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最近,我發(fā)現(xiàn)孩子彤彤的“占有欲”特別強烈,一旦認為東西是自己的,就絕不允許其他人觸碰。其中,好幾件事都讓我尷尬不已。
一天,我?guī)穗娞菹聵侨ネ?。當電梯?0樓的時候,進來一位叔叔。彤彤忽然說:“這是我們的電梯,你不能進來。”我忙對彤彤說:“電梯不是我們家的,大家都可以進來,快跟叔叔道歉?!笔迨宸吹褂X得有趣,順勢和彤彤開起了玩笑:“這是你家的電梯呀,那你叫叫看,它會不會回應(yīng)?”彤彤聽了,大聲哭叫了起來:“電梯是我家的,你快出去?!蔽以趺磩穸紱]用,彤彤的哭聲越來越大。叔叔看到彤彤哭鬧不止,便提前在3樓出了電梯,我只能一個勁地道歉。
事后,我跟彤彤進行了交談,并特意帶彤彤到一樓的電梯口。我讓她看上上下下乘電梯的人,使她明白,電梯不是我們家的,大家上下樓,都需要乘電梯。她似懂非懂。我以為,“電梯”風波總算過去了,但不久,又迎來一場“汽車”風波。
過了幾天,我們開車帶彤彤出去。路上,彤彤無意中發(fā)現(xiàn)我們的車后面跟了很多汽車,便問:“媽媽,它們干嘛要跟著我們?”說完,還對后面的車喊道:“你們走開,不要跟著我們!”接著,又對我說:“媽媽,它們要跟我們回家嗎?”經(jīng)歷過上次“電梯”風波,我忙開導彤彤:“路是大家的,那些車跟在我們后面,是因為它們要去的地方也要走這條路。”彤彤聽了半信半疑,轉(zhuǎn)身問爸爸。爸爸說:“對,你可以觀察其中一輛車,看它是不是一直跟著我們。”果不其然,在第二個路口,車子右轉(zhuǎn)朝其他方向開走了。彤彤如釋重負地說了句:“終于開走了?!?/p>
我意識到,孩子的“占有”敏感期到了。她從占有可觸摸的物體開始,如玩具、書本、食物等,然后一步步建構(gòu)從具體的“我的”,到意識的“我的”,到一個完全無形的自我。所以,孩子很多時候占有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占有的感覺,不是占有物本身。
類似上面的狀況大概持續(xù)了兩三周后,彤彤的“占有欲”不那么明顯了。在電梯里,她會主動跟叔叔阿姨打招呼,還會說:“這個電梯是大家的?!瘪R路上看到別的汽車,她會說:“媽媽,它們也跟我們走同一條路,對嗎?”別的小朋友到我們家,她還會將自己的玩具拿出來一起分享。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nèi)在生命力的驅(qū)使,在某個時間段內(nèi),專心吸收環(huán)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zhì),并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作為家長,在孩子的這些敏感期到來時,不能覺得孩子任性、不聽話就強烈制止、責罵孩子。家長只有了解兒童成長的規(guī)律,破解兒童內(nèi)心的秘密,深入了解敏感期這一心理發(fā)展現(xiàn)象,才能讓孩子順利地度過不同的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