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代政治制度

      2018-03-10 09:44:20段博仁
      法制與社會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賦稅錢穆政治

      摘 要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通過列舉并分析漢、唐、宋、明、清五個朝代的政治制度,并得出其政治制度的得與失。漢代作為中國繁榮昌盛的代表時代之一,值得我們?nèi)ミM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本文擬從政府組織、考試與科舉、賦稅制度、國防與兵役制度對漢代進行簡要分析。

      關(guān)鍵詞 中國 歷代政治 得失 漢代 政治制度

      作者簡介:段博仁,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本科。

      中圖分類號:D6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112

      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開篇就提到政治制度的七點關(guān)鍵內(nèi)容,分別是:1.精通一代的人事;2.任何一項制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3.制度雖像勒定為成文,其實還是跟著人事隨時有變動;4.某一項制度之逐漸創(chuàng)始而臻于成熟,在當時必有種種人事需要,逐漸在醞釀,有必有種種用意,來創(chuàng)設(shè)此制度;5.任何一種制度沒有絕對的利與弊;6.考慮“時代性”與“地域性”;7.歷史的特殊性必牽連深入到全部文化史中。因為政治制度所涉面很廣,錢穆先生便從“政府組織”、“考試與選舉”、“賦稅制度”和“國防與兵役制度”這四個方面來對其五個朝代進行分析比較,本文也將遵從錢穆先生的分類,對漢代的相應(yīng)制度進行簡要分析。

      一、政府組織

      從秦漢開始,中國才擁有歷史上正式的統(tǒng)一政府,其所管轄的地方也不是諸侯爭霸的列國并存,而是緊密屬于中央的郡縣制。從政府組織來看,其關(guān)鍵是皇室與政府,中央與地方的關(guān)系。秦以前的封建社會時期,貴族是可以世襲的,政府與家庭有分不開的關(guān)系,秦以后,封建制度被推翻,只有皇室才能世襲,其局面得到了改善,書中提到,“組織政府的是一個一個人,不再是一個一個家?!敝袊艘幌蛘J為皇室與政府應(yīng)當分開,皇帝是國家的象征,宰相是政府的領(lǐng)袖,漢代的相權(quán)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皇權(quán)。中央的十三曹、九卿屬于宰相,三公中又屬宰相地位最高,御史大夫又屬于宰相,所以一定程度上來說,皇室是由宰相來制約控制的。而地方為郡縣制,其中郡太守與中央九卿豐祿一樣,中央官與地方官地位相仿,且郡縣數(shù)量較少,地方機構(gòu)人員精簡,行政效率較高,這是地方政府的優(yōu)勢,而中央通過刺史、計薄等方式來監(jiān)督、控制地方,地方自主權(quán)較大。

      二、考試與選舉

      察舉,是指漢代的公卿、列侯奉詔甄拔人才,推薦給朝廷任用為官的政策。漢初為了適應(yīng)封建專制政體的需要,選拔人才和委任官吏沿襲秦朝,重在軍功,輔之以“任子”、“貲選”等。任子是沿襲周秦以來的“世卿世祿”制,貲選是指入選者要擁有一定資財為入選資格,軍功則要在戰(zhàn)場立軍功,受封軍功爵。由于任子、貲選講究門第和財產(chǎn),不僅排斥了被統(tǒng)治階級入仕為官,也排斥了地主階級中下層進入仕途,容易引起在野者階層的強烈不滿。而軍功的建立,需要戰(zhàn)爭這種特殊機遇。漢初社會逐漸趨于安定,朝廷急需大批治國安邦人才,仍按“軍功爵”選官,不僅有弊端,而且不是長久之計。因為選官制存在嚴重弊端、人才匱乏,于是漢代推出了“察舉制”作為人才選拔方式,較秦以前是一個極大的進步。察舉制大體上分為三種:舉賢良、特殊選舉、舉孝廉,到后來舉孝廉稱為選拔人才的固定形式。但因為選舉權(quán)在于地方官員,出現(xiàn)了徇私舞弊的情況,所以選舉過后的人才還需經(jīng)過一番考試才能被錄用。自漢武帝以后,中央設(shè)置太學,只有進入太學學習才能“補郎”與“補吏”,這是太學畢業(yè)生的待遇??ぬ嘏c縣令是由中央直接任命,但地方的其他官員必須由本地人擔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的靈活性。可是,由于漢代讀書成本極高,在造紙術(shù)普及之前,一本書的撰寫需要大量竹簡,帛又十分昂貴,所以造成了一書難求的局面,造成了部分家族“世代經(jīng)學”的情況。又因為漢代只有讀書人才能通過舉孝廉考試進入太學學習后擔任官職,讀書世家便可世代進入政治圈子。書中提到,“只要家庭里有一人做到兩千石的官,他當一郡太守,便有權(quán)察舉。他若連做了幾郡的太守,他便是足跡滿天下,各地方經(jīng)過他察舉的,便是他的門生故吏;將來在政治上得意,至少對他原來的舉主要報些私恩。若有人來到他的郡里做太守,必然會察舉他的后人。因此察舉過人的子孫,便有易于被人察舉之可能了?!庇忠驗槊總€郡察舉名額有限,所以這幾個名額會永遠落在這幾個家庭,便造成了將來的“世族門第”。從這里可以看出,察舉制雖然一定程度上對于人才選拔提供了一定標準,但選舉權(quán)在于個人,易造成徇私舞弊的局面。

      三、賦稅制度

      漢代的賦稅制度做到了“輕徭薄賦”這一點,例如三十稅一甚至有百一之稅,但漢代的賦稅制度因土地政策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秦漢推翻了以前的封建社會,曾經(jīng)的封建時期的井田制也被推翻,而漢代現(xiàn)行的土地政策承認土地私有,同時也承認土地自由流通買賣,而這個政策也造成了土地兼并的發(fā)生。漢代的賦稅制度是根據(jù)你擁有多少土地來進行核算,除了土地稅還有人口稅、兵役稅等,有些農(nóng)民因各種原因難以承擔其稅,甘愿賣土地給地主,自己則成為佃農(nóng)或者奴隸,這樣的做法將自己身上的稅轉(zhuǎn)移到地主身上,所以漢代農(nóng)奴、佃農(nóng)等情況十分常見。同時漢代限制鹽鐵等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商人永不能做官,打擊富豪等舉措不利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漢代的賦稅制度做到了“輕徭薄賦”,卻沒有做到“平均地權(quán)”,同時強調(diào)“節(jié)制資本”,打擊了工商業(yè)發(fā)展,賦稅政策也沒有真正惠及到基層農(nóng)民。

      四、國防與兵役制度

      漢代的兵役,大體是承繼戰(zhàn)國中期以來的秦制,具有與徭役合而難分的特點。漢代的兵制是全民皆兵,人人都需要服兵役,書中提到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到中央作衛(wèi)兵,一種是到邊郡作戍卒,一種是在原地方服兵役?!毙l(wèi)兵是極其優(yōu)待的,路費由政府報銷,但戍卒不同,一切費用自己承擔,雖然像以前封建時期一樣只需服役三天,但在交通上所花費的時間過長,原因是封建時期國家很小,秦漢以后國土面積較大,所以其制度較不合理,但漢代有變通的地方便是你可以交錢免除戍邊之役。而原地服役是由當?shù)亻L官舉行的每年一個月的訓練,被稱為“都試”。雖說中國地大物博,漢代更是全民皆兵,但分區(qū)訓練時間較短,常備軍服役時間也較短,各地兵源分散,遇到打仗光調(diào)兵就需很長時間……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使?jié)h代全民皆兵有名無實,依然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五、結(jié)語

      漢代政治制度對于后世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借鑒與經(jīng)驗,其制度的“得”可以簡單概括為以下幾點:1.漢代承秦而發(fā)展完善的科層式的官僚制度,與中國帝國時代初期的社會情勢基本相適應(yīng),有力地促進了當時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2.漢察舉選拔人才具有對體制外的開放性,而漢的官員任用則具有很強的流動性,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使?jié)h的政治肌體能夠不斷地補充新鮮血液,保持其活力與穩(wěn)定;3.漢代察舉的標準,多倫理、道德、品質(zhì)方面的要求,這對于引導當時的社會風氣,規(guī)范時人的行為準則,起了相當積極的作用,即便今天來看,也是具有借鑒價值的;4.漢代的賦稅制度做到了“輕徭薄賦”,其賦稅制度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照顧基層百姓,體現(xiàn)了其“民本”思想;5.漢代兵役制度做到了“全民皆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漢代軍隊的戰(zhàn)斗力。但其“失”的方面也較為明顯:1.漢代的政治制度是集權(quán)型而非分權(quán)型的,盡管設(shè)置有監(jiān)察機構(gòu)和官員,但其制衡功能十分有限;2.兩漢皇權(quán)的膨脹,使本屬集權(quán)型的政治制度更加集權(quán),造成官僚機構(gòu)的重床疊架,貽害無窮;3.漢代的察舉制其選舉權(quán)看似在皇帝手中,其實在各地地方長官手中,促使了門閥勢力的產(chǎn)生并壯大;4.漢代的經(jīng)濟制度限制了手工工商業(yè)的發(fā)展,遏制了資本主義萌芽產(chǎn)生的勢頭,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日后的經(jīng)濟發(fā)展;5.漢代的軍事制度表面上做到了全民皆兵,但其效果有限,無法充分提高漢軍的戰(zhàn)斗力,同時還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參考文獻:

      [1]陳超. 感悟國學大師錢穆的“圓而神”——《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10).

      [2]劉敏.論漢代的兵和兵役.歷史教學.2003(12).

      [3]賴華明.漢代察舉制的內(nèi)容及其功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11).

      [4]馮卓慧.漢代的經(jīng)濟立法和經(jīng)濟制度研究.西安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11(3).

      [5]黃留珠.漢代的政治制度及其得失.休閑讀品(天下).2014(4).

      [6]劉曉鳳. 漢代地方稅研究:回顧與展望.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3(4).

      [7]吳適. 漢代稅收制度的意義及教訓分析.蘭臺世界.2013(33).

      [8]陳啟云. 漢代中國經(jīng)濟、社會和國家權(quán)力——評許倬云的《漢代農(nóng)業(yè):早期中國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形成》.史學集刊.2005(1).

      [9]張信. 清濁立見得失自知——簡評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理論導刊.2009(3).

      [10]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賦稅錢穆政治
      錢穆的容與化
      錢穆的容與化
      做人與處世(2021年3期)2021-05-07 15:05:17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純”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當代陜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論錢穆的地方自治思想
      父親對錢穆的教誨
      論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發(fā)展變化中的若干關(guān)系
      商(2016年8期)2016-04-08 10:31:55
      唐玄宗開天時期宮廷的賦稅性供給物資研究
      人間(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7
      桂阳县| 塔城市| 天津市| 定日县| 景泰县| 疏勒县| 普兰县| 长汀县| 商洛市| 金溪县| 定结县| 宜兴市| 永修县| 宁夏| 黑河市| 赞皇县| 炉霍县| 孝义市| 双峰县| 阳春市| 百色市| 绥化市| 高要市| 灵石县| 丁青县| 乌兰察布市| 毕节市| 前郭尔| 神木县| 罗甸县| 九龙坡区| 加查县| 全州县| 洞头县| 南澳县| 汕头市| 高淳县| 乌兰浩特市| 贡嘎县| 孙吴县| 长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