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黎
文藝的愛情,不文藝的意外
29年前,年輕的陳靜和龍斌相愛了。彼時的他們還是樂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學生,是同班,也是同桌。他們一起泡圖書館,一起下鄉(xiāng)采風、逃課看畫展,恣意享受著美好的大學時光。
上世紀九十年代,相機還不普及,但陳靜愛美,更愛拍照。龍斌便省吃儉用買了一部膠卷相機,專門為她拍照。就這樣,他用鏡頭記錄下了陳靜年輕時的面容和微笑,也為她保存下了最珍貴的青春回憶。
大學畢業(yè)后,陳靜被分配回成都老家做老師,龍斌則留在了樂山做服裝設計師。那時異地戀還不普及,而兩地相隔168公里,這168公里成為了這段愛情最大的阻力,陳家堅決不同意兩人在一起。
為了證明自己的真心,陳靜主動提出要結婚,龍斌專程趕到成都領證,結果陳靜的父母死死扣住戶口本不給,兩人未能順利領證。成都受挫后,龍斌心灰意冷地回到了樂山,可是沒幾天,陳靜就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原來她偷了戶口本跑去同他領證!就這樣,兩個一無所有的年輕人大膽裸婚了。
婚后兩人分居了一段時間,期間只能靠長長的航空信件來傾訴相思,兩方父母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不忍心讓愛人受委屈,龍斌果斷辭去了樂山的高薪工作,奔赴成都投靠陳靜,兩人在成都東郊安了家,龍斌還成立了一間名為“肯派”的小型服裝設計工作室,并逐漸以自己的愛與耐心贏得了岳父岳母的接納。
然而生活并沒有從此展現出靜好的一面。2001年,兩人迎來了第一個孩子文文。文文一出生就被診斷為重度腦癱,這個消息幾乎擊垮了陳靜和龍斌。在此之前,他們是一對不食人間煙火的愛侶,工作之余只同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相伴,每天沉浸在藝術與浪漫之中,但生活卻給了他們沉重的一擊。
因愛使然,陳靜和龍斌在痛苦中還是決定接受現實。他們從零開始學著照顧文文,給她洗澡、喂奶、擦身、做按摩,把所有的耐心和愛心都毫無保留地輸送給了文文。很長一段時間里,沒怎么做過家務的陳靜都蓬頭垢面,再沒有嘗過一覺到天明的滋味,龍斌也整日胡子拉碴,頭發(fā)亂得像鳥窩,一聽見女兒的哭聲就像猴子一樣躥起來沖奶換尿布。大學時代的老友來訪,看到他們的樣子心酸落淚道:“還記得那時你們一個長發(fā)飄飄,一個清瘦儒雅,渾身上下都是文藝味兒,可現在這樣狼狽……”
“狼狽是狼狽了點,但我們還是一對文藝爹娘嘛……”龍斌笑著打趣道。因為太辛苦,他瘦了一整圈,面頰深深陷下去,看上去非常疲憊,但笑起來依然溫暖。
因為要照顧患病的女兒,陳靜不能再外出工作,于是二人一合計,干脆將自己的家改為了民宿,這樣便可以一面打理生意一面照顧孩子。就這樣,“肯派”工作室又開啟了民宿生意,陳靜和龍斌的生活也變得更加忙碌。
生活里的殘缺,擋不住對美的向往
有時候,苦難是藝術家的天然養(yǎng)料,夫妻倆一面照顧著文文,一面將民宿打理得有聲有色。經過他們的精心設計,整棟民宿充滿著藝術感:濃蔭遮蔽的羊腸小道,古色古香的花園,柵欄式的小木門,以及民國風味的閣樓和滿屋子充滿光陰氣息的老物件,肯派的每一個角落里都能發(fā)現驚喜。
文文9歲的時候,陳靜再次懷孕了。夫婦二人都暗暗祈禱老天賜給自己一個健康的寶寶。但醫(yī)院的檢查結果卻顯示:她腹中的孩子同長女文文一樣,也是先天性腦癱兒。這個消息宛如晴天霹靂,讓這對夫妻再一次陷入了巨大的痛苦。
“現在還有機會,你們可以選擇留或者不留。”醫(yī)生這樣說。
“不管怎么樣,這是我們的孩子,作為父母,我們怎么忍心辜負這條小生命,連來到這個世界的機會都不給她?大不了再傾盡全力去愛一次,就像愛文文那樣?!边@對內心柔軟的夫妻,最終選擇了留下腹中的孩子。
幾個月后,小女兒陶陶也出生了。奇跡并沒有出現,但夫妻倆卻平靜了下來。這是上天的饋贈,不管孩子是什么樣的,老天并沒有剝奪他們愛孩子的權利。他們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孩子,傾盡全力去愛孩子,一如當年愛文文那樣。
“雖然孩子們在行為上存在某些障礙,但她們依然感受得到父母的愛,也逐漸學會了分享愛。每次累到極點的時候,一聽到她們銀鈴般的笑聲,就會覺得特別幸福,特別滿足。”做母親帶給陳靜的幸福感,與其他的母親沒有差別。
因為病患的原因,孩子們不能走路,甚至連坐都坐不穩(wěn)。但陳靜夫婦每天都將她們收拾得干干凈凈,然后打扮得漂漂亮亮,龍哥還設計了許多美麗的親子裝,其中包括民國風的衫裙,一家人穿得極具格調,然后開開心心地享受下午茶。“孩子們行動不便,但這不妨礙她們感受美、追求美,接受美的熏陶。”夫妻倆就這樣不動聲色地將美植入了孩子們的生活,看似輕描淡寫不留痕跡,但每一個細節(jié)的背后都是兩人在咬住牙默默堅持。
因為有一對愛生活、愛藝術的父母,文文和陶陶在耳濡目染之下也都擁有很好的藝術品味,二人經常幫助母親插花、搭配下午茶的果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文文還會坐在輪椅上幫助母親招呼客人,兩個女孩的性格都非常開朗,總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跟來往的客人打成一片,肯派民宿中也彌漫著一篇祥和快樂的氣息。
陳靜和龍斌在文文出生那年在院子里植下了一棵櫻桃樹,如今已亭亭如蓋,每年三四月櫻桃花盛開,烘托出一片淡粉色的夢境,花凋謝后,整棵樹便掛滿了晶瑩剔透的櫻桃果,客人們也開始魚貫而來,靜姐一家就會插花煮茶,烤好蛋糕曲奇,并根據節(jié)令擺上果盤,張羅著和訪客、朋友們一起圍著櫻桃樹坐下,大家一起談天說地,看書畫畫,這是文文和陶陶最快樂的時刻,也是客人們最向往的時光,他們都說:“雖然靜姐家中有兩個特別的孩子,可是你在那兒找不到一點悲傷的氣氛,有的只是輕松和愉悅?!?/p>
愿你永遠記得,我們曾擁有閃亮的日子
陳靜不僅喜歡畫畫,還是一名“金絲楠木收藏家”。上世紀90年代,她看到許多外國商人在收集中國的老楠木家具,但他們的收集是“殺雞取卵”式的:先把家具敲碎,然后取走其中的虎皮楠。他們認為虎皮楠最珍貴,可以用于制作勞斯萊斯汽車內的木紋飾板。
“那么美的家具,那么久遠的文化,一下子就被敲碎了,我看了覺得特別心痛。”從那時起,陳靜也開始收集楠木家具,成為了一名“文物保護者”。她收藏過清中期的香案和儲物箱、晚清的長椅和梳妝臺,還有民國時代的西餐桌,有些家具到手時是殘件,陳靜就和龍哥動手整修,使其重新煥發(fā)生機。雖然照顧兩個女兒要花費很多精力,但兩人也沒有中斷這個愛好,二十幾年過去了,兩人已經收藏了上千件金絲楠木家具,除此之外,他們還收集了許多老物件,比如二戰(zhàn)時期的馬鞍、絕版的老相機,這些家具和物品都被擺放在了自家民宿里,供客人觀賞使用。許多客人一走進肯派民宿,就被古色古香的氛圍打動了:“特別美,特別有味道,而且房間里彌漫著金絲楠木特有的沉香氣息,沁人心脾。更重要的是,每件物品背后都有長長的故事,靜姐總能講個不停。”
除了收集來的老古董,龍斌還將工作室打造成了復古雜貨鋪,里面有他親手設計的各種小物,每一樣都別具匠心。而家中的院子也是兩人共同的作品,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二人共同栽種的,長椅和籬笆里也凝聚著他們點滴心血。在兩夫妻的努力下,當年的小工作室也逐日發(fā)展壯大為了一家從事真皮服飾制造的工廠?!拔覀兓嗽S多年,才把生活‘養(yǎng)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你看到我們現在這么幸福恩愛,但你不知道我們曾經跨過了多少磨難,熬過了多少個流淚與迷茫的夜晚,現在的一切,都是當年從命運手中硬奪來的?!标愳o如是說。
很多個夜晚,陳靜一家會和客人們一起圍坐在客廳里,然后龍斌會彈起吉他,大家開始唱歌,他們愛唱《光陰的故事》或者《同桌的你》,一邊唱一邊回憶曾經的青春和愛情。而夫妻倆最喜歡的是羅大佑的那首《閃亮的日子》,尤其是那句:我輕輕地唱,你慢慢地和,愿你永遠記得,我們曾擁有閃亮的日子……
一路走來,險阻重重。在時光的雕刻下,陳靜的身材早已變形,龍斌的面容也逐日蒼老,但這一切并未消磨掉他們彼此之間的愛意,也未能消減他們對生活的熱愛。相反,他們真切感受到:“苦難教會了我們愛。生命中最不能丟失的,就是對生活的熱情和愛。生活里的意外就是為了教會我們努力相愛,享受生活?!?/p>
而他們也用行動告訴世人:閃亮的日子,從來不會因為苦難消失,它們只會變得更加珍貴,璀璨動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