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qū)玉河鎮(zhèn)玉河博愛學校 田孝永
在我所教的班集體中,有一多半學生的父母常年在外,這些留守兒童大多數(shù)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婆外爺看護,祖輩們大多年老體衰,且文化程度比較低,對孩子學習方面的輔導少之又少,甚至有些留守兒童都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問題。語文是最富情感化與人文化的科目,它可以將人性中最美好的愛和生命意識以及生命價值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因此我們教師可以通過語文科目本身具有的特性來熏陶留守兒童的情感,促使留守兒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精挑細選出來的文章,都表達了濃厚的情感。我們教師可以通過引導留守兒童深刻感知課文,來影響留守兒童的心理感知,并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教學《懷念母親》,這一篇課文是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所寫,課文以回憶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的思念之情,對親生母親的悔恨,對祖國母親的眷戀。母愛對留守兒童來說既熟悉又陌生,他們渴望母愛,但是他們又享受不到充分的母愛,他們對母親有想念,有陌生,有不理解,有各種復雜的情感。甚至有的學生都不明白母親為什么要離開自己,去那么遙遠的地方。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們教師首先要促使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來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如課文中描寫的“好幾天以前,房東太太就對我說,她的兒子今天回家,從學?;貋?,她高興得不得了……但她的兒子一直沒有回來……我現(xiàn)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這是作者看到的一個母親期盼兒子回家的情景,千千萬萬的母親都是一樣的,都抑制不住地期盼在外求學或者工作的子女回家。我們教師在教學這篇課文使,要促使學生明白:留守兒童的父母也希望他們能夠經(jīng)常陪在子女身邊,但是為了給子女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物質(zhì)條件,為了實現(xiàn)他們自身的人生價值,他們在外拼搏,在外不辭辛苦地奮斗。愛的方式有很多種,陪伴是一種愛,留守兒童的父母也在以獨特的方式愛著他們的子女,無論他們的子女是否感知到,父母的愛始終都未曾遠離他們。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明明白白的告訴學生,他們的父母愛他們,他們的父母很愛他們。而且我們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他們心中對母愛的理解,談一談他們感知到的母愛,這樣也能促使學生在心理上對母愛有全新的理解。
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描述了資本主義社會下,一個小女孩的悲慘命運,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我們教師可以結(jié)合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培養(yǎng)學生的同理心,促使他們明白,假如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小女孩將不再寒冷、不再饑餓、不再孤獨、不再痛苦。
留守兒童在學習與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與困惑,有時候他們和祖輩無法溝通,又不能經(jīng)常與遠在他鄉(xiāng)的父母及時溝通,這些小的問題與困惑如果不能及時排解,就會造成更大的問題。而有的時候?qū)W生又不好意思當面向老師尋求幫助,因此我們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將心中的所感所想,所思所惑全部以記日記的形式寫下來,一方面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我們更多的了解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而且在學生記日記的過程中,我們教師要認真仔細的閱讀,要用真情實意去解決他們的思想負擔,長此以往,學生們不會再把記日記當成一項任務,而是與教師心與心溝通的橋梁。我們班有一名學生,他的父母離異,他的父親常年在外打工,他印象中的母親非常模糊,有一次他在日記中寫到:過年了,同學某某的父母都回來了,給他帶回好多好東西,我恨我的母親,恨他狠心拋棄我??吹綄W生寫出這樣的文字,我既驚訝又心痛,我能理解學生心理上的無助,他之所以恨他的母親是因為他渴望得到母愛,而他又得不到母愛。因此在該日記的下方,我寫到:大人們的事情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也許你的母親有不得以的苦衷呢?也許你的母親心理上也正在備受煎熬,希望與你見面又害怕與你見面。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我們都應當學會原諒,原諒母親,也原諒自己,通過學習把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理夢想更進一步,來保護我們想保護的人。而且我還多次家訪,力所能及的幫助這名學生,促使他感受到社會中的溫暖。
綜上所述,我們教師應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guān)愛。對于長期生活在缺乏父母關(guān)愛環(huán)境下的留守兒童而言,愛是教育的基石,愛是教育的前提,愛是點燃智慧之火的火源。我們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傾注更多的耐心、鼓勵和幫助,鼓勵他們?nèi)谌氚嗉w,減少他們心理上的偏見,使其保持活潑開朗的性格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