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新穎
實力派演員張國立可謂是影視圈的“常青樹”,不提各種耳熟能詳?shù)慕巧?,光是《鐵齒銅牙紀曉嵐》紀大人的形象就足夠深入人心,影迷們都親切的稱呼張國立為“紀大人”。最近,“紀大人”又火了,《演員的誕生》自開播以來,熱度居高不下,主持人兼推薦人張國立以睿智、和藹的引路人的角色,讓觀眾印象深刻。
從影40多年,張國立斬獲了不少大小獎項,也收獲了贊美和掌聲。除了在演藝道路上不斷鉆研,導演、制片人、投資人的多種天賦也被他發(fā)揮得游刃有余?!把荻鴥?yōu)則導”的路徑對張國立而言,顯然不夠寬 ,張國立早已把它拓展成了“演而優(yōu)則導則制則投”的“十八般武藝。”1955年出生的張國立今年已經62歲,人生路上,過了耳順之年,眼界閱歷自不必多說,身家也早已過億,成為影視圈中的“隱形富豪”。
北漂青年的進階之路
提到影視圈中的“北漂一族”,很多人的腦海中會首先浮現(xiàn)新生代中那些小生小花們的臉,其實作為前輩,張國立才算是影視圈“北漂青年”的鼻祖。他的北漂之路開始于1992年。在此之前,張國立的文藝發(fā)展之路有些不溫不火。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張國立就已經涉足文藝圈,他做過文工團報幕員,唱過樣板戲,拍過電影,跑過龍?zhí)祝m然沒有一夜成名,但是也為日后的影視發(fā)展奠定了基礎。1988年,在拍攝電視劇《死水微瀾》時,張國立和《紅樓夢》中王熙鳳的扮演者鄧婕相識相戀,并走入了婚姻的殿堂。雖然《紅樓夢》的火爆讓鄧婕聲名鵲起,但鄧婕不滿足于此,打算向藝術的更高層進發(fā),執(zhí)意前往北京發(fā)展。起初張國立有些猶豫,不過也很快遵從了鄧婕的選擇,二人開始了北漂。
現(xiàn)在再回憶起那段北漂歷程時,張國立仍然覺得不易?!氨逼?,生活艱辛,我和鄧婕兩人每天吃一頓一塊錢一包的方便面,就算解決了一天的伙食。沒有合適的角色,我會騎著一輛自行車四處找角色,每到一家影視單位,就停下來詢問是否需要演員。”張國立曾經接受采訪時表示。后來在無戲可演的日子里,張國立學起了導演,正當他打算徹底轉行做導演的時候,《宰相劉羅鍋》的劇組找到了他。隨后,張國立扮演了戲中乾隆一角,自此一炮而紅,名聲大噪。
從第一桶金到身家數(shù)億
2013年9月,華誼兄弟宣布以2.25億元收購張國立執(zhí)掌的浙江常升影視制作有限公司70%的股權。當日華誼股價跳空高開,最后大漲6.02%,隨后一個月內華誼股價上漲了六成,不斷創(chuàng)出當年的歷史新高。這也就意味著,張國立的身家已經過億,堪稱影視圈的“隱形富豪”。那么,鏖戰(zhàn)影視圈數(shù)載,張國立是怎么創(chuàng)造這樣的戰(zhàn)績的?賺錢方面,“老戲骨”又是如何運籌帷幄的?這一切還要從張國立初涉商場談起。
《宰相劉羅鍋》火了之后,張國立又先后扮演了幾次皇帝的角色,反響都特別好,被戲稱“皇帝專業(yè)戶”。張國立也因此發(fā)現(xiàn)了古裝劇的機會。1995年,張國立成立了“國立導演工作室”,是國內最早由演員成立的工作室,而那時演員下海做生意的屈指可數(shù)。隨后,張國立與“影視大鱷”鄧建國合作,先后制作了《康熙微服私訪記》系列電視劇,其中《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開播,為張國立帶來了第一桶金。這部劇張國立投資進入,并在后期介入銷售,張國立的影視投資道由越走越寬。
2005年,“國立導演工作室”升級為“國立常升影視公司”,張國立完成公司轉型。2008年,張國立把觸角伸向電影領域。他投資青年導演寧浩的《瘋狂的賽車》,以小成本的支出,收獲了億元的票房收入。后來口碑不錯的《建國大業(yè)》,也有10%的投資來源于張國立的公司。
“紀大人”在電影投資上比較謹慎。在他看來,電影投資有別于電視投資,很像是一場賭博。
膽大加心細,為張國立帶來了名利雙收,業(yè)內人士這樣評價張國立:他最早當導演,又當演員,后來做制片,再加上他很厚道、勤奮、精明,從事影視經營,是積累到一定資歷,可謂水到渠成。
近兩年,隨著影視發(fā)展的多樣化,綜藝節(jié)目日益火爆。對市場判斷精準的張國立也對投資風向做了些許調整,參與了綜藝節(jié)目的投資。在他看來,投資綜藝可以讓自己公司的收益不要太單一,何況綜藝這么火爆,當然不容錯過。
除了在影視投資上收益不錯,在房產上張國立也是有所斬獲。幾年前,張國立買下了紫玉山莊的別墅。紫玉山莊坐落于亞奧區(qū),是北京最熱的富人黃金區(qū),鬧中帶靜,有“人間仙境”之稱。據(jù)悉,豪宅在裝修上采取歐式風格,極具文化氣息,目前已漲價至少4倍。保守估計,該豪宅的總體價格已經過億。
堅持自己喜歡的 對得起工作
圈中的張國立是一個內向不善言辭的人,身上總帶著一種謙和與儒雅,他從來都沒有明星架子,是有口皆碑的好人緣。同時張國立也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早年在填寫愛好時,張國立這樣寫到:工作、在工作中尋找樂趣。他自認現(xiàn)在生活中的自己越來越無趣,不喜歡開玩笑,只有工作的場合需要,才會“幽默”。不管是微博還是微信,大多只是為了宣傳新戲而更新。他說:“如果我不工作,生活狀態(tài)比工作還慘。不工作的話,我不知道自己該干啥。拍戲能讓我快樂。”
演員、導演、制片人、投資人,身兼數(shù)職的張國立對市場有著更深的理解。作為演員和導演,他有自己喜歡的題材和作品,但同時作為投資人,張國立又很難不去迎合市場。多重身份下,難免會有取舍甚至妥協(xié)。張國立曾經在采訪時這樣表示:“作為一個投資人,我也希望能夠更多地去迎合市場,滿足更多電視臺的需求,但是有些題材到我手中,我發(fā)現(xiàn)不是這樣的東西,我還是要堅持把戲拍好為原則,因為我們要做一件事,并花了那么多時間,如果做出來的東西不是那么一回事兒,我還是覺得時間和錢有點浪費了?!?p>
生活中的張國立追求“小富即安”,在金錢方面,他固執(zhí)得有些老派,不愛用銀行卡,錢包里必須裝滿現(xiàn)金才踏實。對于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張國立這樣形容:舒服,自在。他說:“30年前拍戲時,從來沒有想過日后中國電影會發(fā)展成今天這個樣子,也沒有想過自己能成為一個帶著一幫兄弟拍戲的老板?!彼睦锏哪繕艘恢泵鞔_:對得起這份工作,又要做出有品質的作品,如果能賺到錢就更好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