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作文是高考語文卷的重頭戲,作文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考生的高考分數(shù),可以說怎么抓都不為過。高三來了,師生怎樣提升我們的作文水平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多年的閱讀實踐證明:積累試卷文本是提升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因為高三的“主旋律”是做試卷、講試卷,積累試卷文本可以一箭雙雕:既提高解題能力,又積累作文素材,借鑒寫作技法,從而快速提高作文水平。下面結(jié)合《江蘇高考模擬試卷匯編優(yōu)化38+2套》,談談具體做法。
一、積累素材,充實素材庫
1.積累人物素材,開展系列閱讀,提升素材品味
(1)積累折射著人性光芒的手藝人
從試卷中收集陳忠實的《李十三》、馮驥才的《鼓一張》、霍達的《玉殤》、汪曾祺的《陶虎臣》等小說文本,旨在展現(xiàn)手藝人的生活狀態(tài)和優(yōu)秀品質(zhì)。系列閱讀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明確小說素材的積累方向:了解經(jīng)歷,挖掘品質(zhì),思考社會。此時提醒擅長記敘文的學生去關(guān)注一類人,觀察一類人,研究一類人,塑造活生生的“這一個”。
(2)積累散發(fā)著文化氣息的畫家
《塞尚》是人物評傳。而人物評傳是傳記的一種類型,它是全面介紹和評論人物思想,生活和貢獻的文章,所寫的對象大多是在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人物。評傳一般寫得比較詳細,“傳”側(cè)重記述傳主的思想軌跡、人生歷程;“評”則在于評論傳主的人品高下,成敗得失,評的原則是不溢美,不隱惡,客觀公正。因此,可以積累大量的高端素材。
2.閱讀作家作品系列,拓寬閱讀視野
文本中不常見的作者亦可以積累,可以在作文中營造新鮮感。
講解《文藝作品要超越“戾氣”》時,我就百度了一下作者張頤武,并將資料給學生進行展示。課后就有學生購買了他的作品,并在寫作中進行應用。
還有《旅游三香》的作者流沙河,《真實和美》的作者施蟄存,《蘇軾意義》的作者李澤厚都可以進行系列閱讀。
3.積累優(yōu)秀句段
只有你心中儲存了大量范文佳句之后,你才能在運用時得心應手。所以常見的摘抄積累不可或缺。試卷文本可以讓學生積累大量新鮮而優(yōu)秀的名段,這對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有直接的作用。
二、借鑒寫法,提升技巧
1.論述類文本與議論文寫作借鑒
(1)借鑒結(jié)構(gòu)思路
下面以《文藝作品要超越“戾氣”》為例。
第一步:讓學生勾畫關(guān)鍵詞句,理清結(jié)構(gòu)。小組代表展示,教師明確。
第二步:結(jié)構(gòu)借鑒并仿寫(給個話題,列一個提綱)。
第三步:展示仿寫成果。對于優(yōu)秀者進行表揚。一段時間后學生結(jié)構(gòu)上便可過關(guān)了。
(2)借鑒論證方法
比如我們向《旅游三香》借鑒舉例論證,向《塞尚》借鑒引用論證,向《演戲要帶“三分生”》學習對比論證。這樣就能很好地解決了議論文論證方法的問題,讓論證有理有據(jù),分析到位。一段時間下來,學生在論據(jù)的使用和分析上就會大有進展。
2.小說閱讀與記敘文寫作借鑒
小說中有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huán)境,因而是學生學習寫作記敘文的很好典范。我們要努力挖掘小說的內(nèi)涵,學習小說中的創(chuàng)作技巧,靈活地運用到我們的寫作中去。因此在教學試卷上的小說文本時,我注重從這些角度引導。下面以構(gòu)思和細節(jié)為例。
(1)借鑒構(gòu)思
蕭紅的《花狗》中的對比手法,馮驥才在《鼓一張》中的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首尾呼應的嚴謹結(jié)構(gòu)、余韻無窮的結(jié)尾,汪曾祺在《陶虎臣》中的精心剪裁、詳略安排,以及沈從文在《會明》中“插軍旗”的線索安排,我都引導學生認真揣摩,并激勵他們在習作中模仿。
(2)借鑒細節(jié)
動作是透視人物心理的多棱鏡,因而我們在寫作中要很好的運用這一手法。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人物的動作具有相應的特征,我們要仔細觀察、精心選擇、具體描寫,通過動作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我們可以學習《玉殤》《陶虎臣》中作者對主人公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等細節(jié)的描寫。引導學生細膩描繪人物、場景,力求在考場上用細節(jié)打動老師。
三、倡導學生打造半成品,在作文時加以運用
我們都知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優(yōu)秀的高考作文往往不是考場上靈光一閃、一揮而就的,而是平時精心孕育的。所以我們積累到好素材、借鑒了好技巧之后,還得動手打造半成品備用。
還拿《塞尚》為例。在引導學生對人物建檔之后,我鼓勵他們寫一個片段。寫好后,教師批閱,擇優(yōu)進行展示。
總而言之,積累精品素材,借鑒作文技法,打造半成品,積累試卷文本,是高三學生快速提升作文的重要信息途徑。
★作者通聯(lián):江蘇沭陽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