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者:上海市青浦區(qū)泰安幼兒園 朱 靜 徐萍艷 冷文君
適用年齡:5 歲
“螞蟻運糧棋”是一款結合了平面棋譜與立體棋譜的情境式棋類玩具,為走棋過程增設了有趣的關卡,深受幼兒喜愛。
以“螞蟻運糧”為走棋情境,游戲者從棋譜第一層的“蟻穴” 出發(fā),經過“樓梯”“電梯”“攀巖墻”等多種路線走到“蟻穴洞口”,再經滑道回到“蟻穴”視為勝利,“螞蟻運糧棋” 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1)此款玩具有別于普通平面棋,采用立體樓層的設計,在各樓層之間設有“樓梯”“電梯”“滑道”“攀巖墻”等多種通道,幼兒在平面走棋與立體走棋的過程中感受下棋的樂趣。
(2)此款玩具有別于普通平面棋,采用立體樓層的設計,在各樓層之間設有“樓梯”“電梯”“滑道”“攀巖墻”等多種通道,幼兒在平面走棋與立體走棋的過程中感受下棋的樂趣。
(3)棋格上特殊圖案代表的規(guī)則可由幼兒協(xié)商確定,游戲棋的第三層也可以根據幼兒意愿單獨或者組合使用,幼兒能自主地進行游戲內容的選擇,提高了游戲的自主性。
有機玻璃板、紙板、塑料彎管、塑料直管、小籃子、繩子、船舵道具、裝飾物(樹樁和樹片)。
第一層:用有機玻璃板切割出 3 塊邊長為 60 厘米的正方形面板。在第一塊面板上粘貼棋譜,并標示出起點。
第二層:第二塊面板上可替換放置兩塊不同的棋譜——螞蟻主題棋譜和認知挑戰(zhàn)棋譜。在面板上開出3個洞口,再在面板中央開出1個洞口。
樓梯:在第一層面板上擺放3個用有機玻璃制成的樓梯,樓梯底部豎在第一層面板的某個棋格上,樓梯頂部穿過第二層面板的3個洞口。
滑道:將一根塑料彎管從第二層面板的中央洞口穿過后固定,彎管高度略低于單層箱體高度。圍繞著彎管在第一層面板上設置一排欄桿,圍合成“蟻穴”。
第三層:在第三層面板底部豎4根立柱,高度與單層箱體高度相同。在第三層面板上放置一些樹樁、木片造型的裝飾道具。
攀爬墻:在第三層面板表面的兩邊設置豎起的板壁,在上面用有機玻璃制作一些凸起物作為攀爬墻。
電梯:在第三層面板上開2個洞口,將2根下半段鏤空的直管穿過洞口后固定,直管高于單層箱體高度,直管內部安裝一個吊籃,吊籃上的繩子與直管頂部的十字柄相連,通過旋轉十字柄可將吊籃升至直管的頂部。
滑道:在第三層面板中央開1個洞口,洞口往下固定一段塑料彎管,彎管長度以當第三層面板架在第二層面板上方時能與第二層面板上的彎管連接貫通為宜,將管道口布置為“蟻穴”洞口。
第三層面板為可活動式,可單獨使用,也可架在由第一層和第二層面板組成的箱體上使用。
棋子和骰子:制作4個不同造型與顏色的螞蟻棋子,準備 1 個骰子。
題卡:在小卡片上繪制問題,分為動作表現、知識問答兩類,將題卡放置在盒中方便拿取。此題卡可配合第二層棋譜上的黃色棋格使用。
糧食:用各種不同的水果橡皮作為游戲時螞蟻搬運的“糧食”。
樓層選擇:第一層和第二層(螞蟻主題棋譜)。
幼兒從第一層的起點標識出發(fā),擲骰子控制螞蟻棋子走棋格。遇到“樓梯”棋格可直接到達第二層。
繼續(xù)在第二層走棋,共同解讀并確定棋格上標識的規(guī)則含義。
走棋至“滑道”處可直接下滑到第一層的“蟻穴”位置,此為終點,最先到達者獲勝。
樓層選擇:第一層、第二層(認知挑戰(zhàn)棋譜)和第三層。
在第二層面板上鋪設認知挑戰(zhàn)棋譜。
幼兒從第一層的起點標識出發(fā),擲骰子控制螞蟻棋子走棋格。遇到“樓梯”棋格可直接到達第二層。
繼續(xù)在第二層走棋,遇到紅、黃、綠、藍色以及其他圖案的棋格,共同解讀并確定棋格上標識的規(guī)則含義。
走棋至“電梯”處可直接到達第三層,再走棋至“滑道”入口處可直接下滑到第一層的“蟻穴”位置,此為終點,最先到達者獲勝。
樓層選擇: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
在玩法2的基礎上,幼兒自主商定在不同層的不同棋格位置上放置“糧食”,數量由幼兒集體約定。
當走棋遇到“糧食”時可將其收集起來,直接將“糧食”轉移至第一層的“蟻穴”中。
終點為第一層的“蟻穴”,有棋子回到“蟻穴”時游戲結束,此時“蟻穴” 中“糧食”多的幼兒獲勝。
1.4個孩子商量好一起下“螞蟻運糧棋”,強強隨意地取了一枚棋子,正在尋找相應的出發(fā)點,突然說:“不對吧,我在這里出發(fā),沒有樓梯的,怎么上去?。俊?/p>
其他孩子聽見后,連忙檢查了一下自己棋子的起始位置,都松了一口氣。
“我這里有的!” “我這里也有的!”
“啊,原來你這里是沒有的。”
其他3個孩子似乎意識到了這里的“不公平”,暗自在心里給自己提了個醒。
強強有些不開心了,嘟囔著說:“那我怎么玩啊?”希望以此暗示伙伴們幫忙解決這個問題,可伙伴們已經開始玩游戲,強強也只能委屈地玩起來。
輪到強強擲骰子了,骰子轉了幾圈,最后定格在數字 3,強強執(zhí)棋子走了 3 步,問道:“這是什么意思?”只見棋子所在的棋格上畫著一只會飛的螞蟻,螞蟻從這一格一直飛到了棋譜的另一邊,而飛至的棋格上恰巧架著樓梯。
“哈哈,我知道了,我可以飛過去啦,哇噻,可以直接上樓梯了!”強強的意外收獲,一下子把其他3個孩子懵到了,結果強強變成了最早到達第二層的人。
心怡和甜甜通過“樓梯”從第一層上到了第二層,上來后心怡發(fā)現樓梯的終點有4條路線,疑惑地說:“這里有四條路,我走哪條???”
“是啊,我這里也是。怎么會有4條路的呢?”甜甜也發(fā)現了同樣的問題。
2個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半會兒沒有下手走棋??捎螒蜻€得繼續(xù)下去。
甜甜先開口說:“我就走這里吧。”她隨機選了一條路走出了第一步。心怡看見后也隨意選了一條路出發(fā),游戲就這樣繼續(xù)了下去。
走了一會兒,心怡的棋子走到了一個畫有圖案的棋格上,她不解地問:“這是什么?”心怡的疑問引來了大家的關注,小伙伴們一起聚首觀察起棋面上的特殊圖案。
“瞧,一塊大石頭!”
“這里有一個‘雨天’標記?!?/p>
“還有還有……”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自己的發(fā)現。
“這些圖案是用來干什么的呢?”心怡的提問讓大家陷入了思考。
“大石頭太大,螞蟻爬不過去了!”
“那如果走到這里就是停一次!對不對?”孩子們漸漸一起商量出圖案代表的走棋規(guī)則。
心怡走到了黃色棋格上,這代表著抽取題卡回答問題,于是其他孩子從題卡盒中隨機抽出一張題卡向心怡提問,心怡順利地完成回答。
“我答對了!有什么獎勵嗎?”
“看看游戲板上的說明是怎么說的?!贝蠹覍χ遄V上的游戲說明文字看了半天,可是并沒有找到對應的內容。
“答對了要怎么辦呢?”心怡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那就獎勵坐電梯上三樓吧!”甜甜的提議一下子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對!就上三樓吧?!庇谑?,游戲又可以繼續(x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