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民間文藝團體的文化價值

      2018-03-06 13:03朱波
      參花(上) 2017年3期
      關鍵詞:文化自覺大理州文化自信

      摘要:民間文藝適應大眾文化新環(huán)境的能力決定著其未來生存。近年來,大理州民間文藝團體發(fā)展很快,豐富的演出和活動滿足了人們精神文化需求,代表了一定層面的民間文藝發(fā)展現(xiàn)狀。文藝反映人性,民間文藝團體的文化價值不僅在于傳承本地傳統(tǒng)文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進民間文化自覺,促進民間文化自信,且具有較高民俗文化學研究價值。

      關鍵詞:民間文藝團體 文化自覺 文化自信 民俗文化學 大理州

      民間文藝團體是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表現(xiàn),是人們自發(fā)組織起來開展文化活動的組織。它的生存和發(fā)展反映了在當代社會經濟發(fā)展和繁榮的背景下群眾不斷變化的文化需求。民間文藝團體的表演者和觀眾均為鄉(xiāng)里鄉(xiāng)親,演出形式往往多樣化,演出內容大多不受各種演出場所的限制,演員、內容可以隨時進行調整。形式多樣的民間文藝團體開展的民族文化活動,具有極強的地域性和靈活性。民間文藝團體不但在宣傳當?shù)孛褡逦幕S富性和多樣性、擴大地方影響、增進各民族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增強民族凝聚力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更在塑造共同價值觀、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促進民俗文化學研究等方面有獨特價值。

      “十二五”期間,大理州文化事業(yè)發(fā)展趨勢較好,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也在逐步完善中。其間,還新建了諸如圖書館2個,文化館4個,村文化室653個,農民文化大院46個,州、縣、鄉(xiāng)、村文化活動廣場290個,文化惠民示范村19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州級支中心1個,縣級分中心5個,鄉(xiāng)鎮(zhèn)級農文網培學校110個(鄉(xiāng)鎮(zhèn)覆蓋率達100%)村級網點937個(村級覆蓋率達90%),農家書屋1139個,實現(xiàn)全州行政村全覆蓋。

      “十二五”期間,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多亮點,2014年更是啟動了州級四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州群藝館拆除重建工程、州“非遺”博物館新建和提升改造工程、州數(shù)字圖書館及少兒圖書館建設工程、州博物館提升改造建設工程。其間,州財政每年安排30萬元文化下鄉(xiāng)經費,文化惠民活動得以蓬勃開展。[1]其中,民間文藝團體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主要有洱源縣鄭家莊陽光文藝隊、劍川縣景風詩社、南澗縣跳菜隊、祥云縣鹿鳴洞經古樂演奏隊、彌渡縣密祉鎮(zhèn)詩詞楹聯(lián)學會、劍川縣甸南鎮(zhèn)白族古樂隊等。

      一、民間文藝團體發(fā)展有利于促進民間文化自覺

      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對文化有了解與認知,明白它來歷、形成的整個過程,它具有哪些特色以及它發(fā)展的趨向所在。文化自覺同時也是一個艱巨漫長的過程,根據(jù)其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決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觸的文化,取其精華,吸收融合。[2]

      (一)文化小廣場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養(yǎng)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在一些歷史文化悠久或文化氛圍濃厚的村子,許多農民完成農活后,喜歡在空閑時參加文藝演出活動,很多的公共場所逐漸成了村民們文藝演出和排練的場地。打歌、對調、吹拉彈唱等多種活動樣式,使村寨的公共場所逐漸變成了群眾文化廣場。

      每天飯后都是村民們忙碌之后最放松的時刻,跳一跳、樂一樂既能鍛煉身體,也能溝通感情,甚至能互相幫助。自從有了文化小廣場,蹲墻根、打麻將的少了,跳廣場舞、唱花燈的多了。潛移默化的文化熏染讓農民們的素質提高了,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文化小廣場不僅是農民的休閑娛樂場所,還是宣講組織理論、舉辦道德講堂、學習傳統(tǒng)文化、交流致富信息的重要文化場所。

      如洱源縣三營鎮(zhèn)共和村委會所在地鄭家莊村原本是一個民族成分眾多、經濟基礎滯后、宗教信仰各異的村莊,如今正以一種新的節(jié)奏發(fā)生著令人欣喜的變化。村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呈現(xiàn)出“平安巷道花滿路,小康人家喜盈門”的新景象。針對村內多民族雜居、各民族之間有不同宗教信仰、存在風俗習慣差異的實際情況,村委會發(fā)動群眾成立民族文藝隊,利用民族節(jié)日和農閑時節(jié)自編自演文藝節(jié)目。通過開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了解。

      活動結束后,陽光文藝隊的隊員們都會留下來把廣場及周圍的區(qū)域打掃干凈。而農忙季節(jié),隊員們就算無暇跳舞也要保證完成每晚的清掃工作。

      (二)文藝交流促進了民族認同

      黃惠焜教授在《祭壇就是文壇》一書中說道:“所謂民族文化,絕不僅僅是世人所理解的民風民俗、風土人情。它的外延十分廣闊,但最重要的是它的核心。這核心聯(lián)系著民族的深層次心態(tài)結構和認同意識,同時也結構著這深層次心態(tài)與意識?!盵3]

      鄭家莊雖然有7個民族,但團結和發(fā)展一直是他們的主旋律。善于經商的藏族同胞們帶領村里其他民族群眾走南闖北,使全村人都過上了小康生活。很好地詮釋了“漢族離不開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shù)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二、民間文藝團體發(fā)展有利于促進民間文化自信

      黨的“十八大”提出“三個自信”后,習總書記又在多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的命題,將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并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一)平衡著流行文化的沖擊

      當今世界,“軟實力”成為一個高頻詞,意為“具有象征意義的流行文化資源”,硬實力發(fā)揮著威懾、勸誡功能,軟實力起誘惑、說服作用。大眾文化的生產與傳播逐步趨于數(shù)字化、全球化,全面參與著全球文化的構造及社會的變遷,清晰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一幅圖景是:大眾文化建立了新的文化資本及其運作方式,不僅促進了文化生產與消費,開拓了廣闊的空間,而且極大地激發(fā)了大眾對當代文化的參與愿望與體驗熱情,大眾文化正不斷地改變著文化的生產與消費觀念。[4]

      如果一種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變得毫無用武之地,同時還被其他外來文化的文化屬性所侵蝕,久而久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就會淡出歷史的視線,這就是傳統(tǒng)文化、民族文化面臨的變遷趨勢。由于當今文化全球化的活動范圍、速度和密度是史無前例的,外來文化不再受到時間、空間的阻礙以及高關稅等壁壘的阻隔,如果說硬實力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軟實力實際就是建立在價值觀基礎上的。[5]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文化自信很容易受到沖擊,而在大理州,民間文藝團體的發(fā)展明顯發(fā)揮著平衡流行文化沖擊的作用。

      如祥云縣鹿鳴洞經古樂演奏隊近年來進行的各種演出和比賽,發(fā)揮了極強的文化傳承作用和增強民族自信心的作用。

      (二)提高民族自豪感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要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對當代先進文化要有一種充滿依賴感的尊奉、堅守和虔誠,對外來有益文化有一種兼容并蓄的交流、吸收和改造,對未來文化發(fā)展要有一種放眼世界的自信、擔當和追求。[6]

      如南澗跳菜已在舞臺活躍25個春秋,不但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形成了產業(yè),還跳出了民族豪情,不但在各種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中頻頻獲獎,而且在2015年10月21日跳出國門,登臺英國王宮,國家領導人現(xiàn)場觀看,還在2016年亮相春晚,得到春晚節(jié)目導演組的稱贊。這是世代生活在無量山、哀牢山脈的23萬南澗人民的自豪和驕傲。

      三、民間文藝團體發(fā)展具有民俗文化學研究價值

      作為體制外的藝術存在,民間文藝形成于群眾集體生活,作者是群眾整體,既是“寫民間的文藝”,又是“民間寫的文藝”,如詩社的社刊《景風詩詞》共出版了25期,用詩詞歌賦宣傳了劍川的歷史沿革、民族經濟及“入境猶圖畫,花林錦繡堆”“南天瑰寶奇,古寺空中懸”的老君山、石寶山、滿賢林、劍湖等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和作為世界紀念性建筑遺產劍川沙溪鎮(zhèn)寺登街的古建工程。近年來,劍川縣景風詩社還結合文化立縣、旅游興縣的戰(zhàn)略目標,出版《景風詩詞選粹》《劍川古今詩詞楹聯(lián)選》《紀念趙藩詩文選集》《劍川“四·二”武裝起義六十周年頌》《劍川改革開放三十年頌》專輯;出版?zhèn)€人專集:趙豐的《趙豐晚年詩稿》《趙豐山花詩專集》,張文渤的《介庵楹句正續(xù)合抄選注》《黑夜的回憶》,王博民的《仰賢居詩文集》三卷,歐陽杰的《晚晴軒詩草》三卷,《晚晴軒雜文選》,楊慶祖的《也是集》,張潤忠的《勁松集》,張煜明的《張煜明詩詞選》,張超的《夢痕詩抄》,楊益鈞的《感慨劍湖》,楊運的《路》,陳伯龍的《綠竹吟》,李若梅的《翠園吟草》,吳贊堯的《一束詩聯(lián)》,熔知識性、藝術性、歷史性、資料性、趣味性為一爐。

      在現(xiàn)代社會中,民間文藝正面臨發(fā)掘與湮滅的兩難;如何既保護民間文學的髓質和原貌,又能使之發(fā)揚光大,將成為民間文藝和專業(yè)文藝工作者共同應對的一個話題。[7]通過對民間文藝文化內涵及功能的挖掘與解析,可以從“愛國主義理念的形成”“集體主義意識的塑造”“審美素質的培養(yǎng)”等角度,更好地闡述民俗文化在社會變遷中所產生的正面效應與潛在影響。

      參考文獻:

      [1]辛向東,黃皓.“十二五”期間大理州文化事業(yè)發(fā)展良好[N].大理日報,2016-03-22(A3).

      [2]費孝通.中華文化在新世紀面臨的挑戰(zhàn)[J].炎黃春秋,1993(03).

      [3]黃惠焜.祭壇就是文壇[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3:90.

      [4]孫英春.大眾文化:全球傳播的范式[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1-2.

      [5][加拿大]馬修·弗雷澤.軟實力:美國電影、流行樂、電視、快餐的全球統(tǒng)治[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2.

      [6]薛玉成.文化自信的概念與現(xiàn)實意義[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02).

      [7]李壽香,康東福.老驥伏櫪創(chuàng)詩社 文風吹拂花更艷[N].大理日報,2012-05-02(A3).

      (作者簡介:朱波,女,本科,云南省大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媒介與社會研究、民族文化傳播研究)(責任編輯 王曦)

      猜你喜歡
      文化自覺大理州文化自信
      大理州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管理策略與建議
      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問題思索
      淺析“文化自覺”對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推動大理州現(xiàn)代奶業(yè)跨越發(fā)展的對策建議
      大理州試驗推廣斑點金標免疫滲濾診斷技術
      大理州轉型升級做強核桃產業(yè)
      广汉市| 珲春市| 和林格尔县| 象山县| 志丹县| 方正县| 临高县| 鄂托克旗| 湘潭县| 教育| 龙游县| 崇左市| 湖州市| 德兴市| 兴仁县| 松原市| 齐河县| 桃源县| 定边县| 酉阳| 惠州市| 达孜县| 子长县| 镇坪县| 全州县| 岳池县| 新丰县| 乡城县| 泊头市| 青岛市| 全南县| 奎屯市| 乌拉特后旗| 瓦房店市| 普陀区| 青岛市| 高陵县| 香港| 泰兴市| 额济纳旗|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