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峰
項羽名片
生卒: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
籍貫:下相(今江蘇宿遷)
號稱:西楚霸王
戰(zhàn)力:☆☆☆☆☆
謀略:☆☆
戰(zhàn)功:☆☆☆☆
經(jīng)典戰(zhàn)例:巨鹿之戰(zhàn)
最大成就:消滅秦軍主力,建立西楚政權
在會稽郡吳縣(今江蘇蘇州)與秦始皇的一次見面,深刻地影響了項羽的命運。
其實,所謂的見面,只是單方面而已。那時的秦始皇是整個大秦帝國絕對的主角,霸氣逼人,巨星光環(huán)籠罩;而在路邊圍觀的項羽,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路人甲而已,坐在豪華安車里的秦始皇,恐怕連眼角的余光都沒有給他一點。
但秦始皇要是知道項羽小聲嘀咕的那句話,恐怕會立刻跳下車,把這小子給收拾了——“彼可取而代也?!弊g過來是:“干掉他,我來做老大?!?/p>
他的叔叔項梁趕緊捂住了項羽的嘴巴:“別瞎說!這會給我們帶來滅族之禍的!”
雖然如此,但此后項梁卻不由得對侄兒刮目相看,沒想到,這個看起來不成器的小子野心倒蠻大的。
項梁是楚國貴族,一直沒放棄復國的夢想,十分注重對項羽的培養(yǎng)。只是項羽的表現(xiàn)實在令他失望,讀書、劍法和兵法都是半途而廢。不過,項羽天生神力,力能扛鼎,打起架來倒是無人可擋。
秦朝末年,社會矛盾激化,大秦帝國已是千瘡百孔。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打響了中國農(nóng)民起義的第一槍。項梁一見機會來了,設計讓項羽刺殺了會稽郡守,起兵響應。第一次亮相,項羽便表現(xiàn)出無比強悍的戰(zhàn)斗力,一人干掉了擁護郡守的士兵近百人。
項梁拉起一支人馬,屢戰(zhàn)屢勝,開始驕傲輕敵,結果在定陶(在今山東菏澤)被名將章邯(han)率領的秦軍干掉了。
為了爭取人心,項梁曾經(jīng)召集各支起義軍擁立正在放羊的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王,也叫楚懷王,建立楚國。這原本是項梁拉來客串的傀儡,沒想到楚懷王竟然想當主角,項梁戰(zhàn)死后他趁機奪權,項羽反而被邊緣化了。
項羽的脾氣火爆,但他沒有發(fā)飆,反而不動聲色地等待機會。
章邯干掉項梁后,又和猛將王離一起圍攻趙國。趙國撐不住了,向各路起義軍求救。楚懷王派宋義帶著人馬去救援,項羽只被任命為次將(聽從宋義的指揮)。
可走到半路,宋義卻停下來玩起了野營。他不想和秦軍硬碰硬,而是想等秦趙兩軍打得兩敗俱傷時坐收漁翁之利。
項羽終于爆發(fā)了,他闖進宋義的軍帳把人解決掉,奪得兵權,然后帶著大軍直奔趙國。
巨鹿城下,各路義軍早就抵達,卻沒人出兵救趙,都在遠處看熱鬧。
原因是怕。
秦軍40萬,義軍卻只有15萬,眾寡懸殊!
項羽也怕。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沖進了戰(zhàn)場。他知道,這是一場豪賭,要么贏得一切,要么丟掉性命。所以,一渡過黃河,他便破釜沉舟,只留下三天的口糧,與秦兵決戰(zhàn)。
沒了退路,楚兵的戰(zhàn)斗力被空前地激發(fā)出來,個個銳不可當,打敗了王離軍。
通過此戰(zhàn),項羽威震天下,各路義軍全都拜在他腳下,章邯軍也被迫投降。
滅掉秦軍主力,收服各路義軍,項羽應當成為秦末戰(zhàn)爭風云的男一號了吧?
可有人想搶戲。
劉邦,一個老油條,戰(zhàn)斗力雖然不高,但人家會用人,手下有蕭何、張良和韓信等一批干將。當項羽北上救趙時,劉邦也帶兵西征,打敗秦軍,占領咸陽,于公元前206年滅了秦朝,想在關中稱王。
項羽當然不干,拍馬殺了過去。
不服氣?來,單挑還是團隊作戰(zhàn),隨你挑!
此時項羽的人馬膨脹到40萬,劉邦的卻連10萬都不到,好漢不吃眼前虧,劉邦表示認輸。
不知道是不是在巨鹿之戰(zhàn)中耗盡了腦細胞,此后,項羽的智商便再也沒有找到回家的路:他在咸陽燒殺擄掠,失盡民心;當了老大,沒有趁機統(tǒng)一全國,卻大搞分封制,分封了18個諸侯;沒有占領戰(zhàn)略要地關中,反而自立為西楚霸王,回老家耍威風去了。
劉邦被封在偏僻的漢中,恨死了項羽,第二年便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今陜西寶雞),占領了關中寶地,并趁項羽平定齊國之亂時拿下了他的都城——彭城(今江蘇徐州)。
但項羽不愧是戰(zhàn)神,率領3萬騎兵馳援,一舉擊潰了劉邦的56萬人馬,并在后來多次擊敗劉邦。
但劉邦就像一只頑強的蟑螂,每次戰(zhàn)敗都能東山再起,并拉攏各個不滿項羽的諸侯王一起造反。更令項羽氣惱的是,從自己陣營跳槽過去的小兵韓信,竟然也是一個戰(zhàn)神級的人物,成了一個難纏的對手。
項羽忙得焦頭爛額,被迫與劉邦議和,以鴻溝(古運河,位于今河南滎陽)為界,中分天下。
簽完約,頭腦簡單的項羽放心地睡大覺去了,劉邦卻來了一個大變臉,發(fā)動突然襲擊,最終于公元前202年在垓(gai)下(今安徽靈璧東南)包圍了楚軍。
在烏江江畔,項羽慷慨悲歌,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zhui)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然后,他了結了自己。
把自己失敗的原因都歸結到了運氣上,臨死都認識不到失敗的真正原因,智商掉線這項“榮譽”,項羽真是當之無愧。
大懂干戈
消失的秦軍
秦軍是中國歷史上戰(zhàn)斗力最強悍的部隊之一。秦軍的崛起,開始于商鞅變法時期,商鞅在變法中獎勵軍功,極大地激發(fā)了秦兵的戰(zhàn)斗力,最終一統(tǒng)天下。
秦軍分為輕車(車兵)、材官(步兵)、騎士(騎兵)、樓船士(水兵)四個基本兵種,不同兵種的士兵裝束不同:車兵身穿重甲;步兵身穿短褐或披鎧甲,勒帶、束發(fā)、裹腿;騎兵戴圓形小帽,披短甲,足蹬短靴。
秦軍方陣往往采用車、步、騎混合編隊,方陣將領根據(jù)地形地勢、敵我方力量對比等排兵布陣,機動靈活地調(diào)整著陣法的變換,威力巨大。
可擁有這么一支精銳軍隊的大秦帝國,卻在秦末大起義中迅速崩潰,為什么?
秦朝政府擁有三大軍團:抗擊匈奴、修筑長城的長城軍團,有30萬人;南平百越、駐守嶺南的嶺南軍團,有50萬人;以及駐扎關中、拱衛(wèi)京師的20萬精銳衛(wèi)戍部隊。
在秦末農(nóng)民大起義中,長城軍團奉命和用在驪山(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服刑的犯人臨時組建的驪山軍團一起平叛,結果被項羽消滅;精銳的衛(wèi)戍部隊被項羽和劉邦消滅;嶺南軍團則進行自保,沒有回來。
知道多一點
秦軍步兵的武器,除了常見的弓、矛、戟,還有什么?
秦弩:一種源于弓而不同于弓的遠射武器,能夠遠距離狙擊敵人,威力極大。
鈹(pi):長約3.5米,像插在長桿上的短劍。鈹手利用極強的突刺能力將突入陣型的敵人推出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