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末義武軍節(jié)度使王處存家世考略

      2018-02-27 20:01劉喆
      西部學刊 2018年1期

      劉喆

      摘要:本文利用傳世史料和出土墓志資料對唐末義武軍節(jié)度使王處存所在的王氏家族進行了梳理和考證,上溯其曾祖、祖、父輩,下至其子、孫、曾孫輩,并利用墓志資料糾正傳世史料錯訛兩處。從研究所獲得的資料來看,王氏家族的興衰反映出晚唐五代梁、晉兩大集團對河北地區(qū)的爭奪,其興衰與該時期中央政府對河北地區(qū)的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關(guān)鍵詞:義武軍;王處存;王處直;王廷胤

      中圖分類號:K2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8)01-0025-04

      義武軍,又稱易定鎮(zhèn),脫胎于“河朔三鎮(zhèn)”之一的成德,是唐代的著名藩鎮(zhèn)。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成德李惟岳叛亂,不久被平定。三年(782)后,德宗罷去成德鎮(zhèn),將其地一分為三,置恒冀觀察使、深趙觀察使和義武節(jié)度使,義武軍由此而來。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強大的實力,義武軍在晚唐、五代時期一直是梁晉雙方爭相拉攏的對象,而其倒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梁晉爭衡的結(jié)果。本文依據(jù)傳世史料和出土墓志資料對唐末義武軍節(jié)度使王處存的家世進行了梳理和考證。王處存所在的王氏家族在晚唐、五代一直執(zhí)掌義武軍,其家族興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中央政府對河北地區(qū)政策的變化,具有一定的學術(shù)價值。

      一、王處存的生平和父祖輩考

      王處存,唐末任義武軍節(jié)度使,兩《唐書》均有傳。按其本傳記載,其“世隸神策軍”,“起家右軍鎮(zhèn)使,累至驍衛(wèi)將軍、左軍巡使。乾符六年十月,檢校刑部尚書、義武軍節(jié)度使?!秉S巢攻陷長安,王處存率軍勤王,首倡義舉,唐軍收復長安之后,論功行賞,“勤王舉義,處存為之最;收城破賊,克用為之最?!?王處存和李克用一起參加了鎮(zhèn)壓黃巢起義的軍事行動,兩個人的轄區(qū)“地又親鄰”,因此“修好往來”,雙方有“姻親之好”。處存鎮(zhèn)守易定,“善修鄰歡,內(nèi)撫民有恩,痛折節(jié)下賢,協(xié)穆太原以自助,遠近同心。歲時講兵,與諸鎮(zhèn)抗,無能侵軋者?!笔呛颖钡貐^(qū)的重要軍事將領(lǐng)。乾寧二年九月,王處存死,“年六十五,贈太子太師,謚曰忠肅?!盵1]4699按乾寧二年為公元895年,故王處存應生于公元831年,即唐文宗大和五年。

      關(guān)于王處存的父祖輩,傳世資料中記載并不多?!杜f唐書.王處存?zhèn)鳌份d,處存之父名為王宗,其人“善興利,乘時貿(mào)易,由是富擬王者,仕宦因貲而貴”,“自軍校累除檢校司空、金吾大將軍,遙領(lǐng)興元節(jié)度使。”[1]4699另據(jù)出土的《晉滄州刺史王廷胤墓志銘》(以下簡稱《王廷胤墓志銘》)記載,王廷胤“曾祖宗,皇興元節(jié)度使、檢校司空、守金吾衛(wèi)大將軍、充街使、贈太傅。……祖處存,皇易定節(jié)度使、檢校太保兼侍中、贈太師?!盵2]390墓志內(nèi)容與傳世史料相互印證,則處存之父名為王宗當屬無疑。但《舊唐書.王處存?zhèn)鳌穼μ幋孀娓讣捌湟陨鲜老抵蛔治刺?,幸有處存之弟王處直之墓志銘(《唐故易定祁等州?jié)度觀察處置等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北平王太原郡王公府郡墓志銘》以下簡稱《王處直墓志銘》)出土,使得這處闕遺得以補充。

      按《王處直墓志銘》記載,其“曾祖諱任俊,贈司徒?!嬷M全義,贈太保。”[2]153二人均沒有入仕做官,其贈官當因處直之故?!杜f唐書.王處直傳》載:“處直,字允明,處存母弟也?!盵1]4701按“母弟”一詞,在我國古代有兩個意思,一為同母之弟,別于庶弟;二為母親的弟弟,即舅父,此處很明顯是取的第一個意思。即王處直乃是王宗之子,王處存的胞弟。但按《王處直墓志銘》:“(王處直)列考諱寮,……公即太保之元子也。公稟申岳而生,……旋屬公之元昆忠肅公,榮膺寵寄,出臨是邦。”[2]153王處直之父名為王寮,并非與王處存一父所生。但唐代兄弟、朋友之間有時會出現(xiàn)互贈姬妾侍女的情況,二人有沒有可能是異父同母所生呢?據(jù)墓志記載,王處直為“太保之元子”,所謂“元子”,即嫡長子,則王處直乃是王寮正妻所生。王宗與王寮兄弟之間即使曾經(jīng)有過互贈姬妾的情況,也絕無可能將己之侍妾送予兄弟為正妻,故王處存與王處直絕不可能是異父同母所生,而應是異父異母的堂兄弟,處存為處直之“元昆”,即長兄。故《舊唐書.王處直傳》所載“處直,字允明,處存母弟也。”一句中,“母弟”二字,實為謬誤,宜改為“從弟”為宜。至于處存之父王宗是否亦為王全義之子,因史料闕遺,已很難考證而出,茲存疑于此。然王任俊與王全義均是處存族中長輩,當是無疑之事。

      二、王處存的兄弟與子女

      王處存的同輩兄弟,史料中可考知的僅有一人,即上文提到的王處直。

      王處直,字允明,正史亦有載,兩《唐書》附事跡于乃兄之后,語焉未詳,兩《五代史》有傳,失之簡略,幸有其墓志出土,可補正史之闕。按《王處直墓志銘》記載,其為并州晉陽人,因長兄處存舉薦而得以擔任易州刺史,后因政績卓著,又“授祁州牧”,與兄長共同鎮(zhèn)守易定,王處存死后,處直繼續(xù)輔佐其子王郜。史載:“三軍以河朔舊事,推其子副大使郜為留后。朝廷從而命之。授以旄鉞,尋加檢校司空、同平章事,累至太保。”[7]4701唐昭宗光化三年(900),朱全忠伐劉守光,派張存敬攻幽州?!佰脚c劉守光厚,乃畀叔處直兵擾其尾”,“處直壁沙河,存敬軍河北,挑戰(zhàn),處直不出,涉河乃戰(zhàn),處直大敗,亡大將十五,士死者數(shù)萬。存敬收械甲以賦戰(zhàn)士,而焚其余,遂圍定州?!蓖踣蠛筒坏?,于是“以其族奔太原,使處直主留后。” 王處直被逼無奈,“以從孫為質(zhì)”,降于朱全忠?!叭冶硖幹睘楣?jié)度留后、檢校尚書左仆射?!盵3]5419繼續(xù)鎮(zhèn)守易定。“天祐元年,加太保,進封太原郡王?!了哪?,加太尉兼侍中?!焙罅捍坪?,“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進封北平王,食邑五千戶,食實封三百戶?!盵2]154可謂官運亨通,位高權(quán)重。后梁龍德元年(921),王處直被其子王都“并其妻妾幽之西第”,并“盡殺處直子孫在中山及將佐之為處直腹心者?!盵4]8991其本人也在不久之后死去。關(guān)于王處直的死亡時間,《資治通鑒》卷二七一后梁均王龍德二年條載:“春,正月,壬午朔,王都省王處直于西第,處直奮拳毆其胸,曰:‘逆賊,我何負于汝!既無兵刃,將噬其鼻,都掣袂獲免。未幾,處直憂憤而卒?!盵4]8994按后梁均王龍德二年為公元922年,即依《資治通鑒》載,王處直死于公元922年。但據(jù)《王處直墓志銘》,王處直“以廿年正月十八日薨,享年六十一?!盵2]155按天祐為唐昭宗和唐哀帝的年號,行用于公元904—907年,朱溫代唐后,晉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貞、淮南節(jié)度使楊渥等仍沿用天祐年號,以示與后梁對抗。天祐廿年應為公元923年,即王處直實際上死于公元923年正月十八日,故《通鑒》言處直卒于后梁均王龍德二年,實為謬誤。王處直享年六十一歲,故其應生于公元863年,即唐懿宗咸通四年。endprint

      按墓志記載,王處直一生共娶妻四人,分別是博陵郡夫人崔氏、豳國夫人費氏、楚國夫人卜氏和隴西齊國夫人。他有子嗣十三人,為八子五女,八子分別是王郁、王都、王鄑、王郇、王邠、王(共阝)、王彬、王(威阝)。

      長子王郁,娶晉王李克用之女,史載“處直有孽子郁,無寵,奔晉,晉王克用以女妻之,累遷至新州團練使。”[4]8991

      次子王都,《舊五代史》有傳,為處直養(yǎng)子,于天祐十七年將處直軟禁,奪據(jù)父位。初有寵于莊宗,后為明宗所不喜,天成四年三月,因叛亂失敗自焚而死,“府庫妻孥,一夕俱燼,惟擒托諾并其男四人、弟一人獻于行在?!盵5]733王都四子均不具姓名,另有一女,嫁魏王李繼岌為妻。“都有愛女,十余歲,莊宗與之論婚,許為皇子繼岌妻之。”[5]732同光三年(925),魏王李繼岌與郭崇韜率軍伐蜀,一路勢如破竹,同光四年(926),李繼岌率伐蜀之師回,“至渭南,聞莊宗敗。師徒潰散,自縊死?!盵5]692史料中并未提及其家眷的情況,故王氏的生死,也就無從考知了。

      其余諸子情況為:王鄑,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守左驍衛(wèi)大將軍;王郇,光祿大夫、檢校司徒,早亡;王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刑部尚書;王(共阝),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左散騎常侍,早亡;王郴,檢校右散騎常侍,早亡;王(威阝),檢校太子賓客、左千牛衛(wèi)將軍。[2]155另據(jù)《新五代史.雜傳》載:“初,處直為都所囚,幼子威北走契丹?!盵6]422從墓志記載來看,史籍中的王威應與王(威阝)是同一人。

      王處直有女五人,均不具名?!伴L女,早亡;次適幽州中軍使周紹弼,早亡;次適北京留守李存紀;次披剃;次在室?!盵2]155

      三、王廷胤與王處存的曾孫輩

      王處存的子嗣,現(xiàn)存資料中可以考知姓名的有兩人,即:王郜、王鄴。

      王郜,乾寧二年九月王處存死后,繼承父位任義武軍節(jié)度使,與幽州劉守光交厚。后朱全忠派張存敬攻幽州,王郜出兵相救,兵敗后攜全族投奔李克用,此事前文已經(jīng)提及,茲不贅述。王郜至太原后,李克用上表奏其為檢校太尉,“天復初,卒于晉陽”[1]4701。

      王鄴,從其兄王郜一起投奔李克用,“克用以女妻之”,歷任“嵐、石、沔三州刺史、大同軍防御使。天祐中卒?!?[1]4701

      王處存的孫輩,可考知確鑿的共有四人,另有一人存疑。前文已經(jīng)提及,處存之子王鄴娶晉王李克用之女為妻,二人共育有兩子兩女,其中一子,正是《晉滄州刺史王廷胤墓志銘》的墓主人王廷胤。

      王廷胤,字紹基,并州太原人,事跡見于兩《五代史》,但失于簡略。按墓志銘記載,其“曾祖宗,皇興元節(jié)度使、檢校司空、守金吾衛(wèi)大將軍、充街使、贈太傅?!嫣幋?,皇易定節(jié)度使、檢校太保兼侍中、贈太師?!遄嫣幹?,皇易定節(jié)度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贈守太師?!膏?,皇晉慈隰等州節(jié)度使、檢校司空、贈太保?!蓖踵捚蘩钍蠟槔羁擞弥?,是故王廷胤“榮聯(lián)帝戚,世本侯家。河東故先晉武皇帝諱克用,是公之親舅氏也。莊宗皇帝,是公之親表兄?!蓖跬⒇芬孕⒂轮Q,在莊宗攻滅后梁時屢立戰(zhàn)功,“充馬前直都指揮使兼貝州刺史”;明宗嗣位后,因其“素有令名,藉以宏材,崇其勛舊”,歷任密、澶、隰三州刺史,加司徒;應順皇帝繼位,“當年加轉(zhuǎn)太?!保磺逄┗实蹠r,又授相州刺史;石敬瑭立晉,王廷胤“充魏府行營中軍都指揮使兼貝州防御使”,參與鎮(zhèn)壓范延光叛亂,不久又“授相州節(jié)度使,加太傅”,之后仕途一直通達,先是擔任橫海軍節(jié)度使,后又任幽州道行營右?guī)贾笓]使、充北面行營步軍左右?guī)贾笓]使,“天福七年,加太尉”,“開運元年,改授太師”。王廷胤一生“七典郡符,三分節(jié)制,唯勤戮力,奉事七朝,內(nèi)外兵帥,遍曾疊領(lǐng)”,堪稱位極人臣、富貴非常。他娶妻二人,分別是沛郡夫人周氏和清河郡夫人張氏,都是賢良淑德之婦。開運元年(944)九月二十三日,王廷胤因病死于任所浮陽,享年五十四歲。[2]390

      《王廷胤墓志銘》中提到王廷胤有“姊一人,適趙殷圖,任太原府西尹。妹一人,適楊廷顏,任龍門鎮(zhèn)遏使。弟□□,任河東鷹揚軍使?!盵2]392此三人也應是王鄴與其妻李氏所育。前文談到王處直投降朱全忠時,曾以從孫為質(zhì)。按當時王鄴并未娶妻,故不可能有子嗣,而王郜則是攜全族投奔李克用。該名從孫必是王廷胤同輩兄長無疑,但究竟是否為處存嫡孫,據(jù)現(xiàn)存史料已很難考證而出,茲存疑于此。

      王處存的曾孫輩,可考知確鑿的共有五人。按《王廷胤墓志銘》記載,王廷胤共有子五人:“長曰昭敏,任橫海軍衙內(nèi)指揮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輕車都尉。次子昭懿,任橫海軍中軍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兼武騎尉。次子昭熙,任橫海軍節(jié)院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騎都尉。次子昭素,任橫海軍山河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御史中丞、騎都尉。次子合子,見無所任?!盵2]392王昭敏兄弟五人正史均無傳,事跡闕遺,前文談王處直子孫自王都亂后亦是門庭凋零,無可稱道之人,王處存家族世系可考知者至此結(jié)束。

      四、義武軍興盛與衰亡的原因探析

      義武軍是典型的河北藩鎮(zhèn),具有嚴重的“地域主義”傾向,它“拒絕中央染指河朔事務,也無心對外擴張”。[7]207王處存、王處直乃至以后王都的執(zhí)政理念均是如此。在強大的軍事和經(jīng)濟實力的基礎上,這一理念在梁晉爭衡的初期推行得比較成功。王處存結(jié)盟于河東,保境自安,李克用也樂于獲得一個強大的盟友;朱溫大敗義武軍后,亦未對其斬盡殺絕,而是與之結(jié)盟,獲得了王處直的支持。此時,王氏家族的兩支分別托庇于梁、晉,并均獲得了優(yōu)厚的待遇,這種現(xiàn)象反映出的實質(zhì)問題就是梁晉雙方在實力均衡的情況下對義武軍力量的爭奪。當然,這個階段的勝利者是朱溫,他獲得了王處直統(tǒng)領(lǐng)下的義武軍的效忠,亦通過各種手段得到了其他河北藩鎮(zhèn)的支持,故能擊敗對手,篡唐稱帝。

      后梁的建立是一個大事件。大事件會觸動一系列的結(jié)構(gòu)性反應,并開啟一個結(jié)構(gòu)重組的過程。稱帝后的朱溫不能滿足于對義武軍的羈縻統(tǒng)治,意欲掌控易定的實權(quán)。史載:“其后梁祖常慮河朔悠久難制,會羅紹威卒,因欲除移鎮(zhèn)、定。先遣親軍三千,分據(jù)镕深、冀二郡,以鎮(zhèn)守為名。又遣大將王景仁、李思安率師七萬,營于柏鄉(xiāng)?!盵5]728前文已言,河北藩鎮(zhèn)的終極追求是固境自安,朱溫兵鋒所指,已嚴重危及包括成德、易定等在內(nèi)的河北藩鎮(zhèn)的安全,故引起了后者的強烈反應,義武軍轉(zhuǎn)而結(jié)盟于河東。梁開平五年(911),燕人侵易、定,王處直告難于李存勗;[5]376鳳歷元年(913),李存勗至定州曲陽,與王處直同游北岳廟;[5]383貞明元年(921),王處直又與其他節(jié)度使一起遣使勸進于李存勗。[5]398王處直巧妙地利用了梁、晉之間的矛盾,維持了義武軍的“半獨立”地位,也維持了王氏家族的興旺不衰。endprint

      通化县| 哈密市| 墨竹工卡县| 昌乐县| 同仁县| 南丰县| 剑阁县| 嘉峪关市| 英吉沙县| 阳原县| 呼和浩特市| 兰溪市| 江阴市| 龙川县| 渝北区| 沾化县| 五大连池市| 逊克县| 昭苏县| 长垣县| 兰溪市| 丁青县| 永修县| 天门市| 华亭县| 南康市| 泰州市| 开化县| 静宁县| 顺义区| 新绛县| 台山市| 油尖旺区| 宁夏| 敖汉旗| 济南市| 三门峡市| 永济市| 罗田县| 溧水县| 元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