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坤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qū)濤雒中心初中,山東 日照)
作為一種教學情景,“問題導學法”下的初中數學教育主要通過對問題目標的提出,來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思考來進行解決,最終實現既定的教學任務的教學手段??梢哉f這種教學手段的提出不僅解決了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的不足,也將現有的教學模式變得清晰、簡單,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
作為問題導學法的核心靈魂,有效的問題提出能夠為整個初中數學學習提供穿針引線的作用,但必須注意到的是并不是有了完善的“問題導學”,我們的教學成果與教學質量便得到了萬無一失的保障。想要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良好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還應當有策略的引導作為指引。
作為教學的主線,教學目標的提出不僅貫穿于整個初中數學課堂,教師在進行問題的提出過程中必須要強調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的平衡關系。所以我們在設定問題的時候,必須要保證該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其答案也應當存在教科書范圍之內,另一方面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事物與知識點的理解有限,這就要求對于相關問題的解決思路必須是具有代表性的,只有具備了這幾點才能夠通過“問題導學法”來實現既定的教學效果與教學目標。
通過上面的總結我們知道,初中數學階段的“問題導學法”在進行問題設計的時候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實際問題設問題,另一方面還應當是有針對性且前后一致。例如在進行“兩個自然數相加的和乘以兩個自然數相減的差”的計算中,教師便可以通過對問題的設問來引導學生展開對實際問題展開一致性的解決與分析。第一步,提出問題的假設:“操場上有一塊邊長為a的正方形面積,現在由于實際需要考慮通過對南北方向各增加2米,而東西方向則需要減少2米,請問改造后的這塊操場與原有面積相比是否有變化?為什么”;第二步,邀請學生在展開卓有成效的討論后,對該項數學問題進行相關等式的羅列,從而引出“兩個數的和乘以兩個數的差”相關運算。第三,引導學生通過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運算法則對該道數學應用題展開有效運算,運用多項式的加法法則來實現合并同類項,以此來完成問題與答案的一致性思考。
除此以外,通過設問法來引導學生直接走進初中數學課堂的主題內容,利用問題的簡化手段來形成全新的數學技能。該種“問題導學法”主要適用于一些有基礎的數學知識中,它的一個作用更加傾向于對學生數學技能的推導與挖掘,而對數學答案的一致性思考則是更多地側重于對學生數學能力的靈活應用。
通過上述示例的研究,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那就是每一名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都應當將目光放在對問題的設計、推理與總結上面,結合實踐我們將有效提升課堂“問題導學法”的相關實踐經驗作如下歸納: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不妨對于一些與課堂內容聯系并不是十分密切的內容進行一帶而過的講解,做好主次的選擇,將更多的時間交還給孩子們進行高效的解題思路討論。例如,在進行“圓的面積公式”推導計算時,教師可以對發(fā)現該定律的歷史進行簡單講解,而將授課的重點放在幫助學生去理解、運用數學公式上面,通過圓與圓心的邊距計算、半徑是否是等長的等問題入手,來提升學生動手動腦興趣,在集中其注意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孩子們獨立思考、獨立尋找問題答案的能力。這樣做不僅能夠最大程度上提升初中生的數學邏輯思考能力,同時還能夠幫助他們認識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問題導學法”的核心目標是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科的慣性思維,只有教師有足夠的耐心予以引導,學生才能夠對一個問題想出更多的解決思路來。所以教師必須要對每一名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水平有所了解,同時制訂出符合每一名學生接受能力的數學問題并加以引導。例如對于一些學困生而言,教師要將一些基本問題留給他們作答,以此來樹立其學習知識的信心;而對于一些學優(yōu)生而言,則是安排一些比較深奧的數學知識,相信初中數學教師所展開的分層“問題導學法”授課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應用水平,同時還能夠賦予他們解決問題、認清自我的一把金鑰匙。
綜上而言,初中數學課堂的“問題導學法”不僅能夠高效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能夠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利用教學分層實踐來幫助不同水平的學生查找不足,以此來實現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同時將授課的主體歸還給學生,在提升他們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的同時,實現發(fā)散性的數學邏輯思維,為日后邁向更高學府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