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人們對于飲食健康的關注度較之從前出現了明顯的提高,作為人們最長食用的白菜之中富含著大量的維生素以及人們所需的微量元素。經常食用白菜可以起到清熱解毒和養(yǎng)胃生津的效果?;谶@種情況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對于白菜能否高產豐收也就有著較高的關注程度。筆者在本文之中主要分析和介紹影響白菜豐收的病蟲害防治方法與常規(guī)的種植技術,希望由此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廣大白菜種植農民提供一定程度的參考。
關鍵詞:白菜;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方法
一、白菜的種植技術
1.選擇品種與種植地點
在當前市場之中能夠提供的白菜種植品種相對較多,基于這種情況種植戶在對品種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可以優(yōu)先參照市場之中需求的品種。在對品種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白菜的生長周期加以了解,一般情況下白菜的生長周期主要包括:晚熟型、早熟型以及中熟型三種。在考慮這一點的基礎之上還要結合天氣對于白菜的產出與后期運輸是否會帶來影響。如果種植的品種是秋白菜的話,最好選擇中熟型或者早熟型的品種,通過這樣來保證白菜在正常生長的過程中能夠獲得較為充足的日照,并且可以趕在降溫之前使白菜產出并流入到市場之中。并且還要對當地的賣家進行一定的詢問,了解白菜品種所具有的耐低溫能力和抗病能力,而且在種植的過程中能否重茬,進而來使種子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使其與種植的要求較為符合。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對白菜進行種植的過程中盡可能不要重茬種植,這主要是由于上一次種植過程中留在土壤之中的病菌極有可能再次對白菜造成腐蝕,并且對白菜當年的產量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在對土地進行選擇的過程中不可以選擇肥料消耗較多的地區(qū),并且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與十字花科的農作物輪種的行為。通過保證規(guī)劃的合理性來降低病蟲害發(fā)生的可能。對于白菜生長條件最為重要的因素在于多水、多肥以及較為肥沃的土質。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需要將播種的深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并且需要對其進行耕壟,壟間距離盡可能的控制在60厘米左右,壟的高度最好控制在20厘米,通過這樣來最大程度上保證白菜生長的過程中有足夠的深度去扎根。另外還需要將株距控制在40厘米左右來使白菜生長過程中有足夠的空間。在完成播種之后需要對壟背進行推平,進而來避免種子在太陽下暴露而出現組織和生長技能被破壞的問題。
2.適時播種,科學合理施肥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將白菜種植的時間推遲到7月中旬左右,而最晚一般不會超過7月20號左右,在7月份的雨后是最為適宜白菜播種的時機,在對白菜進行種植的過程中需要對土地的干濕度進行充分的考慮,保證其地質情況適宜于白菜種子的生長,如果土地過分干旱的話必須進行坐水播種,并且必須保證土地的濕度能夠與白菜種子生長的所需的環(huán)境相宜。在7月這個時節(jié)的熱量相對較大,基于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對播種的時間進行酌情考量。
要想使白才能夠豐收就必須對其攝入氮量進行充分的保障,在后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來對磷鉀等所需的微量元素進行適量的補充。具體補充的量需要結合肥料使用的說明書來進行確定。一般情況下我們常常會應用能夠促進白菜快速生長的有機肥來作用起到奠基效果的底肥。白菜從蓬座期一直生長到結球期都必須應用大量的水分和肥料。保證施肥過程中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最大程度上使白菜的各個生長期生長需求都得到滿足。
二、白菜常見的病蟲害
1.霜霉病
在白菜的發(fā)棵期與包心期較為常見的一種病情便是霜霉病,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白菜受到了霜霉真菌的感染而造成的。霜霉病的發(fā)病跳江相對較多,比如白菜生長所處環(huán)境的溫度高出正常所需、白菜生長過程中接受的光源照射不充足、白菜之間的株距過小、植株種植過程中過密或者有重茬的問題出現等。白菜發(fā)生霜霉病的病征大都會表現在葉子之上,頁面位置會出現一些較小數量的半點,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進行一些有效的防止便極有可能造成病情的后期擴散,進而便會無可避免的造成整個頁面或者整棵白菜都會呈現出一種枯黃的形態(tài)。如果在進行選中的過程中所選的是包心菜的畫便極有可能造成白菜因為霜霉病而出現爛葉且無法包心的問題。
一般情況在對霜霉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所選方法為:第一,用種子量百分之零點三到百分之零點四的甲霜靈或者百菌清進行拌種;第二,在對白菜進行種植的過程中需要保證輪作的方法具有較強的合理性,并且適時的對磷鉀肥與有機肥進行增施,隨后選用高壟直播的播種方式;第三,在白菜發(fā)生霜霉病之后選用的藥劑可以是百分之七十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到500倍液或者百分之二十五瑞毒霉800倍到1000倍液或者百分之六十四的殺毒礬可濕性粉500倍液進行交替噴防,噴防的頻率為每周一次。
2.軟腐病
引發(fā)白菜發(fā)生軟腐病的病原是歐式桿菌屬細菌,如果白菜種子出現葉面開裂、抵抗能力不足以及有機肥之中攜帶病菌等情況下都有可能使其發(fā)生軟腐病。白菜在發(fā)生這些病癥之后所表現的病征包括葉子出現大量的發(fā)蔫或者萎縮情況。白菜心的內部位置會有粘稠狀的腐爛物出現,并且極有可能伴隨一些惡臭的味道。白菜發(fā)生軟腐病之后不僅會影響到生長的情況,并且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白菜在后期的儲存。
一般情況在對軟腐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將已經被病菌感染或者已經死掉的植株進行及時的處理,通過這樣來盡可能的避免撕裂白菜頁面的問題出現。對于軟腐病剛剛發(fā)生的前期或者初期可以應用一些有效的藥劑來對病害的擴散加以控制。如果發(fā)現葉面有黃褐色半點出現的話必須立刻采取一些有效的應對措施,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選用農用鏈霉素作為治療的藥物,以每十天一次的周期進行治療,整個防治的時間根據實際情況進行2次到3次,將藥物盡可能噴到白菜的根莖部位或者葉背的位置。
3.病毒病
白菜的幼苗期屬于病毒病發(fā)生概率最高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病毒病極有可能與蚜蟲混在一起,基于這種情況我們會發(fā)現病毒病感染的風險可能由于蚜蟲而出現一定的增大,在一些高溫環(huán)境或者少雨的天氣之中傳播的速度就較為迅速。白菜發(fā)生病毒病的情況下葉片的表面位置常常會表現出以下幾種情況:扭曲、條斑、皺縮、壞死斑、畸形以及矮化等情況。
在對病毒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第一,在對白菜種子進行選擇的過程中盡可能的保證所選品種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如果選擇早熟品種的話可以考慮“津秋606”或者“津秋65”,如果所選的品種是中晚熟品種的話可以選擇“秋綠75”、“秋玉78”或者“津秋75”等;第二,對于磷鉀肥或者有機肥進行重施,通過這樣來使其抗性得到一定的強化;第三,結合天氣的情況來對播種的時間進行選擇,盡可能選擇在那些較為涼爽的天氣播種,而且在完成播種之后需要對苗降溫工作特別重視;第四,選用有效的方法對于蚜蟲進行防治;第五,在白菜發(fā)生病毒病之后可以應用百分之二十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者80增抗擊或者百分之一點五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進行噴防,噴射的頻率控制在每次7到10天,連續(xù)對發(fā)病白菜植株噴防2次到3次。
4.白菜病毒病
我們一般情況下也將白菜病毒病稱之為花葉病,這種病害相對比較常見。發(fā)生花葉病的白菜一般都是處在幼苗期,這個過程中白菜的心葉會產生明脈,隨后會出現一定的皺縮不平現象,花葉會呈現出黃綠相間的問題,在病毒感染之下會影響到植株的生長速度,成株受害之后會使葉片變脆變硬,會出現一些凹凸不平的黃綠相間花葉,如果感染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極有可能使其發(fā)生矮化或者不能包心的問題。
在對白菜病毒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一般會將田間管理作為重點。在苗期需要對蚜蟲進行及時的防治,對于毒源進行一定的減少。所選的防止藥劑可以是:第一,百分之四十樂果乳劑1500倍液,每秒噴霧的劑量為120斤;第二,百分之二點五 溴氰菊脂乳劑或者百分之二十速滅殺丁乳劑,藥量需要控制在每畝應用10毫升到20毫升兌50公斤水進行噴霧。
5.小菜蛾的防治
在對小菜蛾進行殺蟲的過程中首要的依據是小菜蛾的趨光性特點。通過對殺蟲燈進行利用能夠更好的對小菜蛾進行引誘,并且由此可以使蟲源的密度能夠得到一定的降低。這種防治方法所需要的藥量較低,而且這種方法并不需要太多的成本。在對小菜蛾進行消滅的過程中可以應用人工合成的昆蟲性激素,這種激素具有較強的殺傷力,在對引誘小菜蛾的誘芯進行放置的過程中可以將密度控制在每667平方米放置10個到15個,1周需要對誘芯更換1次,在對這種方法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小菜蛾的天敵來對小菜蛾的數量增長情況進行壓制,在小菜蛾的數量達到不可控的程度之后可以直接應用有效的藥物來對其進行防治。
6.菜青蟲的防治
菜粉蝶的幼蟲期間為菜青蟲,其成蟲的特征屬于白色中型粉蝶,其前翅的基部位置會呈現出灰黑色,在翅尖位置會有三角黑斑出現,下方位置會有兩個黑色的圓斑,如果是老熟幼蟲的話會表現為青綠色,在各個腹節(jié)橫的皺紋會有4條到5條,在背面的位置會密生出相對較多的黑色小點或者細毛,這種幼蟲在受到觸動之后會縮體不懂或者從葉子上滾落下去。
在幼蟲3齡之前對其進行消滅,成蟲產卵較為嚴重時期之后需要打藥補2次,隨后每周再進行一次噴藥,在之后再進行3次到4次的噴藥。一般情況下每畝會使用40毫升的百分之一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到4000倍液。
三、結語
白菜病蟲害的防治會直接影響到白菜能否高產豐收,相關的技術人員在掌握防止理論的基礎之上還需要積極的到田間地頭去進行考察,最大程度上為種植戶提供一些科學有效的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陳銀燕.白菜病蟲害問題及綠色防控技術解讀[J].農民致富之友,2017(22):53.
[2]吳秋萍.論秋白菜病蟲害與綠色防控技術[J].南方農機,2017,48(14):63.
[3]陳益新,周道輝.酷暑期綠葉快白菜種植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7(01):61.
[4]張達文.白菜主要病蟲害的識別及防治[J].福建農業(yè),2015(0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