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3日,河南省全國武術之鄉(xiāng)年度評審工作會議在夏邑縣舉行。
河南省體育局外聯(lián)處處長王紅航、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黨總支書記毛玉成、夏邑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紀中,以及來自博愛縣、登封市、淮陽縣、汝州市、溫縣、社旗縣、夏邑縣、義馬市八個全國武術之鄉(xiāng)的35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此次評審工作會議是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貫徹落實《全國武術之鄉(xiāng)管理辦法》,促進我省全國武術之鄉(xiāng)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僅是對各“全國武術之鄉(xiāng)”全年工作的綜合評定,也是對下一步工作的有力促進。
評審工作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專家評審、現(xiàn)場觀摩、經(jīng)驗交流等形式,總結交流先進經(jīng)驗,學習借鑒優(yōu)秀成果,使我省各“全國武術之鄉(xiāng)”對自身工作有了全新認識和準確定位,進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為2018年我省全國武術之鄉(xiāng)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編輯/周镠超)
1月6日下午,香港豫港少林文化交流團45位師生,在香港國際交流基金會有限公司阮文海主席帶領下,經(jīng)過數(shù)十小時的顛簸輾轉,來到嵩山少林寺武僧后備隊,專程拜訪少林寺武僧總教頭釋德?lián)P法師,向釋德?lián)P法師請教少林功夫,親身感受中原文化。
遠道而來的師生在下榻修整后,冬令營開幕儀式正式開始。釋德?lián)P法師在開幕式上為現(xiàn)場學生講授少林文化,分享自己在習武過程中新的體悟,勉勵在場學生學好少林功夫,傳播少林文化。
少林寺位于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少林寺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號稱“天下第一名剎”,其少林功夫更是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稱。在此地學習功夫,是了解中華武術文化的極佳之地。而釋德?lián)P法師是少林寺第三十代住持僧素喜禪師衣缽傳人、少林寺第三十一代武功傳人、當代少林武術重要代表人物。
據(jù)悉,為期四天的豫港青少年冬令營將在釋德?lián)P法師的輔導下學習少林功夫的基本功,如:腿法、拳法、身法、步法,同時還將初步了解學習小洪拳、八段錦等。
文圖/孟俊峰
12月31日,潢川縣2018年迎新春“毛鋪苦蕎杯”武術展示交流大會在縣體育館舉行。縣政府副縣級干部李運寶、縣直工委書記潘詩厚、縣體育服務中心主任譚德林出席了此次活動。
本次武術展示交流大會上,十多個健身站點、協(xié)會共300多名健身隊員踴躍參加參加并展示了各類武術項目23個。
本次武術交流展示大會是該縣武協(xié)每年一度的大型全民健身活動,也是集中展示2017年武術訓練成果的盛會,將對增強全民健身意識、提高全民身體素質、豐富潢川人民群眾文化體育生活、推動全縣全民健身活動的廣泛開展起到積極作用。
文圖/潢川縣武術協(xié)會
千秋國粹,禮儀傳承,弘揚傳統(tǒng)武術文化,推動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2018年1月10日,天才太極院推廣中心揭牌儀式暨武韻國術聯(lián)盟成立儀式隆重舉辦,武林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參與此次盛會。
在萬眾期待中,太極金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陳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武術九段朱天才大師走上舞臺,河南省武術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毛玉成;溫縣體育局局長、溫縣武術協(xié)會主席宋明軍;登封市體育局副局長、國家級武術裁判員、少林武術專家鄭躍峰以及河南國韻武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陳浩共同為天才太極院推廣中心揭牌,這也標志著由朱天才大師一手創(chuàng)辦的天才太極院再次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弘揚傳承發(fā)展太極事業(yè)、推動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繁榮上,不斷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隨后,朱天才大師就天才太極院推廣中心進行了簡單的分享,他希望天才太極院能夠不斷發(fā)展壯大,為全社會強身健體氛圍的塑造帶來有益的影響。
文/周镠超 圖/孟俊峰
12月9日上午,河南省義馬市中國武術段位制初段位考試在義馬市東區(qū)小學舉行。
這次考試是2013年義馬市成為縣級考試點以來首次舉辦的此類活動,共有來自義馬各中小學校、武館和武術站點的80余名武術愛好者參加了考試。其中有七八歲的學齡兒童,也有五十多歲的中老年武術愛好者。他們分別參加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少林拳,長拳一、二、三段的初段位考試。
這次考試嚴格按照段位考試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嚴謹規(guī)范。為配合此次考評順利進行,考試前一周,義馬市武術協(xié)會還舉辦了段位套路集中培訓班,由今年全省段位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段位指導員任教,教練認真指導,學員們刻苦訓練,進步明顯。
文/義馬市信息宣傳員 李國強
(編輯/周镠超)
金雞報曉辭舊歲,鳳凰起舞迎新年。2018年1月1日,由許昌市武術協(xié)會、鄢陵文化廣播電視局主辦,鄢陵縣人民文化館、鄢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鄢陵縣武術運動協(xié)會承辦、鄢陵縣電視臺支持的中原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武術類)傳承人現(xiàn)摩交流大會在鄢陵花都成功舉辦。
比賽中運動員的展示體現(xiàn)了不同武術流派的風格特點,太極拳剛柔相濟,快慢相兼、上下相隨,內外相見、動如迅雷,靜如泰山、形神兼?zhèn)?,身法靈活。查拳架子工整、步型手型規(guī)范,姿勢伸展大方,動如猛虎,靜如山岳,內外相合,上下相隨,手到腳到,輕靈飄逸,舒展大方;心意拳“恨天無把,恨地無環(huán)”,剛猛迅雷,竄蹦跳躍,閃展騰挪,勢勢生風充分展示了不同拳術的風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