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同旗
說到太極拳的運動損傷,膝蓋損傷問題確實存在。造成這種情況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雖然有很多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大多數(shù)論述都重點強調(diào)膝關節(jié)不歪扭、不過腳尖,練拳時需要多留心注意等。但習練者看了依舊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是一做動作就小心翼翼,就怕膝蓋歪扭,練拳時把注意力放在端正膝蓋上,哪還能有心思體會其他動作和內(nèi)勁運轉(zhuǎn)。
其實膝關節(jié)疼痛損傷,表面看似是膝蓋歪扭造成的傷害,實際上根源在沒有完全按照拳理行拳。膝關節(jié)歪扭的根源,是胯的軌跡和勁力的路線不符合生理本能。膝關節(jié)屬于滑車關節(jié),類似手指、肘關節(jié)等,屈伸是其天然功能,腿上下蹬伸時膝關節(jié)最順暢。人體重心上下起伏時傳遞到手臂的力量最大,且膝蓋受傷幾率小。重心平動時膝關節(jié)容易歪扭,損傷的幾率就大。
八卦中第一陰陽是乾坤,代表天地,也就是上下。所以上下起伏最符合陰陽乾坤之理和膝關節(jié)自然生理功能。
現(xiàn)在一些拳架要求以平圓和弧線為主,而且有些還要求重心較低,重心大多情況下是水平運動的,很少進行上下起伏為主的運動,這背離了膝關節(jié)的先天功能,在拳理上也違背了乾坤上下是第一陰陽的原理。
因此,重心軌跡要以立圓為主、平圓為輔,兩腿要蹬踏,重心要起伏。練拳架虛腳由虛變實時,用腳慢慢“踩”地,利用“踩地反作用力”使身體向上站起,體會內(nèi)勁由腳而腿而腰到手的傳遞,有頂天立地之意境,這樣運動能充分利用地面反作用力,膝蓋腰腿自然端正舒順,練出的功力強大而且不傷身體。這個拳架的核心問題不糾正,而是去注意膝關節(jié)不歪扭、不過腳尖,這等同于舍本逐末,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重心軌跡問題一旦解決,練拳時膝關節(jié)不用管它也不會歪扭過腳尖,這樣自然就不受傷了。
更為重要的是,重心軌跡走立圓,在技擊方面化勁發(fā)勁能更加巧妙,更符合順勢借力、避實擊虛、舍己從人、以柔克剛的特點。
我寫了一段順口溜,以此來總結一下膝蓋的保護問題。
做到一字不傷膝
周身關節(jié)一百八,只有膝蓋最復雜。
動多靜少負重大,扭傷磨損常是它。
生來屈伸是本能,最怕負重來回擰。
習練太極膝受傷,根源就在拳理上。
首要陰陽是乾坤,頂天立地才是真。
勁起腳底形于手,上下起伏最順溜。
練拳首重起落勁,少走平圓是根本。
立圓為主平圓輔,最合陰陽氣理數(shù)。
蹬踏踩地膝舒服,腳下反彈力量足。
胯走鍋底腿吃力,你說傷膝不傷膝?
天地兩儀不先修,偏走四象找別扭。
先有上下再四方,主次顛倒身必傷。
要練太極不傷膝,一字點破其玄機。
踩地踩地再踩地,虛實相變腳踩地。
簡簡單單一踩字,涉及陰陽根源理。
腳下輕踩身站起,不偏不扭腿膝直。
最佳力量來傳遞,哪有傷害膝蓋理。
蹬踏屈伸是本能,上領下落合天意。
莫為好看擺架勢,練拳為的是自己。
聽我一句良心話,保你身健不傷膝。
腳踩祥云步靈敏,仙風道骨逍遙身。
悟透踩字功上身,方叫踏入太極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