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清遠市清城區(qū)源潭鎮(zhèn)金星小學 梁智慧
近幾年來,小學英語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信息化和多元化的社會使人們更加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缎W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反思本校的英語教學,依然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學生沒有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學生開口難、難開口,隨著年級的增高,聽說能力沒有明顯的進步和發(fā)展,結果出現了許多“啞巴英語”的學生,這有悖于素質教育的精神,勢必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以后繼續(xù)學習英語帶來不利因素。在一些偏遠地區(qū)的學校的英語教學水平相對落后,特別是英語聽說教學與發(fā)達地區(qū)的教學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為了了解我校小學英語聽說課的開設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確定下一步的工作中心,為進一步開展聽說教學工作指明方向,我進行了將近兩年半年的學科調研,收獲頗豐,現將成果匯報如下:
本校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
1.學校開設英語聽說課的情況
2.課時安排及班容量
3.教師專業(yè)水平
4.教學設備。
聽課、問卷,考試試卷測驗分析。
1.農村教師教學素質偏低
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來源雜亂,第一學歷合格率低;年齡結構上,又大多趨向兩端,即老教師和年輕教師,還普遍存在轉崗現象,這些都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最佳發(fā)揮。2.教師的工作負擔重
在我們農村中小學中,多數教師依然是用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這種原始落后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
3.口頭的素質教育,實質的應試教育
學生要考得高分,老師更要教得出色,雙方壓力非常大?,F行的素質教育只限于口頭上喊喊,而實際行動仍是應試教育
4.教育經費短缺,教育設施相對落后
國家投入到教育事業(yè)的經費,大部分還是用于城市重點學校的發(fā)展上,農村學校的教育經費很是不足。雖然學校配置上了電腦和多媒體設備,每所學校有一到兩個多媒體教室卻因無法滿足教師準備課件所需的資金而使那些電腦基本閑置。
5.農村孩子比較膽小,羞于說英語
農村小學的學生從小受特定環(huán)境與家庭教育的影響,往往做事比較拘謹、不善言談,害怕說錯被老師批評,所以羞于說英語。
6.教師的教法問題
有些教師沒有抓住新的教學理念,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法和模式,上課照本宣科,教法陳舊,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7.乏學英語的環(huán)境氛圍
農村沒有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環(huán)境,農村小學學生幾乎都是在英語課上才接觸英語。人們對英語的認識程度也不夠,感覺學習英語沒有什么用處,所以家里人也反對學習英語。
1.合理安排教學
根據“課時少,間隔時間長”的現象,我們必須做到遵循記憶規(guī)律,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做到短課時、高頻率,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學活動。同時要提高小學英語課程的地位,控制好小學英語課堂人數(30-40人/班)。
2.完善師資培訓
我市農村小學英語師資力量薄弱。英語培訓必須完善師資培訓制度,以有效解決專業(yè)英語教師斷層的局面。英語教研室應多組織小學英語教師教學研討會、交流會、優(yōu)質課的觀摩活動、組織教師進行教研比拼等,從而不斷提高非專業(yè)英語教師的業(yè)務水平。
3.提供必備的教學設施。
國家應重視農村教育,由于農村經濟條件的普遍落后,農村學校的教學設備都很陳舊或落后,好多現在農村的小學迄今都沒有計算機課可上,因為農村沒有電腦,多媒體的運用在農村就更少了。政府應多為農村教學撥款,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教學設備。還可以鼓勵人們把用過的二手電腦或計算機等捐往農村地區(qū)。學生可以憑借現代信息設備學到更多的英語知識。
4.多鼓勵學生說英語,調動學生自覺性和主動性。
農村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應該具備耐心、細心,平易近人的特征。教師應以真誠和學生交朋友,讓學生盡量對教師沒有畏懼感。教師應多給予鼓勵,獎勵,讓小學生有信心,有膽量去回答教師的提問。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多和家長交流,促進教學的順利完成。若教師能利用現代教學資源給學生呈現相關主題的大量、難易適度而又有趣的材料,能使此種現狀大有改觀,可以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減輕學生的害羞和畏懼感。同時,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學習中經常幫助他們。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成功愿望,在課堂教學中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使每個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過程中,產生快感,這樣也調動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樹立起學好英語的信心和決心。讓他們成為“我要學習”的主體,不斷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也可以全面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5.營造情境氛圍,發(fā)展學生個性
學好一門語言,關鍵是要有一個氛圍,要學好英語,提高教學質量,僅僅靠課堂40分鐘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在課外堅持不懈的學習和練習,要多聽、多說,多讀、多寫。以聽、說、讀、寫為中心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和練習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在娛樂中獲益,有的學生想在課堂上有好的表現,課前勢必去積極準備,把生活引入課堂,再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延伸到生活,這樣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英語,鍛煉英語,突破口語屏障。我們還可以在教室多放些英語方面的書籍,報刊,形成英語角,從而營造一個學習英語的氛圍。另外還要求學生在每節(jié)課前進行簡短的口語對話,要求他們學會堅持用英語寫日記或周記,教師批改后,將寫得好的日記、周記刊出在黑板報或墻報上,這樣做學生既可以互相學習,又可以提高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是涉及社會,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等多方面的問題,它的提高需要以上所有環(huán)節(jié)共同努力,只要這些方面有改進的意識和決心,那么農村小學英語聽說能力提高一定會是一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
以上是我的調研結果及建議,希望我市農村小學英語聽說能力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