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學寫一點詩歌

      2018-03-07 15:49熊芳芳
      語文世界(初中版) 2018年2期
      關(guān)鍵詞:意象詩歌

      熊芳芳

      2014年北京高考微寫作題目之一是“寫一段抒情文字(可寫詩歌)紀念自己的18歲”,2015年北京高考微寫作題目之一是“請以‘圓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紙鲎魑摹霸姼璩狻币讶怀蔀闅v史,如今,詩歌落落大方地登上了高考的舞臺。

      但為什么我們不鼓勵孩子們寫詩呢?

      為什么大作文要將“詩歌除外”呢?

      其實,詩歌永遠無法被“除外”,即使在被“除外”的時代,它也一直是精神在場的。詩歌的力量簡直無孔不入:詩化小說、詩化戲劇、詩化散文,還有詩化寓言。幾乎每一種文學體裁都已經(jīng)被詩歌滲透。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中國人不讀詩,不寫詩,怕是枉為中國人吧。

      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看來,無論什么人,讀一點詩想必是有些好處的。

      中學生讀詩歌的必要性,我想以一個真實的案例來跟同學們說說。

      廣州市2013年調(diào)研考試的作文題是這樣的: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人生在世,往往會經(jīng)歷種種的痛。

      有人說,痛了,就直接說出來,這是本能。

      又有人說,痛而不言,體現(xiàn)了人性的堅強。

      還有人說,痛而善言,這是一種人生智慧。

      上面的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jié)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定文體(詩歌除外)。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一個考生在開頭引用了泰戈爾的一句詩:“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報以歌?!保ā讹w鳥集》)然后,以“痛”與“歌”為話題核心進行寫作,表現(xiàn)了“要將世界加給我們的痛轉(zhuǎn)化為生命的贊美詩”的主題。作品的立意和構(gòu)思,一下子就跟其他作品決出了高下!我給她打了58分(滿分60分),雙評之后,這篇文章毫無懸念地成為了一篇遙遙領(lǐng)先的優(yōu)秀考場作文。

      以泰戈爾的詩句來開頭,以這樣的角度來切入,很精準,很漂亮,很聰慧,很靈巧。被世界要求回報以歌,固然多少有些無奈,但我們?nèi)裟芑貓笠愿?,就是一種非常美好、充滿智慧的人生態(tài)度。

      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就有過這樣的獨白:

      詩人啊,請告訴我們,你在做什么?

      ——我贊美。

      那些可怖而詭異的東西及其方式,

      你怎能忍耐,為它受苦呢?

      ——我贊美。

      那些匿名的、平庸的日子,

      你如何響應你的呼召呢?

      ——我贊美。

      這么多的形式,各有各的面具,

      你怎能說出真理的狀態(tài)呢?

      ——我贊美。

      你知道你沉靜如星子一般,

      狂熱如風暴一般嗎?

      ——因為我贊美。

      這首詩是他一時靈感迸發(fā),信手寫在他的朋友的一本書的扉頁上的。他的意思是什么呢?

      ——世界以它的可怖和詭異讓我受苦,我贊美;平庸無名的日子讓夢想擱淺,我贊美;世界向我們隱藏了它的真相,我贊美;我的情緒時而沉靜時而如同風暴,因為我心中充滿了對這個世界的愛,我贊美。我贊美一切看得清的和看不清的事物,我贊美一切好的或者壞的情緒……這就是一種“痛而善言”。

      一個人倘能讀一點詩,他思考問題的角度是會跟別人不一樣的,他眼里的世界的樣子也是會跟別人不一樣的。他會對這個世界始終保持一種純凈的心態(tài)和詩意的眼光,就像康·巴烏斯托夫斯基所說:“在童年時代和少年時代,世界對我們來說,和成年時代不同。在童年時代陽光更溫暖,草木更茂密,雨更滂霈,天更蒼蔚,而且每個人都有趣得要命……對生活,對我們周圍一切的詩意的理解,是童年時代給我們的最偉大的饋贈。如果一個人在悠長而嚴肅的歲月中,沒失去這個饋贈,那他就是詩人或是作家?!保ā督鹚N薇》)

      一個擁有詩心的人,自然也會擁有慧心。

      同時,一個美妙的詩句往往會帶給你一種啟發(fā),為你提供一種美妙的構(gòu)思。

      所以,永遠不要以為“詩歌除外”就意味著詩歌不必在場。

      相反,越是不在場的角色,越是真正的主宰者。

      真正具有決定性的權(quán)力的人,往往在幕后而不隨便拋頭露面。

      它是一種精神的在場,是靈魂的核心力量。

      所以,不要相信詩歌真的可以“除外”,恰恰就是這不在考查范圍之內(nèi)的素質(zhì)與底蘊,能夠決出高下。

      現(xiàn)實功利者目的明確,只為考試而學,只為考試而讀,只為考試而寫,結(jié)果,浮于模式技巧層面,缺乏深厚的閱讀背景和人文背景。

      真正熱愛文學的,必然廣泛涉獵,在文學中養(yǎng)成生命,養(yǎng)成文采與才情。

      陸游說:“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p>

      同樣,汝果欲學考場作文,功夫在考場作文以外。

      別人不肯學的,你學了,你就超越了別人。

      并且,不為考試而閱讀的學生,往往是真正能夠在考場上叱咤風云的人。

      因為他們沒有奴性,精神自由,視野寬廣,背景深厚,人格獨立。

      一個連人生都能夠駕馭的人,駕馭一篇考場作文,自然不在話下。

      并且,歷年的高考也并未真正讓“詩歌除外”,譬如2009年的山東卷有一道語言運用題:

      請仿照下面詩歌前兩節(jié)的格式,續(xù)寫第三、第四節(jié)。

      我是雪

      我被太陽翻譯成水

      我是水

      我把種子翻譯成植物

      這前兩節(jié)詩歌,就節(jié)選自當代詩人嚴力的《我是雪》。這樣的續(xù)寫,正是典型的詩歌創(chuàng)作。

      還有2012年四川卷的一道語言運用題:

      按照要求續(xù)寫句子。要求:①運用比喻修辭手法;②“回憶”與“希望”的內(nèi)容形成對比;③語意連貫。

      回憶和希望的關(guān)系,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說:回憶畢竟是遠了、暗了的暮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憶 ,希望 ;回憶 ,希望 。endprint

      答案示例:(回憶)畢竟是秋日的繽紛落葉,(希望)才是枝頭的盎然春意;(回憶)畢竟是揚塵遠去的背影,(希望)才是迎面而來的微笑。

      續(xù)寫部分的內(nèi)容,也就相當于詩歌創(chuàng)作。它需要用意象說話,而且語言要精練形象,在意境中寄寓哲理。

      更有意思的是,遼寧卷對這種詩歌類型的語言運用題情有獨鐘,從2008年至2013年,每年都有考查!

      所以,在《高考微作文》一書中我一再強調(diào):

      我再次鼓勵你讀一點詩,即使你不寫詩。至少它能幫助你把其他體裁的文章寫得更具美感和詩意。詩歌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它能讓可見的不再是現(xiàn)實,讓不可見的不再是夢境。詩歌是我們永恒的心靈故園。

      那么,詩歌到底有些什么特點,又要怎樣才能學會寫詩呢?我想,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談談:意象、哲理、情趣、節(jié)奏。

      1.意象

      開學第一單元講新詩,我告訴學生,詩詞都是用意象說話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跋蟆迸c“意”的完美結(jié)合,就是“意象”。譬如一棵樹站在那里,就是“象”;一旦“我”開口描述它,這棵樹的真相就被遮蔽,它不再純粹是一棵樹,它承載了人的“意”——“我”的感情和思想。好的詩詞忌諱直接抒情,它們用意象說話。并且,詩人在表現(xiàn)意象時常用比喻和移就的修辭手法將事物和語言陌生化,讀之含蓄雋永,耐人尋味。譬如我的學生葉瑞濠在課后寫的一首小詩:“一團烈焰/在枝上靜止地燃燒/紅/是它唯一的顏色?!保ā读窕ā罚┳髡邔W以致用,以比喻和移就的手法描繪枝頭鮮艷的花朵,化靜為動,意味無窮。

      中國古典詩詞的豐富意象不僅賦予了中國現(xiàn)代詩人以豐沛的靈感,而且讓西方的現(xiàn)代詩人受益良多。當龐德讀到曾來中國研究古典詩歌藝術(shù)的費諾羅沙的遺稿中的“漢字乃繪畫之速寫,一行中國詩就是一行速寫畫”“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意象(a image),一首詩就是一串意象(a sucession of image)”時,頓有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之感??梢哉f,龐德在發(fā)起意象主義詩歌運動時,就有從中國古典詩詞意象而獲得的靈感。龐德說過:“一生中能描述一個意象,要比寫出連篇累牘的作品好?!?/p>

      那么,現(xiàn)代詩歌是如何創(chuàng)造意象的呢?

      ①比喻與象征

      意象往往借助于比喻。如要構(gòu)成比喻,必須具備兩個成分:本體(即被比喻的事物)、喻體(即用來作比的事物或現(xiàn)象);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本體和喻體分屬性質(zhì)不同的兩種事物,二者之間有相似之處?,F(xiàn)代詩中的意象,通常用“暗喻”(或說“隱喻”)和“曲喻”的手法。所謂“暗喻”,是把喻體說成就是本體,暗示其相合的特性。黑格爾在談到“暗喻”時指出:“為著避免平凡,盡量在貌似不倫不類的事物之中找出相關(guān)聯(lián)的特征,從而把相隔最遠的東西,出人意外地結(jié)合在一起?!保▍⒖春诟駹枴睹缹W》第二卷)至于“曲喻”,就是奇想,奇特而又大膽到幾乎不近情理的聯(lián)想。如果處理得當,反倒可以出奇制勝。

      先看暗喻。

      寬容

      我是/越過/嚴冬/回到/北國的

      第一只/丹頂鶴

      灰暗的/山溝啊/請/原諒

      這潔白的/顏色

      我是/冒著/風雪/凜然/開放的

      第一支/蠟梅

      渾濁的/煤煙啊/請/寬容

      這濃郁的/香味

      “我是丹頂鶴”是視覺暗喻,其潔白的顏色跟“灰暗的山溝”形成對比;“我是蠟梅”是嗅覺暗喻,其清香跟“渾濁的煤煙”形成對比。

      再看曲喻。

      孵化

      夜色是蛋清

      我是蛋黃

      夢正孵化著我

      “夜色是蛋清”“我是蛋黃”,這樣的比喻就是一種奇想,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聯(lián)想。這是有形狀有色彩有溫度的意象,很形象很有生命感,蘊藏著一種動態(tài)的美,并且喻示了夜色與我的關(guān)系——夜色包圍著我,還有夢的力量:夢能讓生命蘇醒,讓靈魂突圍。

      再說說象征。當文字符號超出它的本義而獲得了擴展意義時,這符號就成為了象征體,引起人們的聯(lián)想。例如,艾青的詩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太陽”意象,通常象征著光明的新時代。詩歌中的“太陽”不是天文學的概念,它可以是天體太陽,又是光明,又是未來,又是心中的希望,又是新的時代……也可以是其他事物。

      意象的象征性,不是固定的、公式化的,而是多義性的、可變化的?,F(xiàn)代詩中的意象,其象征性往往是不確定的,它會隨著讀者的不同角度、不同背景而變化生成,從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解讀。例如艾青的《礁石》一詩中的“礁石”,就是一種象征性的意象。但它究竟象征著什么,很難作出明確的界定,沒必要也不可能像做數(shù)學題一樣得出“唯一”的正確答案來。意象的象征性是一種“可能性”,引發(fā)人們豐富的聯(lián)想,開拓出自由廣闊的想象空間。

      ②擬人與物化

      朱光潛說“美感經(jīng)驗就是形象的直覺”(朱光潛:《文藝心理學》,漓江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頁),現(xiàn)代詩中的意象來自詩人的直覺。直覺天然地有情感的參與。“擬人”的意象來自詩人的移情?!皵M人”,就是賦予客觀事物以人的感情、思想和動作行為。比如注視一朵花,我們覺得它在低語或者微笑,這是化“物”為“人”;同時我們也會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花,綻放笑顏,散發(fā)芬芳,這又是化“人”為“物”,即“物化”。

      張明昭

      一聲 冷艷的笑

      驚栗了寒冬

      這是有色彩有聲音的意象,詩人將梅在寒冬中令人驚艷的美赫然呈現(xiàn)出來——將梅的凜然綻放人格化,寫成是一聲冷艷的笑,驚栗了寒冬,運用了擬人和通感(下面講通感)的修辭手法。

      再看下面一首。

      奧 冬

      默默注視著我的成長

      猶如endprint

      注視地里的莊稼

      “地里的莊稼”這一意象,便是“物化”的手法。它傾注了父親樸實深厚的愛與殷勤熱切的期待?!拔锘钡氖址?,有時用比擬中的“擬物”來實現(xiàn),有時用比喻來實現(xiàn),此處是比喻。

      ③通感與反復

      通感又叫“移覺”,就是把屬于某種感覺領(lǐng)域的意象(語義)轉(zhuǎn)移到另一種感覺領(lǐng)域里,形成不同感覺(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之間的溝通交錯與挪移轉(zhuǎn)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用于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譬如前文提到的《梅》,梅的綻放本應是視覺感受的對象,詩人卻從聽覺感受寫出,這就是通感。例如:

      流星

      痖 弦

      提著琉璃宮燈的嬌妃們

      幽幽地涉過天河

      一個名叫慧的姑娘

      呀的一聲滑倒了

      流星本是沒有意識和情感的物體,詩人用了擬人手法將它想象成一個名叫慧的女子;流星劃過夜空本是視覺形象,詩人卻以聽覺的形象寫出“呀的一聲滑倒了”,很輕盈很雅致的意象,實在太富有想象力,實在太美妙了!

      再來看反復。詩歌中的反復,作用在于強化意象,渲染氣氛,推進層次,深化主題,促進抒情,增強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等等。

      三代

      臧克家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爺爺

      在土里埋葬

      這首小詩在復沓中將層次不斷地向前推進,意象不斷地疊加,使詩歌的內(nèi)涵變得厚重而豐富。短短21個字,便刻畫出了三代人乃至舊中國世世代代生活在土地上的農(nóng)民形象:三代人甚或無數(shù)代人,循環(huán)往復地講著同一個故事:“洗澡——流汗——埋葬”,折射出他們的生活和命運,也表現(xiàn)了一種“土地情結(jié)”。

      2.哲理

      好的詩歌除了需要用意象說話,還需要有哲理,有言外之“意”,耐人尋味,曲徑通幽??催@首詩:

      波蘭來客

      北島

      那時我們有夢,

      關(guān)于文學,關(guān)于愛情,

      關(guān)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這首詩,就充滿了言外之“意”。

      全詩共兩段,一段寫回憶,一段寫現(xiàn)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妙的就是“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它巧妙地銜接了回憶與現(xiàn)實,從浪漫的理想到無奈的現(xiàn)實,夢的破碎,也是人生的破碎。“深夜飲酒”,怕是長夜難眠吧;無酒可飲亦無人共話當年的不眠之夜,又不知還有幾許。這便是言外之“意”,是詩歌之“謎”,讓讀者去悟,去猜,被卷入其中,得到啟迪。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幸福就像那些星星。它們不能遍布整個夜空,它們之間有空隙?!保ㄌ└隊枴兑虌尅罚┬切切枰箍兆霰尘埃腋P枰纯嘧霰尘?,所以我們的人生不可能也不需要一直遍布光明。有空缺才可能有風景。星星遍布毫無空隙的夜空,已經(jīng)不能再稱為夜空,那是白天的天空,全然光明。沒有夜空的存在,星星也就被日光湮沒了。詩人用具體的意象表達了他在自然中發(fā)現(xiàn)的哲理。

      泰戈爾的《飛鳥集》,300余首清麗的無標題小詩,全都是用短小的語句道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大量作品是引領(lǐng)人們在自然界的事物中去發(fā)現(xiàn)哲理的。譬如:

      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嗡嗡地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夜秘密地把花開放了,卻讓白日去領(lǐng)受謝詞。

      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

      綠葉戀愛時開花?;ǘ涑绨輹r結(jié)實。

      不用滯留采花保存,只管往前走去,一路上百花自會盛開的。

      水里的游魚是沉默的,陸地上的獸類是喧鬧的,空中的飛鳥是歌唱著的。但是,人類卻兼有海里的沉默、地上的喧鬧與空中的音樂。

      靜靜地坐著吧,我的心,不要揚起你的塵土。讓世界自己尋路向你走來。

      鄭振鐸在譯完泰戈爾的《飛鳥集》之后,曾深情地稱它“包涵著深邃的大道理”,并形象地指出,泰戈爾的這部散文詩集“像山坡草地上一叢叢的野花,在早晨的太陽光下,紛紛地伸出頭來。隨你喜愛什么吧,那顏色和香味是多種多樣的”。鄭振鐸的這個句子,也像是在寫詩。

      3.情趣

      詩歌不僅要有意象,有哲理,還要有情趣——脫俗之趣。

      這情趣,要超脫凡俗,能讓讀者暫時“活在別處”??柧S諾在《備忘錄》的一開始就聲明他的創(chuàng)作就是減少人的沉重感,天體的沉重、城市的沉重、語言的沉重。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躲避沉重和困苦時,往往在文學藝術(shù)中憑借智慧的調(diào)節(jié)和靈魂的超越便能夠?qū)で蟮揭环N擺脫和超越,從而能夠至少暫時“活在別處”,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美麗新世界。人們內(nèi)心深處對于“輕逸”的追求,其實體現(xiàn)了人們精神世界中最為微妙的一種隱蔽激情。

      卡爾維諾強調(diào)的輕逸美學正是為了強調(diào)寫作思維的自由和對生活焦慮的消解,這是人類潛藏內(nèi)心的一種普遍的審美期待,正如武俠小說之所以被稱為“成人童話”,就是它滿足了成年人超越現(xiàn)實生活(哪怕只是暫時脫離冗雜沉重的塵世),活在一個理想的童話世界,享受輕松飄逸的人生、釋放生命激情的一種潛隱的欲望。

      所以,好的詩歌要有超脫凡俗之“趣”,能夠給讀者的情思插上飛翔的翅膀。就像下面的這首詩:

      我家小妹妹

      提著竹籃去打水

      媽媽說

      竹籃怎能打來水

      妹妹說

      可我明明

      打了滿滿一籃水

      一路上

      花兒要我喂

      草兒要我喂

      等我回到家

      沒了一籃水

      這是一篇學生習作,極富情趣,超脫凡俗的情懷,純凈而美好。用竹籃打水,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但恰恰是小女孩這樣的“不現(xiàn)實”,成全了世界的善與美。短短的文字,輕輕讀來,小女孩一臉的無辜與不解,甚至那種單純的無奈,無法對任何生命說“不”的柔軟與善良……歷歷在目,絲絲入心。endprint

      曾經(jīng)看到過一段話:“詩歌畢竟不能只用來說理,不能只作為格言警句。哲理詩是連接大地的樹,詩是樹葉間的鳥,時而鳴囀,時而振翼而飛,縱然哲理有深入的根須,對詩而言也只是掩映,如果只是在枝葉間啁啾,鳴聲未必不婉轉(zhuǎn),只是沒有飛翔的音韻?!边@段話所強調(diào)的,也就是詩歌的“情趣”。詩歌不只是用來說理的,它不同于格言警句。

      4.節(jié)奏

      現(xiàn)代詩不像古典詩詞那樣講究押韻和平仄,那么,現(xiàn)代詩在形式方面有沒有什么規(guī)律呢?它到底有沒有一種內(nèi)在的節(jié)奏?有的,詩歌的節(jié)奏一般有以下幾種:

      ①緩緩的流淌

      感覺

      [法]蘭 波

      藍色的夏夜,我踏上那些小徑,

      任麥芒扎過,漫步在細草甸上;

      心懷夢想的人啊,才能感覺腳底的清涼,

      任風兒輕撫我赤裸的額頭吧。

      我不再說話,不再思索:

      但無盡的愛從靈魂中升起,

      我將遠行,走得很遠,如同一個波希米亞人,

      穿過大自然,——幸福得如有一位女子同行。

      這首小詩如行云流水一般,緩緩向前流淌。一種最自然的節(jié)律,有如微風習習。

      ②層層的推進

      就像一幅畫,需要有近景遠景的層次,色彩也要有深淺的層次,一首好的小詩也是如此。層層渲染,意味才會豐富雋永。

      季候

      邵洵美

      初見你時你給我你的心,

      里面是一個春天的早晨。

      再見你時你給我你的話,

      說不出的是熾烈的火夏。

      三次見你你給我你的手,

      里面藏著個葉落的深秋。

      最后見你是我做的短夢,

      夢里有你還有一群冬風。

      這首小詩在復沓中將層次不斷地向前推進,使詩歌的內(nèi)涵變得厚重而豐富。

      ③突然的終止

      越南

      [波蘭]辛波斯卡

      婦人,你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

      你生于何時,來自何處?——我不知道。

      你為什么在地上挖洞?——我不知道。

      你在這里多久了?——我不知道。

      你為什么咬我手指——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我們不會害你嗎?——我不知道。

      你站在哪一方?——我不知道。

      戰(zhàn)爭正在進行著,你必須有所選擇——我不知道。

      你的村子還存在嗎?——我不知道。

      這些是你的孩子嗎?——是的。

      簡短的對話構(gòu)成全詩,在前面所有重復的回答“我不知道”之后,最后以關(guān)于孩子的回答“是的”突然終止全篇,沖擊力極強。對于一位母親來說,她可以什么都不用關(guān)心,她唯一關(guān)心的,是自己的孩子。

      突然終止的地方,正是作者要強調(diào)的地方。它成為末尾的畫面定格,永遠地烙印在讀者心中。詩人借助這位母親最樸素的心聲來喚起讀者強烈的人性共鳴,從而側(cè)面譴責了戰(zhàn)爭帶給普通人的傷害。

      ④意外的轉(zhuǎn)折

      曾經(jīng)讀過一首小詩:世上

      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錢,

      然而,

      最寶貴的東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意外的轉(zhuǎn)折,凸顯了主旨。很精辟。

      一代人

      顧 城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短短兩句詩,冠以一個博大的題目,揭示一個龐大的主題。這既是這一代人的自我闡釋,又是這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寫照。意外轉(zhuǎn)折讓整首詩境界頓生:黑暗想要籠罩世界,卻沒想到反而創(chuàng)造了它的對立物:黑色的眼睛;是黑色的眼睛看清了黑暗,從而覺醒,并努力去尋找光明。

      ⑤瞬間的脫軌

      詩是靈魂出竅的藝術(shù),所以詩歌中最閃光的部分,往往是“瞬間的脫軌”。詩歌中的“瞬間的脫軌”通常包括兩種:幻覺浮現(xiàn)、記憶閃回。

      陽光

      賴楊剛

      陽光像美麗的麻花辮

      纏著游子的身體

      石頭開花,一地純真的童年

      最后一句是“幻覺浮現(xiàn)”,是因?qū)枢l(xiāng)和童年極度眷戀而產(chǎn)生的美麗幻覺。這就是“瞬間的脫軌”,或曰“靈魂出竅”。

      歌或哭

      海 子

      我把包裹埋在果樹下

      我是在馬廄里歌唱

      是在歌唱

      木床上病中的親屬

      我只為你歌唱

      你坐在拖鞋上

      像一只白羊默念拖著尾巴的

      另一只白羊

      你說你孤獨

      就像很久以前

      火星照耀十三個州府

      你那樣孤獨

      你在夜里哭著

      像一只木頭一樣哭著

      像花色的土散著香氣

      “你說你孤獨/就像很久以前/火星照耀十三個州府”類似時空穿越的記憶閃回,將畫面拉回到古代。古代安徽所屬八府五州共十三個州府,海子以“十三個州府”替換自己的家鄉(xiāng)“安徽”,讓人感覺空間更寥廓,更空曠,更蒼茫,更有一種亙古滄桑的歷史感,于是,似乎這泱泱孤獨是從遠古綿亙而來。記憶閃回,也讓詩歌“瞬間脫軌”,營造了一種濃郁的滄桑感和時空感,使詩歌富有張力。

      ⑥對比的觀照

      請看我的學生尹一心的作品《冇》:

      有,少了中間的兩橫

      就成了冇

      少了那點內(nèi)在的東西

      或許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她對比了“有”和“冇”的字體結(jié)構(gòu),在對比的觀照下,她為我們解讀了“冇”(無):少了那點內(nèi)在的東西,或許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很有智慧的對比,十分獨特的角度。

      ⑦頂針和回環(huán)

      頂針和回環(huán)能造成一種首尾回環(huán)的妙趣,善于利用其環(huán)環(huán)相扣、往復強調(diào)的特征,能讓現(xiàn)代微詩歌獲得更好的表現(xiàn)力。譬如戴望舒的《煩憂》: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回環(huán)曲折,纏繞不絕,將揮之不去的情愁、一種尚未禪定的紛擾心緒,表達得淋漓盡致。喃喃自語,情狀畢肖。

      還有卞之琳的《斷章》,運用頂針,表達了一種奇妙的哲理感悟: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⑧鋪排與緊縮

      鋪排是鋪陳、排比的簡稱,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環(huán)境、氣氛和情緒。緊縮就是收束和歸結(jié)。

      請看洛夫的《邂逅》:

      巷口看到的背影是頗為春意的

      星期天是煙視媚行的

      麥當勞店是略帶狐騷味的

      黃昏是極其女性的

      一位頗為春意的煙視媚行而略帶狐騷味的

      黃昏中的女子

      在巷口拐一個彎

      便不見了

      第一節(jié)鋪排,第二節(jié)緊縮,在一首短小的詩中收放自如,一張一弛,讓塵俗小景有了禪境的意味和視覺的妙趣。

      前面提到辛波斯卡的《越南》,也兼有這種手法。前面的九個“我不知道”是鋪排,最后一個“是的”是緊縮。endprint

      猜你喜歡
      意象詩歌
      詩詞里的意象之美
      一場細雨,攜著意象而來
      意象、形神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詩歌是光
      詩歌島·八面來風
      詩歌論
      “玉人”意象蠡測
      《活著》的獨特意象解析
      詩歌過年
      滕州市| 长岛县| 资溪县| 磐石市| 二连浩特市| 甘泉县| 太保市| 于都县| 卫辉市| 安丘市| 锡林郭勒盟| 分宜县| 平远县| 金乡县| 拉孜县| 垦利县| 高陵县| 襄汾县| 米脂县| 饶阳县| 金华市| 防城港市| 康乐县| 通许县| 桓台县| 新疆| 密山市| 大邑县| 安泽县| 通许县| 太和县| 金坛市| 余江县| 乌拉特中旗| 泸州市| 湘潭县| 七台河市| 云霄县| 榆树市| 新源县|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