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宇峰
(完美世界集團董事長)
陳明哲先生是我的老師。先生不僅是一個在課上課下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育者,他更愿意稱自己為一個啟發(fā)學生內在思考、幫助學生發(fā)展智慧的“伴讀”者。先生篤信“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在課堂上對每一位同學循循善誘,不以“老師”的姿態(tài)面對學生,而是關切學生的想法,啟發(fā)學生的思考。在這種平等的啟發(fā)式交流與探討中,學生更容易被激發(fā),放開心胸,不帶包袱地去思考先生的問題,真誠地分享我們的感悟。
我曾驚訝于陳明哲先生總能夠對每一位同學問出恰當的問題,直到我讀了先生這篇《“明哲”方法與心法》,才明白原來先生每次備課,都會仔細了解每一位同學的背景和故事,并與課程內容聯系起來,全盤思考他對每一位同學想問及可以問的問題。先生說,這種方法“根本不需要特別的天才”,其根源在于“是否有邊緣人的憨與基本功的堅持”。我認為,先生這種“邊緣人的憨”就是他的“知行合一”,所謂“基本功的堅持”,就是他的“止于至善”。
陳明哲先生將“明哲”方法與心法提煉為六個維度。讀罷,我對先生的理論理解得更為透徹了?!懊髡堋狈椒ê托姆?,追求的是成為“明己與覺人的明智之人”。盡己之性然后才能盡人之性,自覺而后才能覺人,自立而后才能立人。這也是源自孔子學說的“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懊髡堋狈椒ê托姆òl(fā)端于中華文明的智慧,期望透過古人的智慧來啟發(fā)今人的智慧,幫助大家正本清源、明心見性,發(fā)展自己的方法和心法,找到彼此“和而不同”的地方,更容易在相對分隔的背景下達成共識。
陳明哲先生的“明哲心法”,我以為是當代管理教育實踐集大成者對“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注釋及延伸。今日,先生身體力行,從學術研究到教學實踐,從教學心法到教育思想,將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智慧通過課堂內外、通過每一位學生放大傳播出去。
陳明哲先生實踐“明哲”方法與心法的道場是課堂,而我作為他的學生,我的實踐道場是企業(yè)。做一家有宗旨的企業(yè),不僅視員工為企業(yè)的資源和財富而非成本,更要在創(chuàng)業(yè)和發(fā)展的過程中為更多的人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推動企業(yè)的革新和社會效率的提升,即回饋社會。做一家善良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企業(yè),歸根結底是要建立在對人性的深刻理解之上連接更多的人協(xié)作,是要為了追求并實現人生的幸福和社會的進步而成長壯大。以先生的“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為榜樣,冀與先生在推動社會進步這一終極目標上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