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的組成及功能性質(zhì)

      2018-02-28 07:40:09趙功玲梁新紅郭延成李柯柯康超娣時翠萍
      食品科學(xué)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籽粕谷蛋白蘿卜

      趙功玲,梁新紅,郭延成,孔 瑾*,李柯柯,康超娣,時翠萍

      蘿卜為十字花科植物,在中國已有2 7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的大眾化蔬菜,其成熟的種子——蘿卜籽又名萊菔子、蘿白子、菜頭子等。中醫(yī)認(rèn)為干燥成熟的蘿卜籽,具有多種藥理功效,可調(diào)節(jié)老化的皮膚,防止皺紋的產(chǎn)生,并且還具有祛斑和改善膚色等美容功效[1-3]。現(xiàn)代研究表明,蘿卜籽中含有豐富的異硫氰酸鹽,在異硫氰酸鹽的種類中,萊菔素的含量最高,約占總異硫氰酸鹽的60%以上,有很強(qiáng)的抗氧化活性[4-6];蘿卜籽中含油量可達(dá)45%,且油脂質(zhì)量優(yōu)良,是生產(chǎn)食用油的優(yōu)良原料[7-9]。和許多油料種子如大豆、油菜籽等相同,蘿卜籽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也很高[10],且蛋白品質(zhì)優(yōu)良,有很好的應(yīng)用價值及前景[11]。在我國優(yōu)質(zhì)植物蛋白質(zhì)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把生產(chǎn)蘿卜籽油的副產(chǎn)品——蘿卜籽粕作為肥料使用,甚是可惜。

      本研究擬采用堿溶酸沉法提取脫脂蘿卜籽餅粕中的蛋白質(zhì),研究提取出的粗蛋白的組成、功能性質(zhì)、抗氧化性能,以期揭示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的結(jié)構(gòu)組成和功能特性之間的關(guān)系,為蘿卜籽餅粕蛋白質(zhì)的進(jìn)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蘿卜籽粕:亞臨界萃取油脂后的殘渣,經(jīng)高速粉碎機(jī)粉碎,避光低溫保存?zhèn)溆茫淮蠖沟鞍追蹫槭惺邸?/p>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 山東西亞化學(xué)工業(yè)有限公司;對氨基苯磺酸鈉、鹽酸萘乙二胺、NaNO2、鄰二氮菲、FeSO4、H2O2、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 北京化工廠;無水乙醇、濃硫酸、硼酸、硫酸鉀、硫酸銅、氫氧化鈉、鹽酸 天津科密歐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

      1.2 儀器與設(shè)備

      高速粉碎機(jī) 浙江武義縣屹立工具有限公司;恒溫磁力攪拌器 金壇市杰瑞爾電器有限公司;LGJ-10冷凍干燥機(jī) 北京松原華興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320P-063-Star型pH計 美國奧立龍公司;T6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zé)任;TDL-5-A低速大容量離心機(jī) 北京安亭科學(xué)儀器廠;L8800氨基酸分析儀日本日立公司。

      1.3 方法

      1.3.1 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的制備方法

      按料液比1∶50(m/V)的比例將蘿卜籽粕粉與水混合,調(diào)pH值至10,60 ℃下攪拌90 min后,11 000 r/min離心6 min,取上清液調(diào)pH值至4.5,靜置30 min后,11 000 r/min離心6 min,去上清液,冷凍干燥沉淀,獲得干燥蛋白質(zhì)粉。在此提取條件下,蘿卜籽粕中蛋白質(zhì)提取率可達(dá)80.2%,蛋白質(zhì)純度為89.5%。

      1.3.2 蘿卜籽粕蛋白組分分離方法

      采用Osborne法[12-13]分離蛋白質(zhì)組分。取10 g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依次用蒸餾水、3% NaCl溶液、70%乙醇溶液和0.2% NaOH溶液分別提取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

      1.3.2.1 清蛋白的提取

      準(zhǔn)確快速稱取一定量的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于預(yù)冷的研缽中,加少量蒸餾水和石英砂研磨成勻漿,用10 倍體積的蒸餾水分幾次將勻漿液轉(zhuǎn)移至三角瓶中,置于磁力攪拌器上低溫攪拌提取1 h,4 ℃、11 000 r/min離心10 min,殘渣用相同的方法重復(fù)提取2 次。合并上清液,調(diào)pH值至4.5,以下按1.3.1節(jié)中方法制備干燥清蛋白粉,并稱質(zhì)量。

      1.3.2.2 球蛋白的提取

      用3% NaCl溶液作溶劑,按照1.3.1節(jié)中方法,制取提取清蛋白后殘渣中的球蛋白,稱質(zhì)量。

      1.3.2.3 醇溶蛋白的提取

      用70%乙醇溶液作溶劑,按照1.3.1節(jié)中方法,制取提取球蛋白后的殘渣中的醇溶蛋白,稱質(zhì)量。

      1.3.2.4 谷蛋白的提取

      用0.2% NaOH溶液作溶劑,按照1.3.1節(jié)中方法,制取提取醇溶蛋白后的殘渣中的谷蛋白,稱質(zhì)量。以提取出的4 種蛋白為總蛋白質(zhì)量,分別計算谷蛋白、清蛋白、醇溶蛋白及球蛋白占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的百分比。

      1.3.3 蛋白質(zhì)含量的測定方法

      參照GB 5009.5—2010《食品中蛋白質(zhì)的測定》的方法,采用凱氏定氮法測定蛋白質(zhì)的含量,蛋白質(zhì)換算系數(shù)取6.25。

      1.3.4 蛋白質(zhì)氨基酸組成測定方法及蛋白質(zhì)營養(yǎng)價值評價

      用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按照GB/T 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方法測定氨基酸含量。色氨酸按照NY/T 57—1987《谷物籽粒色氨酸測定法》方法測定。

      蛋白質(zhì)營養(yǎng)價值評價:采用FAO/WHO氨基酸評分法(1973)評價[14]。

      按照公式(1)計算出8 種必需氨基酸的評分(amino acid score,AAS),以最低分記為該蛋白質(zhì)的AAS。

      1.3.5 蛋白質(zhì)的功能性質(zhì)分析

      [15-16],測定蛋白質(zhì)的溶解性、水合能力、吸油能力、乳化性(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乳化穩(wěn)定性(emulsifying stability index,ESI)、起泡性和泡沫穩(wěn)定性。

      1.3.5.1 溶解性的測定

      準(zhǔn)確稱取1.0 g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加入50 mL蒸餾水,室溫下攪拌40 min,使蛋白質(zhì)充分溶解,然后11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凱氏定氮法測定上清液中蛋白質(zhì)量。按式(2)計算蛋白質(zhì)樣品的溶解性。

      以大豆蛋白替代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做相同實驗,加以比較。

      1.3.5.2 水合能力的測定

      準(zhǔn)確稱取3.0 g蘿卜籽粕蛋白于100 mL的燒杯中,加入30 mL水?dāng)嚢? h,使之充分吸水后移至50 mL的離心管中,11 000 r/min離心20 min,去上清液,稱質(zhì)量。按公式(3)計算水合能力。

      式中:m為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量/g;m1為吸水前蘿卜籽粕蛋白和離心管總質(zhì)量/g;m2為吸水后蘿卜籽粕蛋白和離心管總質(zhì)量/g。

      以大豆蛋白替代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做相同實驗。

      1.3.5.3 吸油能力的測定

      準(zhǔn)確稱取5.0 g蘿卜籽粕蛋白于已經(jīng)稱質(zhì)量的離心管中,加入30 mL的一級大豆油,振蕩2 min,置于60 ℃的水浴鍋中保溫30 min,使之充分吸油,11 000 r/min離心20 min后,將離心管上層的油全部除去,稱質(zhì)量。按式(4)計算蛋白質(zhì)樣品的吸油能力。

      式中:m為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量/g;m1為吸油前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和離心管總質(zhì)量/g;m2為吸油后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和離心管質(zhì)量/g。

      以大豆蛋白替代蘿卜籽粕蛋白,做相同實驗。

      1.3.5.4 EAI與ESI的測定

      取2 g的蘿卜籽粕蛋白溶于40 mL 0.05 mol/L pH 7.0的磷酸鹽緩沖液中,然后與40 mL一級大豆油混合,在10 000 r/min攪拌機(jī)中攪拌3 min,形成均一的乳化液后,立即用移液管從底部取1.0 mL該乳化液,加入20 mL 0.1%的SDS溶液,快速搖勻后在50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記為A0(以SDS溶液為空白),將乳化液靜置30 min后,從底部取1.0 mL,同樣稀釋、比色,記錄吸光度A30。按式(5)、(6)計算蛋白樣品的EAI及ESI。

      式中:m為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量/mg;φ為油相所占的體積分?jǐn)?shù)(5.66%)。

      以大豆蛋白替代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做相同實驗。

      1.3.5.5 起泡性和泡沫穩(wěn)定性的測定

      準(zhǔn)確稱取1.0 g蘿卜籽粕蛋白,溶于100 mL蒸餾水中,調(diào)pH值至7.0,然后在8 000 r/min攪拌機(jī)中均質(zhì)2 min,快速倒入500 mL量筒中,在室溫下記錄泡沫總體積V0/mL,靜置30 min后記錄泡沫總體積V30/mL。然后按式(7)、(8)計算蘿卜籽粕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穩(wěn)定性。

      以大豆蛋白替代蘿卜籽粕蛋白,做相同實驗。

      1.3.6 蘿卜籽粕蛋白體外抗氧化活性測定

      1.3.6.1 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測定

      取不同含量的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溶液3.0 mL于試管中,分別加入0.6 mL的0.4 mmol/L DPPH溶液,再加6.0 mL蒸餾水?;靹蚍磻?yīng)體系,置于黑暗中反應(yīng)30 min,于517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A1;將不同含量的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溶液與無水乙醇等體積混合于試管中,搖勻,于黑暗處反應(yīng)30 min,于517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A2;再將DPPH與蒸餾水等體積混合,測517 nm波長處的吸光度A0;以蒸餾水和無水乙醇的等體積混合溶液作空白用于儀器調(diào)零,每個實驗做3 次平行實驗,按式(9)計算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在反應(yīng)體系中依次加入1 mL 0.2%亞硝酸鈉標(biāo)準(zhǔn)使用液,加入蛋白質(zhì)液1 mL,置于37 ℃水浴鍋中10 min后取出,分別加入2 mL 0.4%對氨基苯磺酸溶液,充分混勻后,反應(yīng)3 min,再加入1 mL 0.2%鹽酸萘乙二胺溶液,反應(yīng)15 min后,在538 nm波長處測定溶液的吸光度A1;同時做空白實驗,測定吸光度A0;每個實驗做3 次平行實驗,按式(10)計算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對NO2-的清除率。

      1.3.6.3 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清除H2O2活性測定

      取不同濃度蛋白溶液2.0 mL于試管中,分別加入4.8 mL磷酸鹽緩沖液(0.1 mol/L,pH 7.4)和1.2 mL 40 mmol/L H2O2溶液,混勻,于室溫下放置10 min,230 nm波長處吸光度A1。以蒸餾水替代樣品做相同實驗,吸光度A0。以蒸餾水替代H2O2和樣品做相同實驗,吸光度A2。每個實驗做3 次平行實驗。按式(11)計算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對H2O2的清除率。

      1.3.6.4 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清除·OH活性測定

      在反應(yīng)體系中依次加入1 mL 0.75 mmol/L的鄰二氮菲溶液,1.5 mL 150 mmol/L(pH 7.5)的磷酸鹽緩沖液,充分混勻后,再加入1 mL 0.75 mmol/L硫酸亞鐵溶液,立即搖勻,再向反應(yīng)體系中加入不同濃度的蛋白質(zhì)溶液1 mL,均勻后,加入1 mL 0.01%的H2O2溶液,混勻后37℃反應(yīng)30 min,于536 nm波長處測吸光度A2。以等體積蒸餾水代替蛋白質(zhì)樣品做相同實驗,測定吸光度A1。以等體積蒸餾水代替蛋白質(zhì)和H2O2溶液做相同實驗,測定吸光度A0。重復(fù)上述實驗3 次,按公式(12)計算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對·OH的清除率。

      1.4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蘿卜籽粕蛋白組分組成

      蘿卜籽粕蛋白主要以球蛋白、谷蛋白和清蛋白為主,分別占總蛋白質(zhì)量的44%、33%、21%,醇溶蛋白含量很少,只占總蛋白質(zhì)的2%。Ikeda等[20]研究認(rèn)為,球蛋白、谷蛋白對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敏感,屬易消化蛋白,蘿卜籽粕蛋白中的球蛋白和谷蛋白占總蛋白質(zhì)量的77%,預(yù)示蘿卜籽粕蛋白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是構(gòu)成面筋蛋白的主要成分,它們在蘿卜籽粕蛋白中的比例只有35%,在一定程度上會制約蘿卜籽粕蛋白的食品加工特性。

      2.2 蘿卜籽粕蛋白氨基酸組成及營養(yǎng)價值評價

      表1 蘿卜籽粕蛋白的氨基酸組成及含量Table 1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radish seed meal protein isolate

      從表1可以看出,蘿卜籽粕蛋白含18 種氨基酸。功能性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含量最高,為157 mg/g,其次是精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分別為70、62、61 mg/g,再次是賴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分別為49、49、47 mg/g。必需氨基酸含量(342 mg/g)占氨基酸總量(798 mg/g)的43%,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為0.75,接近或超過FAO/ WHO建議的40%和0.6[14]。親水性氨基酸總量為518 mg/g,遠(yuǎn)大于疏水基氨基酸總量(280 mg/g),有利于在食品工業(yè)中應(yīng)用。根據(jù)文獻(xiàn)[21-22],天冬氨酸和谷氨酸都有較強(qiáng)的抗氧化能力,另一些氨基酸,如脯氨酸、精氨酸等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而在蘿卜籽粕蛋白中,這些氨基酸的含量很高,預(yù)示蘿卜籽粕蛋白可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

      以FAO/WHO模式為參考,根據(jù)公式(1)及表1計算出的蘿卜籽粕蛋白的AAS值見表2。與大豆蛋白相似,蘿卜籽粕蛋白中的第一限制氨基酸為蛋氨酸,其AAS值為57,而大豆蛋白為51。對于一種蛋白質(zhì)來說,若僅從化學(xué)的角度評價其營養(yǎng)價值,一般AAS值越高,說明其營養(yǎng)價值越高,可以認(rèn)為蘿卜籽粕蛋白的營養(yǎng)價值稍高于大豆蛋白。還可以看出,除蛋氨酸外,蘿卜籽粕蛋白中的其他AAS值都在80~90之間,說明了氨基酸之間的配比較平衡,有利于人體利用。而大豆蛋白的其他AAS值在75~120之間,較蘿卜籽粕蛋白稍顯不平衡。也再一次說明,蘿卜籽粕蛋白的營養(yǎng)價值稍高于大豆蛋白。當(dāng)然,綜合評價兩種蛋白的營養(yǎng)價值需要多種指標(biāo),有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完善。

      表2 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AASTable 2 AAS of radish seed meal protein isolate

      2.3 蛋白質(zhì)的功能性質(zhì)

      表3 蘿卜籽粕蛋白的功能性質(zhì)Table 3 Functional properties in radish seed meal protein isolate

      由表3可知,蘿卜籽粕蛋白的溶解性和水合能力分別為(38.55±0.38)%和(3.78±0.36)g/g,高于大豆蛋白,可能與蘿卜籽粕蛋白的親水性基團(tuán)的數(shù)量較多有關(guān)。蛋白質(zhì)的起泡能力和穩(wěn)定性取決于其溶解性,蘿卜籽粕蛋白的高溶解性,已經(jīng)決定了其良好的起泡性和泡沫穩(wěn)定[25-26];蘿卜籽粕蛋白的起泡性為(115.00±1.97)%,泡沫穩(wěn)定性為(56.00±0.46)%,均高于大豆蛋白,也驗證了這一理論。

      蘿卜籽粕蛋白的EAI為(29.12±0.29)cm2/mg,ESI為(4.83±0.74)min,與大豆蛋白相比,蘿卜籽粕蛋白的EAI及ESI都較大豆蛋白好,在食品工業(yè)的應(yīng)用中,蘿卜籽粕蛋白應(yīng)具有更高的價值[27]。蘿卜籽粕蛋白的吸油能力為(1.84±0.11)g/g,稍低于大豆蛋白。

      2.4 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的抗氧化能力

      由圖1可知,蘿卜籽粕粗蛋白及其4 種蛋白組分對DPPH自由基、?OH、NO2-、H2O2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隨蛋白質(zhì)含量的升高,清除率也隨之上升。其中,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按強(qiáng)弱排序依次為清蛋白>粗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對·OH、NO2-、H2O2的清除率按強(qiáng)弱排序依次為谷蛋白>粗蛋白>球蛋白>清蛋白>醇溶蛋白。

      圖1 蘿卜籽粕蛋白對DPPH自由基(A)、?OH(B)、(C)、H2O2(D)的清除率Fig. 1 Scavenging effects of radish seed protein isolate on DPPH free radicals (A), ·OH (B), (C), H2O2 (D)

      由圖1A可知,在蛋白質(zhì)含量為0.14 mg/g時,清蛋白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達(dá)(77.2±1.7)%,粗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分別僅為(31.8±1.7)%、(27.4±2.0)%和(22.4±1.8)%,谷蛋白只有(6.1±1.4)%。粗蛋白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差于清蛋白,與其中的谷蛋白和球蛋白占比例較大,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較差有關(guān)。由圖1B可知,醇溶蛋白對?OH的清除能力遠(yuǎn)低于其他4 種蛋白,在最大蛋白質(zhì)含量0.14 mg/g處,醇溶蛋白對?OH的清除率只有(46.4±2.1)%,而清蛋白為(88.5±1.8)%,球蛋白為(92.4±2.2)%,谷蛋白與粗蛋白為100%。圖1C顯示,清蛋白和醇溶蛋白對NO2-的清除能力相近,但遠(yuǎn)低于其他3 種蛋白,在最大蛋白質(zhì)含量0.14 mg/g,清蛋白和醇溶蛋白對的清除率分別只有(35.4±1.4)%和(32.5±1.9)%,而球蛋白、粗蛋白、谷蛋白分別為(72.3±1.5)%、(80.5±1.6)%和(85.3±2.0)%。由圖1D可知,在最大蛋白質(zhì)含量0.14 mg/g,醇溶蛋白對H2O2的清除率遠(yuǎn)低于其他4 種蛋白,醇溶蛋白對H2O2的清除率只有(44.4±2.0)%,而清蛋白、球蛋白、粗蛋白、谷蛋白分別為(76.9±2.1)%、(83.2±1.7)%、(86.1±2.2)%和(96.4±1.6)%。

      相同蛋白含量下,粗蛋白、谷蛋白、球蛋白對?OH、H2O2、、DPPH自由基的清除有相同的規(guī)律,清除率由大到小分別為?OH、H2O2、DPPH自由基;粗蛋白、谷蛋白、球蛋白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遠(yuǎn)低于對?OH、H2O2、NO2-的清除率。清蛋白清除?OH、H2O2、、DPPH自由基的能力中,對?OH的清除能力最強(qiáng),清除的能力最差,清除H2O2、DPPH自由基的能力相近。醇溶蛋白清除?OH、H2O2、、DPPH自由基的能力由大到小分別為H2O2、?OH、、DPPH自由基,由于在最大含量0.14 mg/g處,對H2O2的清除率只有(44.4±2.0)%,可以認(rèn)為,蘿卜籽粕蛋白的4 種組分中,醇溶蛋白的抗氧化能力最差。蘿卜籽粕蛋白蛋比菜籽粕蛋白[28]、蕎麥蛋白[29]、鐵棍山藥蛋白質(zhì)[30]具有更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OH的能力。

      3 結(jié) 論

      蘿卜籽粕蛋白的組成中球蛋白、谷蛋白、清蛋白和醇溶蛋白分別占總蛋白質(zhì)的44%、33%、21%和2%。蘿卜籽粕蛋白中含18 種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是精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賴氨酸等,第一限制氨基酸為蛋氨酸,AAS評分值為57;必需氨基酸的構(gòu)成比及AAS評分都優(yōu)于大豆蛋白。與大豆蛋白相比,蘿卜籽粕蛋白具有很好的溶解性、水合能力、起泡性、泡沫穩(wěn)、EAI和ESI,吸油能力稍差于大豆蛋白。蘿卜籽粕蛋白質(zhì)及其四組分對DPPH自由基、?OH、及H2O2都具有清除能力。粗蛋白、谷蛋白、球蛋白對?OH、及H2O2有很好的清除能力。清蛋白對?OH、H2O2、DPPH自由基有較好的清除能力。4 種蛋白質(zhì)中,醇溶蛋白的抗氧化能力最差。如今,人們應(yīng)用較多的優(yōu)質(zhì)植物蛋白源只有大豆蛋白,顯得很單一。由于蘿卜籽粕蛋白營養(yǎng)價值高,并且有很好的功能性質(zhì)及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因此蘿卜籽粕蛋白具有很高的開發(fā)價值。

      參考文獻(xiàn):

      [1]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 北京: 化學(xué)化工出版社, 2005: 192.

      [2] 宋哲娥. 萊菔子的藥性與臨床應(yīng)用[J]. 山西中醫(yī), 2007, 23(3): 22-24.DOI:10.3969/j.issn.1000-7156.2007.03.041.

      [3] 王春麗, 張雪清, 張貴生. 蘿卜的研究價值及開發(fā)應(yīng)用前景[J]. 長江蔬菜, 2011(10): 11-14. DOI:10.3865/j.issn.1001-3547.2011.10.003.

      [4] 吳元鋒, 毛建衛(wèi), 袁海娜, 等. 氣質(zhì)聯(lián)用分析蕓苔屬種子水解液中的異硫氰酸鹽[J]. 分析試驗室, 2008, 27(9): 53-56. DOI:10.3969/j.issn.1000-0720.2008.09.014.

      [5] SHISHU, KAUR I P. Inhibition of cooked food-induced mutagenesis by dietary constituents: comparison of two natural isothiocyanates[J]. Food Chemistry, 2009, 112: 977-981. DOI:10.1016/j.foodchem.2008.07.019.

      [6] KUANG P, SONG D, YUAN Q, et al.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sulforaphene from radish seeds using macroporous resin and preparativ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Food Chemistry, 2013, 136: 342-347. DOI:10.1016/j.foodchem.2012.08.082.

      [7] ZHANG J, ZHOU X, FU M. Integrated utilization of red radish seeds for the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seed oil and sulforaphene[J]. Food Chemistry, 2016, 192: 541-547. DOI:10.1016/j.foodchem.2015.07.051.

      [8] 余躍東, 郁建平. 蘿卜籽油成分研究[J]. 食品科學(xué), 2005, 26(8): 331-333.

      [9] 李燕杰, 陳月坤, 喬路, 等. 不同產(chǎn)地白蘿卜籽油的理化性質(zhì)及脂肪酸組成分析[J]. 中國油脂, 2014, 39(4): 100-101.

      [10] 朱涵彬, 齊玉堂, 張維農(nóng), 等. 蘿卜籽及油的活性成分分析[J]. 農(nóng)業(yè)機(jī)械, 2012(18): 39-41.

      [11] FRANKY R G T, GODERIS I J, VAN LEUVEN F, et al. In vitro antifungal activity of a radish (Raphanus sativus L.) seed protein homologous to nonspeciベc lipid transfer proteins[J]. Plant Physiology,1992, 100(2): 1055-1058.

      [12] PEARCE K N, KINSELLA J E. Emulsifying properties of proteins:evaluation of a turbidimetric techniqu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78, 26(3): 716-723.

      [13] 張濤. 漢麻籽分離蛋白的制備工藝、功能性質(zhì)及應(yīng)用研究[D]. 無錫: 江南大學(xué), 2008: 7.

      [14] FAO/WHO. Special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energy and protein requirements[R]. Geneva: WHO, 1973: 380.

      [15] 盤賽昆, 朱強(qiáng), 王淑軍, 等. 條滸苔蛋白質(zhì)的超聲波輔助提取及其性質(zhì)[J]. 食品科學(xué), 2013, 34(18): 12-17.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318003.

      [16] 王楠, 馮志彪. 兩種油料蛋白制備及其功能性研究[J]. 中國油脂,2012, 37(3): 18-23. DOI:10.3969/j.issn.1003-7969.2012.03.005.

      [17] AMAROWICZ R, ESTRELLA I, HERNANDEZ T, et al. Free radicalscavenging capacity,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phenolic composition of green lentil (Lens culinaris)[J]. Food Chemistry, 2010, 121: 705-711.DOI:10.1016/j.foodchem.2010.01.009.

      [18] 胡翠珍, 李勝, 馬紹英, 等. 響應(yīng)面試驗優(yōu)化葡萄籽油提取工藝及其抗氧化性[J]. 食品科學(xué), 2015, 36(20): 56-6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520010.

      [19] 王茂廣. 沙棘籽蛋白酶解物抗氧化作用初探[J]. 中國糧油學(xué)報,2014, 29(4): 42-45.

      [20] IKEDA K, SAKAGUEHI T, KUSANO T, et al. Endogenous factors affecting protein digestibility in buckwheat[J]. Cereal Chemistry,1991, 68(4): 424-427.

      [21] SAIGA A, TANABE S, NISHIMURA T.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eptides obtained from porcine myofibrillar proteins by protease treatment[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3,51(12): 3661-3667. DOI:10.1021/jf021156g.

      [22] CHEN H M, MURAMOTO K, YAMAUCHI F,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esigned peptides based on the antioxidative peptide isolated from digests of a soybean protein[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96, 44(9): 2619-2623. DOI:S0021-8561(95)00833-8.

      [23] 王旻, 梁玉, 王欣欣, 等. 即墨野生大豆主要成分及其營養(yǎng)價值分析[J].大豆科學(xué), 2013, 32(3): 355-360. DOI:10.11861/j.issn.1000-9841.2013.03.0355.

      [24] 蔣濤, 楊文鈺, 劉衛(wèi)國, 等. 套作大豆貯藏蛋白、氨基酸組成分析及營養(yǎng)評價[J]. 食品科學(xué), 2012, 33(21): 275-279.

      [25] 王艷玲. 米糠中四種蛋白的提取工藝及特性研究[D]. 哈爾濱: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13: 7.

      [26] 郭興峰, 陳計巒, 林燕, 等. 熱榨和冷榨核桃餅粕中蛋白質(zhì)提取及其性質(zhì)研究[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xué)報, 2012, 28(18): 287-291.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2.18.041.

      [27] 崔淼, 唐年初, 陳聰穎, 等. 沙棘籽粕蛋白的功能性質(zhì)研究[J]. 中國油脂, 2012, 37(4): 52-56. DOI:10.3969/j.issn.1003-7969.2012.04.013.

      [28] 胡振瀛, 史卿, 熊華, 等. 富硒菜籽粕蛋白與普通菜籽粕蛋白功能性質(zhì)的比較[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4, 35(14): 157-160; 165.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4.14.026.

      [29] 張美莉, 趙廣華, 胡小松. 蕎麥蛋白和類黃酮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ESR研究[J]. 營養(yǎng)學(xué)報, 2005, 27(1): 21-24. DOI:10.3321/j.issn:0512-7955.2005.01.006.

      [30] 周曉薇, 王靜, 段浩, 等. 鐵棍山藥蛋白質(zhì)的分離純化及體外抗氧化活性[J]. 食品科學(xué), 2011, 32(9): 31-35.

      猜你喜歡
      籽粕谷蛋白蘿卜
      微波輔助Osborne法提取米糠谷蛋白及對其性質(zhì)的影響
      中國油脂(2022年1期)2022-02-12 09:42:50
      稻米陳化中谷蛋白變化光譜解析及其對功能性質(zhì)的影響
      γ-聚谷氨酸對凍藏谷蛋白水合及結(jié)構(gòu)的影響
      牡丹籽粕酶解多肽飼料工藝研究
      飼料博覽(2021年1期)2021-04-06 11:56:28
      蘿卜蹲
      買蘿卜
      人參籽粕中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藝優(yōu)化
      蘿卜回來了
      超聲波輔助堿法提取杜仲籽粕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工藝優(yōu)化
      轉(zhuǎn)高賴氨酸融合蛋白基因水稻谷蛋白急性毒性
      威海市| 六枝特区| 大同县| 精河县| 邮箱| 屯昌县| 扬中市| 永吉县| 揭西县| 获嘉县| 昌黎县| 象山县| 云龙县| 岳普湖县| 康保县| 福贡县| 万盛区| 乌兰察布市| 怀柔区| 若尔盖县| 惠州市| 柘城县| 于都县| 余姚市| 牡丹江市| 庄河市| 同江市| 青岛市| 兴化市| 和政县| 兴宁市| 巴南区| 社旗县| 太白县| 和平县| 宝丰县| 托克托县| 达日县| 普安县| 绥宁县|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