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薔
(濱州實驗學校,山東 濱州)
閱讀是一種初中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智力技能。閱讀教學的目的是教師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終身閱讀的興趣。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閱讀應有其自己的目的。在閱讀中,真正理解所讀的東西,從而提高覺悟,豐富見識?!庇纱丝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增強學生對世界的認識,造就健全的品格,陶冶情操,在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闭Z文學科有較強的趣味性,初中語文教師應注重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在講古詩詞和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濟南的冬天》等語言優(yōu)美的文章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文中的語言之美;在講魯迅的《故鄉(xiāng)》時,最后幾段寓意深刻且語境優(yōu)美,教師可以采用片段閱讀的方式;像契訶夫的《變色龍》、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等課文,讓學生模仿文中人物的語言和動作,進行分角色朗讀;在學習《昆明的雨》時,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讓學生觀看視頻,感受作者對昆明的喜愛,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還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
初中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應該打破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觀念,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激發(fā)自身的求知欲,提高閱讀效率。對于教材中的文章,哪些需要認真研讀,哪些可以略讀,教師在與學生的商討中共同決定。教師也可以組織讀書交流會,讓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并向?qū)W生推薦自己認為好看的書籍。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也會使學生學會辨別好書、讀好書。另外,教師也可以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帶領學生去圖書館進行閱讀瀏覽,讓學生帶上筆記本,將閱讀中學到的好詞好句、語言表法技巧、自己的閱讀心得一一記錄下來,通過這樣一種開放式的閱讀教學形式,不僅能夠帶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還豐富了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豐富多樣的讀書活動中感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內(nèi)容本身,而是將學習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終身受益。閱讀教學中的閱讀方法,是學生打開閱讀大門的鑰匙,讓學生利用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進行語文閱讀。比如,通常情況下,學習一篇新文章可以從以下三個步驟做起:(1)初讀。讓學生通讀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并攻克文章中的生字、生詞。(2)再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解決問題。(3)三讀。這一環(huán)節(jié)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仔細品味文章語言的精美之處,挖掘文章的深層內(nèi)涵。通過這樣一種科學、合理的閱讀方式,可以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章可循,真正提高閱讀效率。
初中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并讓學生主動提出閱讀中的疑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識。比如,在學習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結尾,讓學生進行續(xù)寫。學生會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探究和閱讀,有助于學生探究能力和想象力的提高。
教師將具有同類特征的課文放在一起讓學生閱讀,使學生了解某一類文章的寫作特點和中心思想。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魯迅的《孔乙己》和吳敬梓的《范進中舉》進行比較閱讀,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封建科舉制對讀書人的殘害。
教師讓學生想象成文章中的人物,或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在體驗、品味與感悟中走進文章描寫的意境和人物的心境中,充分體會文章的感染力和閱讀的樂趣。
總之,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不勝枚舉,最重要的是初中語文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注重學生的課堂體驗,使其真正感受到語文閱讀的樂趣,提高閱讀效率。另外,初中語文教師還應在教學實踐中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更新教學理念,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促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1]羅伏華.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J].中學語文旬刊,2013(10):22-23.
[2]何萬濤.談如何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1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