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新
助學寄語
同學們,在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科學技術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本單元,初初將伴隨你們漫步五彩斑斕的科技世界,領略光怪陸離的科學奇觀。
本單元選錄的文章,鐫刻著不同時代科技發(fā)展的印跡。閱讀這些文章,除了能培養(yǎng)大家的科學精神和求實態(tài)度外,還能增長閱讀各種文體的科普文章的能力。
初初提醒大家,閱讀時要把握好文本信息。例如,《從小就要愛科學》是《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全書》的序言,在推介評價本書的同時,文章闡述了科技發(fā)展的意義,列舉了科技發(fā)展的成就,號召廣大青少年朋友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全文有議論,有說明,洋溢著對科技發(fā)展的自豪之情和對青少年朋友的殷切期望。
再如,《在太空中理家》《奇妙的克隆》這兩篇文章雖然分別出自中外科學家之手,但語言風格上都比較樸實自然。兩篇文章都間雜著敘述、說明性的語言?!对谔罩欣砑摇吠怀隽艘粋€“理”,所以對人物動作的敘述性詞語相對多了一些,包含“吃食、跑步、長高、穿衣、洗漱、睡眠”等。還有一些修飾和限制性的詞語的運用,體現(xiàn)了在太空中活動的不易。語言表達的精準,讓人體會到科學活動來不得半點馬虎,需要犧牲、奉獻、吃苦,更需要嚴謹和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而《奇妙的克隆》則是一篇標準的說明文,全文圍繞“奇妙”一詞,運用舉例子、作詮釋、列數(shù)字等說明方法,條分縷析、思路清晰地介紹了什么是克隆、克隆的發(fā)展、克隆的意義,語言表達準確嚴謹。
《活板》則是一篇文言文。大家在學習過程中要把握好程序說明的順序,以及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對說明活字印刷的“活”這一特征所起到的作用。當然,大家也要注意積累一些文言的詞匯喲。
話不多說,請同學們跟隨初初盡情暢游科學世界,在其中擷取智慧,收獲語言的碩果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