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有個由來已久的習俗,如果誰家生了女孩,就要在院子里種一棵香樟樹,等到女兒長大出嫁時,就把它砍了做個大樟木箱子,里面放上陪嫁的東西。如果是生了男孩,就要種上一棵櫸樹,希望將來他能夠榜上有名成為舉人。久而久之,香樟樹便成了“嫁女樹”。
花嬸是遠近聞名的媒人,家在鎮(zhèn)上,但最愛到靠山屯保媒。這是為啥?花嬸知道靠山屯的習俗,不進家門,一看院子里的樹種,就知道哪家有男孩哪家有女孩,然后根據(jù)樹的大小,判斷男孩或女孩的年齡,這樣再去說媒,就省去許多口舌。
常言說,古云補鍋用泥搽,巧嘴媒婆說大話。明明是個丑八怪,在她口里美如花。白丁說成是秀才,預(yù)約見面紅包拿。說的就是媒婆,還有比這更埋汰人的?;▼鸩皇沁@樣的人,不會把禿頂?shù)娜苏f成是聰明絕頂,瞇縫眼說成聚光,她是熱心腸,真心成人之美。她說,跑來跑去既鍛煉了身體,又落個好人緣,多美的事啊。
這天花嬸路過大春家,看到大春家的“嫁女樹”,根據(jù)樹冠和樹圍,知道大春到了出嫁的年齡。通過進一步了解,花嬸得知大春還沒有對象,花嬸的臉就像花一樣綻放了,心里盤算著該給大春介紹個怎樣的女婿。大春個頭高高的,膚色白凈,若是換上時尚的衣服,根本看不出是個農(nóng)村人。自從花嬸進了院子,大春抿著嘴,捻著衣角,眼神不時瞄向地上的螞蟻,一副害羞、不自在的樣子。在當下,這樣純樸的女孩純屬稀有。
花嬸的腦海里立馬跳出一個人,那就是在鎮(zhèn)政府工作的小馬。小馬是城里人,大學畢業(yè)后要求下基層鍛煉,考公務(wù)員考到了這里,一直想找個“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里的小芳。今天看來,大春是最合適的人選了。花嬸就打開小馬的微信視頻,說自己在靠山屯瞎逛,然后悄悄把攝像頭對準了大春。
小馬激動得沒敢說話,打出一行字:靠山屯的?真是深山出俊鳥??!
花嬸心里有了數(shù),關(guān)了微信,好一番夸獎小馬。大春的爹娘認識小馬,因為工作關(guān)系,這娃來過靠山屯幾次,城里人,公務(wù)員,心里邊早就滿意了,嘴上卻說只要大春滿意,我們沒啥說的。大春呢,始終沒說話,看樣子也像是同意了。
接下來,花嬸就把大春的手機號碼給了小馬,讓他們自己聯(lián)系,還說師傅領(lǐng)進門,修行在個人。花嬸知道,強扭的瓜不甜,特別是婚姻這事,欲速則不達,強求不得,鞋合適不合適,只有腳知道。
過了一段時間,花嬸從小馬那里得到信息,他和大春已經(jīng)步入了戀愛的正常軌道。
時隔半個月,花嬸走進大春家的院子,一下子感覺不對勁——院子里的“嫁女樹”不見了。沒聽小馬透露結(jié)婚的消息啊,怎么就把“嫁女樹”刨了呢?難道是提前把家具打好了?
花嬸就嚷嚷,提出要看看家具。
大春的爹就訕笑著,吭哧半天才說,“嫁女樹”給二狗了。
花嬸知道,二狗也是這個屯的,四十多歲了還沒找到媳婦。光棍一個,他要“嫁女樹”干啥?沒聽說他有干女兒啊?大春將來怎么用?
大春的爹說,二狗要結(jié)婚了,媳婦是鄭州的。
花嬸掐了掐自己的手指,感覺不是在做夢。她之前給二狗介紹了幾個,都是妮穿她娘的鞋,錢(前)窄,一直沒弄成事。
大春的爹說,那個寡婦是個退休職工,小馬的一個遠房親戚。她來到靠山屯后,一下子就迷上了這里。
她不嫌二狗家窮?花嬸愣愣地說。
大春的爹說,小馬給二狗整了幾百棵核桃樹,今年都掛果了。
花嬸這才知道,二狗是小馬的幫扶對象,不但負責幫二狗脫貧,這次還給他找了個媳婦。那個女的是個退休職工,男人病死好幾年了,小馬便把她介紹給了二狗。
大春的爹說,二狗媳婦沒啥要求,只求二狗給她做個樟木箱子。
小馬就想到了您家的“嫁女樹”,是不是?花嬸眨巴著眼睛問。
大春的爹咧了咧嘴,佛一樣笑了。
花嬸說,大春就愿意?
一直沒有說話的大春使勁點了點頭,滿臉的自豪和驕傲。
過了破五,爸爸就要出門了。
媛媛和媽媽送爸爸到大門外,三個人的臉上一律掛著依依不舍的表情。媛媛知道,爸爸這一出門,好長時間才能回來,她牽著爸爸的衣角,小聲問道:“爸,你啥時候回家啊?”
怕啥來啥,爸爸最怕她們問這個話題了。他心一酸,輕輕撫摸了一下媛媛的頭發(fā),撫摸到媛媛頭發(fā)上別的牡丹頭花,瞅著院子前面的竹林,說:“等、等到竹子開花的時候我就回來了?!?/p>
聽到這話,媽媽嗔了一眼爸爸,動了動嘴唇,卻又什么也沒說。
媛媛興奮地跳起來。她知道,年過完,春天馬上就要到了,爸爸很快就會回來。因為,好多好多的花都是春天開的,竹子也一定是。
爸爸走后,媛媛就天天去竹林里看,看看竹子有沒有開花。
看著看著,春天就到了。迎春花開了,一小朵一小朵的,黃燦燦的,煞是好看。媛媛走到竹林前,竹子一如既往地青枝綠葉,她左瞅右尋,瞅不到花蕾在哪里。媽媽正在竹林里砍竹子,說,媛媛,早著呢,好多花都還沒開呢。
媛媛就四下看看,果真是這樣,山坡上,地堰邊,只有一叢一叢的迎春花,她的心思也就不那么急躁了。
桃花開了,杏花開了,梨花開了,槐花開了……竹子還是沒有開花。媛媛就急得問媽媽,媽媽,竹子咋還沒有開花?
看著媛媛要哭的樣子,媽媽就柔聲說道,菊花不是還沒開?還有蠟梅,都還沒開呢。
媛媛還小,不知道菊花開在深秋,蠟梅開在冬天,便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媛媛怕錯過了竹子開花的時節(jié),還是堅持每天到竹林前觀看,一天,一天,覺得日子是那么漫長。實在閑得無趣,媛媛就去看媽媽編制竹筐,農(nóng)閑時節(jié),媽媽就干這個,遇到集日便挑去兜售。媽媽先把竹竿劈成一縷一縷的竹條,然后再用竹條編制竹筐。那些竹條在媽媽手里來回搖曳,左轉(zhuǎn)右旋,蜿蜒迂回,不到半天工夫,一個棱角分明的竹筐就編好了。媽媽的手有時會被竹刺扎破,鮮血直往外冒。媽媽也不哭,用吐沫吐兩口,粘些泥土,然后繼續(xù)編筐。
看著媛媛驚訝的樣子,媽媽說,泥土就是藥。這話媛媛相信,因為爸爸出門時曾挖了些院子的泥土,說是治病用。
到了秋天,菊花開了,竹子還沒開花;到了冬天,蠟梅開了,竹子還是沒有開花……媛媛說不出有多沮喪,覺得媽媽騙了自己。
這時候,媛媛收到爸爸給自己寄來的一包頭花,好多個呢,有牡丹花、有菊花、有荷花……若在往常,媛媛會高興地大呼小叫,這次沒有,她知道,爸爸肯定是不回來了。不但媽媽騙了自己,爸爸也騙了自己。她咧了咧嘴,哇一聲哭了。
媽媽覺得不能再繼續(xù)欺騙媛媛了,就給媛媛說了實話。她說,媛媛,竹子很少開花的。竹子若是開花,就說明它就要死了。
媛媛眼淚也顧不上擦,瞪大眼睛瞅著媽媽。
媽媽說,你爸在外也不容易,工資開得不及時,我要是不編筐,平時的零花錢都沒有。這片竹林就是咱家的搖錢樹,你希望它們開花嗎?
媛媛就使勁搖了搖頭。媽媽用竹子編筐,換來的錢給她買衣服、買玩具、買餅干。有時,媽媽還用竹筍燉肉給她吃呢。
媽媽嘆口氣,把媛媛攬在懷里,拿手輕輕拭去她眼角的淚花。
第二天,因為天冷,媽媽就在屋子里編筐。忽然聽到媛媛在院子里叫道,媽媽,媽媽,你快出來,竹子開花了!
媽媽心里一驚,忙跑了出來,到了竹林前,她看到竹枝上果然有不少花——牡丹花、菊花、荷花,等等,那是爸爸給媛媛買的頭花。
媽媽憋著眼里的淚,連接了幾次,才接通爸爸的微信,把手機的攝像頭對準了竹林。
看到竹子上飛舞的頭花,爸爸身子一顫,差點從腳手架上歪下來。
責任編輯 白連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