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蘭
(廣東省五華縣郭田鎮(zhèn)中心小學 廣東梅州 514429)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基礎教育中存在著一種奇怪的“5+2=0”的現(xiàn)象。有人解釋說“5”是指學生每周在校五天接受的正面教育,“2”是學生周末兩天在家和社會上所受到的消極的影響,“0”指學校教育的效果。為什么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最后教育的結果會產(chǎn)生抵消呢?我認為“5+2=0”現(xiàn)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網(wǎng)絡媒體不良信息、家庭教育存在問題、不良社會風氣影響、教育體制弊端影響、學生缺乏是非觀念等。因此,我們應該將各方力量結合起來,發(fā)揮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教育的合力。本文將從發(fā)揮教育合力的角度出發(fā),分別闡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在教育合力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其所起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什么樣的家庭將成就什么樣的孩子。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特別喜歡罵人,或總是與同學打架,這其實都與家庭教育有關。[1]
我們帶過一個學生叫飛飛,你總能聽到學生這樣來告他的狀:“老師,不好了,飛飛和同學又打起來了!”有一次飛飛把同學的耳朵咬破了,這一定得給家長一個交待呀。因此,我同時把兩個孩子的家長都叫來了。被打?qū)W生的家長很通情達理,了解了一下具體情況馬上帶著孩子回家了。接下來,我開始與飛飛的爸爸聊起來。飛飛的爸爸一個勁兒地跟我說“給您添麻煩了”,我知道他也不想孩子這樣,于是我就和他一起找起了原因:“飛飛動不動就跟同學打起來,不論事情大小,他就會用拳頭說話,他怎么這么容易沖動呀?孩子們在學校里接受的是一樣的教育,就是和同學要友好相處,為什么他總是做不到呢?我想了解一下,您平時遇到事情是怎樣教育他的?”飛飛的爸爸說:“這孩子確實愛動手,我也處理過很多次他打小伙伴的事,可他改不了。我也很慚愧。平時我和他媽媽工作忙,文化水平又低,所以也不會教育孩子……”在接下來的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原來這位爸爸平時就愛通過“打”和“罵”來解決問題,顯然飛飛是受了爸爸的影響。這次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讓家長學點家庭教育的知識,于是我跟飛飛的爸爸約好,每天我會通過微信給他推送一些最新的教育理念和開展家庭教育的方法,讓他逐漸放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后來他說遇到事情他會花一定的時間,用講道理的方式來跟飛飛溝通,漸漸地飛飛也會通過語言來與家人和小伙伴溝通了。[2]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尤其是在品德教育方面,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機構無法替代的。所以,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以后,在家庭里一定要進行鞏固,否則學校教育將前功盡棄、功虧于潰,“5+2=0”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將在所難免。
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是應有之義。然而由于教育體制存在的弊端以及教育理念的陳舊落后等原因,導致孩子們無法通過學校教育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多年來,學校都在應試體制下進行著應試教育,只關注孩子們的分數(shù),卻忽視了對孩子們進行生命教育,導致很多孩子對生命淡漠。如我們班的明明,本來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男孩,可是由于他的媽媽總是要求他考出好成績,并不關心他有什么愛好和興趣,也不顧及他有什么需求,由于長期生活得很壓抑,他開始變得郁郁寡歡,不僅不愛說話,還迷戀上了“電子游戲”,并時常把“殺死那只小貓”放在嘴邊。針對明明的情況,我和他媽媽雙管齊下,對他制訂了一個“生命教育”的方案。方案中我們抓住明明喜歡畫畫這一點,首先引導他把精力從“電子游戲”轉(zhuǎn)移到畫畫上來。為此我推薦他去了社團里的繪畫小組,在那里明明終于找到了釋放情緒的一塊天地,每周繪畫小組舉辦活動他都積極參加。而且在繪畫小組輔導員的一次次幫助和引導下,明明發(fā)現(xiàn)游戲里“殺死小貓”的做法是不對的,小貓有生命,它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才對,自己不僅不能再將“殺死小貓”掛在嘴邊,還要用實際行動關心自己所生活的小區(qū)里的流浪貓,還要畫很多關注流浪貓的宣傳畫。
此外,我發(fā)揮學校教育的功能,不斷關注“生命教育”的課程化。除了讓明明參加繪畫小組來豐富他的業(yè)余生活外,我還將生命教育與相關學科教學進行緊密結合,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讓她的媽媽不再只關注他的學習成績,而是支持孩子參加興趣小組,支持孩子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是專業(yè)的教育機構,我們應該運用自己所掌握的專業(yè)知識,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加強家校共建,使學校真正成為學生接受教育的主陣地,讓我們真正看到“5+2>7”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促進孩子和諧健康成長,全社會都應該負起責任來。社會、學校、家庭要共同努力,給孩子一方凈土。有教育學家曾言:社會教育是大氣候,學校教育是中氣候,家庭教育是小氣候。因此我們必須重視社會環(huán)境這個大氣候,通過改善社會大環(huán)境,通過提高孩子們對不良風氣的免疫力,來對孩子們進行有效的社會教育。如有的孩子喜歡小偷小摸,為此我們可以邀請有關專家給孩子們講法治、講不良行為的危害、講人生;我們還可以組織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走出去”的辦法,如讓孩子們通過烈士陵園掃墓等,來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小培養(yǎng)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發(fā)展良知,實現(xiàn)自我教育。我們要發(fā)揮社會大環(huán)境的教育功能,引導孩子們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從“5+2=0”這個現(xiàn)象,我們發(fā)現(xiàn),要使孩子能夠和諧健康地成長,實現(xiàn)“5+2>7”的效果,我們就應該關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是否發(fā)揮了合力,只有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得到好的教育效果,從而使學生無論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都能有效果地學習。本文從發(fā)揮教育合力的角度出發(fā),分別闡述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在教育合力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所起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