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孫敏
兒童有其生命的自然屬性,按照杜威的觀點,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就是要讓兒童順乎自然天性而又符合社會規(guī)范。為此,我園結合本園實際,提出了“順乎天性,守護童年”的辦園理念,并由此生發(fā)出建構“經歷教育”的文化主張。
“經歷教育”是一種注重生命體驗的教育,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和陳鶴琴“活教育”思想為指導,主張以大自然、大社會作為“活教材”,在生活中找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用豐富多彩的實踐載體,讓幼兒充實生命歷練,回歸童年本真。因此,“經歷教育”是回歸生活的教育,是重視生命體驗的教育,是突出幼兒自主建構的教育,是強調實踐開放的教育。我們的做法是:
一、創(chuàng)設“經歷教育”環(huán)境,引發(fā)幼兒體驗探究欲望
我園是2002年由市人防辦公室出資建造,當時考慮到平戰(zhàn)結合,上面建造幼兒園,下面是防空洞。因此,在打造“經歷教育”環(huán)境時,我們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合理利用地下防空工事,改建舞臺、各專用室,打造“小軍營”、“雪山”攀巖墻、真人CS等游戲場景,讓園所環(huán)境充分體現(xiàn)教育和游戲的功能。其次,更新了幼兒園大廳、走廊、樓道等公共區(qū)環(huán)境,重構戶外游戲、探究區(qū)域,體現(xiàn)自然、本真、野趣特征,創(chuàng)設標識化和互動性的物質環(huán)境,努力使幼兒園的每一塊墻面、每一處建筑都承載著“經歷教育”的文化氣息。
二、提供多樣化游戲項目,豐富幼兒生活經歷和經驗
創(chuàng)設各種生活化游戲區(qū)域,開辟“趣園”、農家樂、超市、醫(yī)院、美發(fā)室、美食街、交通崗、五彩手工坊、創(chuàng)意工廠、小軍營等游戲區(qū)域,努力讓園所區(qū)域成為社會生活的縮影。孩子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游戲,從而在游戲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為建構和實施“經歷教育”提供有益的經驗。
如:供幼兒游戲、探究的“趣園”是孩子們最愛去的地方。他們可以在“品趣園”里過一把廚師癮,品嘗和分享自己親手制作的美食;可以在“拾趣園”里做一回菜農,觀察植物生長的過程,靜靜等待一粒蘿卜籽變成大蘿卜,給菜地澆水、除草,發(fā)現(xiàn)菜地里的各種秘密;“樂趣園”里的羊媽媽帶著一對雙胞胎,孩子們經常跑過來給它們喂食,鵝媽媽還會下蛋,叫聲嘹亮,鴨子還會飛;“玩趣園”是孩子們涂鴉的樂園,輪胎山不僅可以玩,也可以涂鴉,既陶冶情操又鍛煉身體;“享趣園”是玩耍的樂土,這里有沙水區(qū)、三種功能的秋千、爬籠組合等一應俱全,常常讓孩子流連忘返。
三、利用各種資源,讓孩子在經歷中成長、獲得
1.走進軍營,帶領孩子到共建部隊、消防指揮中心,體驗軍人生活和進行國防教育
組織大班幼兒到共建部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遠足活動。當孩子們激動地登上了去部隊的車子,就像放飛的小鳥,一路上看著、說著、笑著。下車后,小朋友們看到解放軍叔叔就敬禮,他們在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對解放軍的崇敬之情。接著,孩子們參觀了連隊的內務設置,觀看了部隊訓練科目,疊被子、隊列演練、部隊先進的設備,一切都是那么新鮮、好奇,在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接受了一次感性的愛國主義教育,終生難忘。
組織中班的孩子到了市消防大隊,讓他們了解各種消防設備,消防員演示如何救火?發(fā)生火災后如何逃生?如何自救?如:身上著火了,躺在地上打滾馬上就能滅火;火災時馬上跑到窗口,讓消防員叔叔的云梯車救人;把門的縫隙用毛巾塞住擋住煙的侵入;用濕毛巾捂住嘴巴……孩子們在活動中不但了解了各種逃生方法,更在情感上得到了升華。
2.走進社區(qū),開展“環(huán)保志愿者”活動,到敬老院,開展為孤寡老人送溫暖活動
在帶領了孩子開展了這兩項活動后,要求教師以此為契機,鼓勵幼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尊敬長輩,從小學會關愛他人。
活動后,通過與家長的交談以及看到家長反饋來的記錄。我們很感動。家長這么反映:
孩子回家給爺爺奶奶捶背,輕輕地問:“奶奶,你的腰為什么是彎的?”“是干活多了累的?”
“那你腰疼嗎?”
“你給我捶背就不疼了。”
“那我以后經常幫你干活!以后經常給你捶背!”
奶奶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笑著看著自己的小孫子。
由此可見,從愛國到愛心就是這樣一點點一絲絲地滲入孩子幼小的心靈。孩子的童心需要百般呵護,只要在孩子心靈中播下愛的種子,一定會收到豐碩的果實。
3.開展親子主題活動,家園共同實施“經歷教育”
組織開展各種親子節(jié)日主題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經歷、一起體驗。
如“黑黑的飯濃濃的情”活動:“四月八來見綠秧,背著黑飯?zhí)ぬ锟?;春風吹開葫蘆蓋,隔田十畝撲鼻香”。這是江南許多地方流傳的一首山歌,唱的就是人們種田吃黑飯的事。黑糯米飯油光透亮,清香中蘊涵一股淡淡的草藥味,風味很是獨特,十分誘人,提起它總能勾起我們兒時的美好回憶。農歷四月初八“黑飯節(jié)”,開展《黑黑的飯,濃濃的情》主題親子節(jié)日體驗活動,讓家長與孩子共享融融的親子時光之時,感受濃濃的節(jié)日文化氛圍。讓優(yōu)良的節(jié)日傳統(tǒng)通過我們的“經歷教育”特色活動做到人人參與、家家受益、代代相傳。
又如“三八節(jié)親子果蔬樂”活動:我們摒棄了大家心目中默認的聯(lián)歡形式,讓家長和寶寶用別樣的形式來慶祝媽媽的節(jié)日。水果是幼兒極其喜歡的食物,各種各樣的水果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非常直觀的科學活動,家長可以讓孩子先看看每種水果的外觀、顏色、形狀,聞聞他們的香味,看看這些水果在活動中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同時在拼盤過程中,我們家長們可以動刀,讓孩子們來動手,引導孩子嘗試簡單的造型,配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是快樂的經歷著,因為他不再是一個旁觀者而無所事事,而是一個以參與者享受成功的喜悅。
總之,社會、生活是一個大課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我們將以《綱要》精神為指南,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帶幼兒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有目的地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資源,不斷豐富“經歷教育”的內涵和實踐載體,努力追求辦園特色,為幼兒生命健壯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