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孟英
20世紀30年代,是上海文化藝術(shù)和學習氛圍非常濃烈的年代,也是文化藝術(shù)市場很繁榮的時期。那時的知識分子和文化青年都喜歡看戲看書,許多人還喜歡拍照攝影。特別是那個時代的青年知識女性敢于沖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tǒng)封建思想,走出家門踏入學校,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文明教育,大膽地引領(lǐng)文化時尚潮流,追求自由戀愛。這張照片中(如圖)的漂亮女人就是那個時代的“典范”。
這張照片構(gòu)圖巧妙,曝光準確到位,顏色純正自然,照片中的兩個女性為同一人,名叫朱琳琳,時年19歲。從她的穿著打扮就可知道,這是一張拍攝于20世紀30年代中后期的老照片,那時的朱琳琳正在上大學一年級。剛踏入大學的朱琳琳對一切都感到新鮮,當時大學里的學生們社交生活很活躍,他們思想開放,愛看外國電影、外國畫報和外國小說。每當下課時,很多女生手拿一本書,坐在校園的草坪上和長椅上,如饑似渴地看起了書,那情景成了大學校園內(nèi)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引來許多男生羨慕的眼光。有些女生看完了一本書后還會在一起討論看書“心得”,而此刻一些男生也會參與進來,那就是一個小型的讀書交流會。這種活動常常會讓不同年級、班級及專業(yè)的同學們聚到一起,相互認識和交往,其中有不少男女同學在“讀書會”上尋找到了情投意合的對象,暗暗確立了戀愛關(guān)系。
朱琳琳就是在校園的“讀書會”上與自己的白馬王子一見鐘情的。朱琳琳喜歡的男朋友是她的學長,比她高三屆,長得很帥,也很聰明,彼此都有共同的愛好。他們喜歡在一起看好萊塢電影,看外國名著,寫詩歌和散文。共同的情趣愛好,讓兩人的戀愛關(guān)系更加牢不可破。1936年夏,朱琳琳大四的男朋友要畢業(yè)了,而此刻大學里的不少“戀人”都要面臨分手,結(jié)束朝夕相處的生活而各奔東西。依依不舍的真情實在難以割舍,為了“保鮮愛情”,一些女生紛紛穿上新衣,打扮得漂漂亮亮,到照相館拍張藝術(shù)照送給心上人。希望自己的照片能與心愛之人如影隨形地永遠在一起……朱琳琳也懷著對男朋友的真愛,穿上了那時流行的漂亮斜襟領(lǐng)印花上衣,及格子長裙。梳理一款那個時代知識女性流行的扁平發(fā)髻大童花頭,到南京路上的照相館拍攝了一張時尚新潮的“雙人藝術(shù)”照,并把這張照片贈送給了即將離開上海的男友,作為留念,從而更加穩(wěn)固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日后,他們果然有情人終成眷屬,照片成了兩人的定情禮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