。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家人的愛來學習《愛在家人間》。這樣的導課設計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更愿意跟著你去學。
在講授新課環(huán)節(jié),我們觀看一段節(jié)選自《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視頻,請同學們注意視頻中哪些細節(jié)體現(xiàn)了親情?
1.埋怨丈夫今天要加班昨晚卻熬夜,心疼了。
2.爸爸答應大頭晚上玩游戲。
3.上班前抱孩子和媳婦。
4.爸爸去上班給孩子掙學費,母子倆說加油等。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這種情感就是家庭中的親情。學生踴躍發(fā)言,在學習中體會親情,這就是內容生活化的體現(xiàn)。是對學生愛家意識的培養(yǎng),更希望孩子們去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他人合作學習,我還設計一個這樣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觀看一段與父母發(fā)生爭執(zhí)的視頻,設置出沖突的情境,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討論如下問題:
1.我們與父母發(fā)生沖突的原因有哪些?
2.如果親子間的矛盾不解決會有怎樣的危害?
一方面自我意識增強,渴望獨立,對成人的依賴減少;另一方面我們面對父母的信任和放手,又期望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呵護,這就是一種矛盾的心理。而且,我們與父母在心智、學識、經歷等方面差異較大,對問題的理解、感受等存在差異,這些都容易產生親子沖突。如果處理不好,親子沖突就會傷害雙方的感情,影響家庭的和睦。
愛是需要呵護的,如何與父母溝通呢?要關注事實、把握時機、留意態(tài)度、選擇方式、考慮環(huán)境。這樣下來,與父母的溝通就會很順暢。有時我們也應該去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我們可以嘗試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和需要,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我和父母之間有一個橋梁,有人說是代溝,但我更認為是一座愛的橋梁。有了愛,就能在橋上看風景。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不難看出我通過多種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感知家的溫暖,我們要孝敬父母。這可以說是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也是讓孩子們學會擔當,這與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相符合的。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主陣地,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還是主動地去學習,取決于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活動的設計。我們要努力地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的思維才能放開,學習能力才能更大的提高。如七年級上冊第十課《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課時,我讓全班同學描繪一顆你的生命樹。在畫生命樹的過程中,體會生命的意義,畫出生命的精彩。同學們在繪畫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參與進來,師生共同研究、共同學習,達到教學相長,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我們在這樣的氛圍中學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自我管理、勤于思考的能力。
總之,道德與法治教材的改編是符合學生學習實際的,為國家培養(yǎng)既有道德素質又有法律觀念的人才。我們道德與法治教師就要不斷與時俱進,調整教學思想,跟上國家的教學形勢,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我在努力地實踐著,不斷地前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