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
職校生留給大家的印象可能普遍是成績差、行為習慣差、素質(zhì)差等等不好的評價,甚至連學生自己都是這么認為的,就形成了“反正大家都差,也不差我一個”的“破罐子破摔”心理;而職校教師也容易被這一心理影響,產(chǎn)生“教學無用論”和上課混一混的想法。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是一種群體自我貶低的意識,學生貶低了自我的成長價值,教師貶低了自身職業(yè)的意義。
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就在于育人。人是有情感的,當教師看到一個所謂的差生在自己的教育下慢慢變好的時候,這個職業(yè)的意義就體現(xiàn)出來了。首先我們要學會觀察學生、贊揚學生,只要學生有做得好的地方,我們就要不吝惜夸贊的言辭,要讓他感受到老師是在時刻注意他。在我們看來很隨意的一句表揚,可能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他上學很長時間以來都未曾聽到的。教師如果用這樣的態(tài)度來對待學生,學生也會給以相應的反饋。尊重學生,學會表揚,才能換來學生對自我價值的肯定,這是職校生成長的基礎。
職校教師在自我價值上也需要肯定,首先要確立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范和道德,認識到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多從正面引導學生,給學生更多的正能量。學生對老師的一言一行是很在意的,老師的引導作用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當老師多多汲取正能量的時候,必然會潤澤學生的一片天地。
破罐子需要呵護和修補,這時就體現(xiàn)出工匠的價值;學生需要尊重和認同,需要鼓勵和正能量,這時就體現(xiàn)出教師的職責和意義所在。當我們職業(yè)學校的教師更多地去關注學生、去呵護學生每一小步的成長,當學生能肯定自我價值,當師生有了良好的互動,那么破罐子不僅會被修復,更會自我成長,成為更加結實的罐子、摔打不破的罐子。
(江蘇無錫機電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周 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