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5日,在返家途中面對擁堵的鵝公巖大橋,漸漸凝重的夜色阻擋了一輛一輛空著的出租車過橋,我只好選擇公交車。
當?shù)谝惠v公交車進站的時候,我正在包里翻找公交卡,才發(fā)現(xiàn)公交卡確實不在身上。那么,就找找兜里的零錢吧。又是一陣翻騰,只找出一個硬幣來,不過,5元的紙幣還是有幾張的。
又是一陣等待和網(wǎng)上的滴滴搜尋,還是沒有空著的出租車愿意停下,還是沒有附近的滴滴快車搶單。一番番紅綠燈過后,又一輛362路公交車進站了。我決定上車,要是實在沒有零錢找補的話,就把5元紙幣投進去。
“師傅,我只有1元硬幣,要不就投5元的紙幣?”
“哦,你問其他乘客換換吧?!?/p>
正當我轉頭問身邊的人,“刷我的吧?!币粋€聲音從人群里響起,一張公交卡也隨之遞了過來。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妹妹遞過來的。
我的心里頓時一陣熱,躑躅了一眨眼的功夫,接過來在收費機上刷了一下,遞了回去,嘴里連聲道謝。
2018年的2月21日,我從烏魯木齊返回重慶。在寬敞明亮的T3航站樓行李傳送帶旁邊,隔著90度圓弧,看見一個背著黑色背包的小伙子站在行李的出口。傳送帶運轉起來,他收起了手機,第一個箱子出來了,滑落到一半,他突然伸手去扶了一下,紅色的箱子輕輕滑下來靠著邊緣,然后跟著傳送帶遠去。第二個箱子出來的時候,他又伸手扶了一下,黑色的箱子輕輕滑了下來,接著是第三個,第四個……
人流開始涌動,站在傳送帶旁邊的人也越來越多。小伙子依然面色輕松的伸手,去扶住每一件即將滑落的行李,左右的人依然帶著木訥的眼神自顧自地聊天。那天,因為傳送帶上沒有發(fā)出行李跌落“嘭、嘭、嘭”的聲音,喧鬧的話語聲尤為徹耳。
我提醒身邊的女兒說:“那個小伙子比你大不了幾歲喲?!迸畠簠s輕輕地說:“做力所能及的事幫助他人,應該的呀?!?/p>
一瞬間,很多畫面浮現(xiàn)在腦海里。我想起了扶人被訛的小伙子和學生,想起了莫高窟里不聽勸阻執(zhí)意用手機拍照的老年人,想起了救人時要拍錄像,想起了被扶起的老人說“我有醫(yī)?!薄嗌倌赀^去了,曾被貼上“垮掉的一代”標簽的“80后”已步入而立之年、“90后”正融入社會,完成了青年生力軍到城市中堅力量的角色轉變。我們年少時也樂于助人,而現(xiàn)在卻在彷徨、遲疑中質疑如何去做。看看如今的年輕人,做得那么簡單而純粹,讓人感動。作家三毛在《夢田》中寫道:“每個人心里一畝田,用它來種什么?種桃種李種春風?!薄?0后”“90后”乃至“00后”的一幕幕暖心行為,猶如縷縷清風吹拂在城市的上空,猶如一股清流沁入心田。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痹趯γ篮蒙钕蛲倪^程中,設計師用藝術塑造城市的形象美,新一代青年人用自身的素質譜寫城市的心靈美。在禮讓通行、依次排隊、文明語言中折射出的人文素質,正是城市精神的新風貌。
新鮮的空氣需要培育蔥蘢的環(huán)境才能形成。在我們感慨社會逐漸變冷的時候,我們也發(fā)現(xiàn)這座城市被愛心加熱。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嫩芽在層層疊疊充實我們的土地!
在這座城市里,幸福,其實離我們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