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湄潭縣翠芽路湄潭縣特殊教育學校 楊路路
曉丹,今年22歲,一個靦腆內(nèi)向的乖乖女,畢業(yè)時已經(jīng)19歲,沒有再繼續(xù)讀初中。因縣里一家茶業(yè)公司是我們學校聾人職業(yè)教育的實踐基地,所以六年級學業(yè)完成以后學校就推薦她到了茶業(yè)公司包裝車間工作。在茶業(yè)公司工作期間,她經(jīng)常和老師、同學聯(lián)系,也常常到學校來玩,但在茶業(yè)公司工作了一年多后不顧家里的反對毅然和朋友去了廣州,斷了和家里、朋友的所有聯(lián)系。家里經(jīng)過多方打聽終于在廣州一家發(fā)廊里找到她并強制將她帶回,回家后一兩個月時間又悄悄離家出走,最近找到她是遵義派出所警員打電話讓家里到派出所接回來的。至于進派出所的原因是在遵義高鐵站打著獻愛心的名義向過往旅客售賣手鏈。前不久,曉丹媽媽打電話給我說了曉丹最近一年的情況,因為家里人不會手語,希望我和她好好溝通,讓她別再去做所謂的獻愛心賣手鏈的事情。我見到她時已經(jīng)是她回家一個星期后,看到我時還是像以前一樣先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后各種問好,我根本無法想象她是她爸爸媽媽口中那個在廣州地鐵站倒地不起、不愿回家的女孩。
因為之前做了準備,和曉丹交流時,問了她一些她售賣手鏈的情況。她告訴我一個手鏈十元到二十元,一個月她售賣手鏈能有三千元到四千元的收入,比做其他工作工資要高,她表示還想去賣手鏈。在問到她和家里的情況時,她表現(xiàn)得非常激動,她說不想呆在家里,不愿意談朋友,不想結婚。介于這種情況,我告訴她會和她爸爸媽媽好好談談,情緒穩(wěn)定了后我請了我們學校的聾人老師嬌嬌老師和她交談,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是獻愛心,作為子女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父母。然后我再出來找她爸爸媽媽交流,她媽媽說她賣一天手鏈的收入大約在七百元到一千五百元之間,賣的錢給和她一起住的那個健聽的女孩。他們認為給她找的對象條件好,有車有房,有什么不愿意的。在和她爸爸媽媽交談了半個多小時后,他們說不再逼她結婚了,只要她好好的在家里,嬌嬌老師和曉丹的談話也結束了,曉丹告訴我,只要爸爸媽媽不逼她結婚,她可以在家里,不再去賣手鏈。這一次的交流結束了,晚上她媽媽給我打電話說效果比較好,沒有再像前幾天那樣不理人了,還搶著幫她洗衣服,炒菜。至于能夠保持這種情況多久,還有待觀察。但是好景不長,一個星期后又回到了之前的狀態(tài),不再和家人交流,經(jīng)常發(fā)脾氣,我和嬌嬌老師趁著星期天又去了她家里,和她再次溝通。
以前我們也不乏看到或聽到關于聾人從學校畢業(yè)以后被人利用的事情,我自己在客車站也遇到過聾人拿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所謂的捐錢獻愛心幫助聾人的事情,但當我用手語和他交流時,他看了我兩眼馬上就離開了。這種情況應該被社會重視,因為那些聾人是否是真的聾人,即使是聾人,那他是否被人利用或控制,這些問題都有待商榷。如何能夠讓聾人更好地適應社會,辨別是非對錯,不輕易的被人利用,從和曉丹的交流中,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很多家庭都存在家庭教育的誤區(qū),對孩子不喜歡甚至歧視,認為孩子“反正已經(jīng)殘疾”了,有飯吃、有衣穿就行了,不會對孩子寄于期望,也就談不上教育了。也有認為對不起孩子,為了彌補心中的內(nèi)疚,就盡量滿足孩子的愿望,凡事聽之認之,不加約束。很多家長因為家里不止一個孩子,對聾童孩子不夠重視,偏愛家里正常的孩子。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不當或根本就缺少家庭教育而嚴重影響聾人的心理健康。
作為家長,要關心聾人孩子的成長,學習手語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像對待正常孩子一樣對待他們,教育家里的健聽孩子以平常心對待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在家里他不是特殊的,不是被優(yōu)待也不是被歧視,給他一個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在他們慢慢長大成人后,要知道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愿不愿意結婚,或者愿不愿意和健聽人結婚,要聽取他們的意見,讓他們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學校教育必須結合聾人的身心特點和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策略,有針對性地加強聾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道德認識,形成道德觀。聾人認知規(guī)律是從具體形象過渡到概括抽象的過程,教師要根據(jù)聾人認知的主要特點向他們傳授道德知識。不斷提高聾人的道德知識水平,加強他們對道德知識的理解、應用能力與辨別是非的能力。培養(yǎng)道德情感。在培養(yǎng)聾人道德知識和堅定信念的過程中,還應注意將已形成的道德信念與聾人的情感體驗相聯(lián)系,逐漸加強他們的道德感。利用聾人情感大多外向這個特征,作為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聾人道德感的有利條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對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中,首先要求學生記住具體規(guī)則的同時,還應該讓聾人進一步認識并理解在不同情況下采取不同的行為方式的理由。其次要針對聾人的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老師可以利用聾人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欲這種心理特點來激發(fā)他們產(chǎn)生良好道德行為的動機,讓他們從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這種良好行為的表現(xiàn)欲望,這時加上老師的正面表揚或鼓勵,在大大的滿足他們表現(xiàn)欲同時將良好行為予以固定。一定要讓孩子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汲取更多的知識,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
聾人的成長需要社會的關心和支持,特別是在國家層面上,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來支持聾人就業(yè),雖然現(xiàn)在也有政策,但更多是被商家利用殘疾人就業(yè)來避免交稅。很多聾人開始會在企業(yè)公司很好地工作,慢慢地多數(shù)會跳槽就是因為收入太低,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大這方面的管理。同時加大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聾人,知道他們除了聽什么都會。
去派出所做過手語翻譯的老師都知道,派出所工作人員很害怕抓到犯罪的聾人,無法交流是一個原因,還有就是法律的不完善。就曉丹的例子來說,曉丹跟她媽媽說她賣手鏈不犯法,但是我們都知道她背后還有人在利用她,卻沒有辦法將她后面的人繩之以法。
為聾人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好地生活,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也還有很多現(xiàn)在還沒發(fā)現(xiàn)或還沒出現(xiàn)的問題,需要我們慢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