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
現(xiàn)在的燈比過去更亮也更多了。增多的燈飾使一切場所變得更亮,在給人方便和享受的同時也似乎帶來另一種不適。白天就已經(jīng)很亮了,夜晚如果太亮,就使晝與夜的區(qū)別減少了。
另一些燈火消失了。它們也曾經(jīng)是先進和文明的象征,不久又成為落后的代表。煤油燈、罩燈、桅燈、汽燈,它們當年使人產(chǎn)生了多少驚喜,連關(guān)于它們的回憶都是溫暖和親切的。
在野外,那些于遠處閃亮的燈火可能是看林人的煤油燈,也可能是魚鋪老人的桅燈。在瓜田里,看瓜老漢的燈也是桅燈,它就被掛在草鋪的柱子上。神秘的夜之原野,有多少美好的感覺源自這些閃爍的、若有若無的燈火?
夜晚的點點燈火從遙遠處透過來,那是多么好的安慰和期許。只要走近它們,就有故事,有水甚至吃的東西,有未知的一切。
魚鋪里的老人是最有意思的,他們讓童年趣味橫生。老人日夜伴著海浪,孤獨了只會抽煙喝酒。因為太孤獨了,所以他們酒喝得太多,煙也抽得太多。他們周身的酒氣直嗆人的鼻子,見了小孩子就兩眼發(fā)亮,像打魚的人發(fā)現(xiàn)了大魚。他們捉住小孩,想讓他哭。小孩不哭,他們就掀開羊皮大衣,把他收到衣襟內(nèi),然后往他頭上噴一口濃濃的煙。一番捉弄之后,小孩就哭了。為了哄小孩止住哭聲,他們就拿出魚干和地瓜糖之類,小孩就笑了。之后就是講故事,講有頭無尾的妖怪故事,小孩又被嚇哭了。
看林人的鋪子比魚鋪高大,主人個個有槍。他們的故事總是與槍有關(guān)。這些人的槍筒子上堵了一撮棉花,這個景象讓人永遠難忘??戳秩说纳眢w比魚鋪老人的強壯,因為他們常常要離開鋪子去林中追趕獵物。
瓜鋪里的老人煩煩的,把一切夜間來玩的人都當成不懷好意的人。他們吝嗇至極,這是職業(yè)的特征。來的人逗他說:“口渴了,給咱點水喝吧!”他說:“喝水水不開?!薄澳蔷徒o咱個瓜吃吧!”他惡聲惡氣地答:“吃瓜瓜不熟!”不過他偶爾也有高興的時候,那會兒他整個人全變了似的,輕手輕腳出去一趟,回來時就抱著一個又大又亮的瓜。在燈光下,這個瓜真好看,還散發(fā)出濃濃的香味。他不是用刀,而是用拳,“嘭”一聲將瓜擊碎。不規(guī)則的瓜塊格外甜??垂侠项^說:“知道嗎?瓜一沾了刀,就有一股餿味兒,絕對不能沾鐵器?!?/p>
桅燈是野外才有的,它不怕風。它被掛在木柱上、被提在手上,無論怎樣都讓人喜歡。
我有三十多年沒見過桅燈了。
(箕 田摘自《十月》2017年第5期,王 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