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憶心
一、引言
音樂是最令人喜歡的教學課程,在音樂中,人的心情能被釋放,從而獲得心情的舒適和放松。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也是對情感進行表現(xiàn)的重要載體。小學音樂,是學生最初進入音樂世界的鑰匙,對于小學生而言,其身心還不健全,處于發(fā)展的關鍵期,通過對音樂的欣賞,可以讓情感得到釋放,音樂是點燃學生學習熱情的火把。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注重對于音樂的導入,這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二、情境式課堂導入
在進行小學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一定的情境式課堂導入,在聲情并茂的語言中,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在音響還有諸多的教學用具的輔助下,進行合理教學,創(chuàng)設舒緩的教學環(huán)境,進行情境式課堂的導人,讓學生通過立體的視聽,體驗到新型的教學方式的有趣,在情感上,讓學生能夠通過音樂鑒賞,獲得情感的靈動和認同;在情緒上,借助音樂的導人,能夠感染學生的情緒。在這種氛圍下,進行新的課堂內容的講解。
例如,在學習《十二生肖歌》中,可以進行課堂情境導入,作為教師需要先進行導入,教師可以問問學生,我們國家的生肖你們了解嗎?十二生肖具體都有哪些呢?在情境的設定中,讓學生感受到十二生肖故事的生動性。同時,可以播放《十二生肖歌》,在悠揚的樂曲中,讓學生的學習想象力被進一步激發(fā),仿佛自己也加入到了競選十二生肖的場景中,對于十二生肖的音樂風格,能夠有一定的掌握,在接下來的演唱中,學生會注意節(jié)拍,在需要停頓處,對于音調的把握,有一定的分寸,能夠通過情境的設置,在故事中,在演唱里,讓學生體會到歌曲中的情感和內涵。
三、問題式課堂導入
在課堂中,要學會疑問精神。從疑問和好奇中,讓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擴展,通過在課堂上設置一定的問題,引導學生去對問題產生好奇心理,在主動的求知欲望里,對課堂知識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無形中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比如,在對《唱的幸福落滿坡》一文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對于問題的設置,然后向學生進行提問,問學生們,在實際生活中,對于這個“落”字的使用是如何把握的,應該在什么時候才會用到落,追問是否有學生能夠說一說,在實際的生活中,什么時候才會用到落。在教師的提問中,有的學生舉手說,在水果從桌子上滾下來,就可以使用落,說水果落到了地上;還有學生說,雪花是可以落到樹上的。繼而,面對學生的各種回答,教師就可以適時地引出本次教學內容??梢岳^續(xù)問學生,幸福落到坡上是什么樣子的?通過下面要學習的歌曲,就可以得到答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唱的幸福落滿坡》。學生帶著疑問,進入到歌曲的學習中,充滿了對歌曲內容的好奇,在學習歌曲中,自然就全神貫注,在聆聽了歌曲后,同學們說幸福就是豐收的果實,還有滿坡的稻禾,幸福就是滿坡盛開的紅花……在逐層跟進的問題中,學生得到了答案,對歌曲的學習也更加投入,于教學效果而言,也會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又例如,在《歌聲與微笑》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歌曲演唱,演唱時,學生要注重對于洪亮聲音的把握。通過對《歌聲與微笑》的學習,教師可以將自己或者自己身邊的,有關友情的故事,在課堂中進行講述,也可以邀請學生對自己童年的回憶,調動學生課堂的氛圍,形成良好的討論熱潮,在美好的氣氛中,學生通過演唱歌曲,在歡快的教學中,對“頓音”有所掌握,能夠飽含感情地唱出自己的情感。
四、音樂式課堂導入
音樂對于課堂氣氛的調節(jié),是極為重要的和關鍵的。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使用音樂進行導人,可以實現(xiàn)聽覺藝術的鑒賞能力提高。通過音樂,達到課堂感染力的提升,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教師在課堂中,進行音樂的導入,可以選擇和課堂音樂相關的內容,和一定的主題進行結合,導入或悠揚、激烈、輕柔、抑郁哀傷的音樂,在課前的黃金幾分鐘內,對課堂氛圍給予點燃,能夠通過音樂魅力的渲染,讓接下來的音樂課堂,進入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中,這是對課堂的預熱,也是為實際的音樂課堂打下基礎。
在音樂教學當中,要運用音樂式課堂導入的方法,讓學生對于江南水鄉(xiāng)有所了解。在課堂上播放《水鄉(xiāng)歌兒多》的音樂,讓學生和教師,在輕柔的音樂中,感受到音樂的律動,體會到水鄉(xiāng)歌曲中的山水美,人情美,感受到水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對江南音樂有所了解,對歌曲中蘊含的江南絲竹風格有深入的認識。通過教師的音樂導人,讓學生對于我國的江南水鄉(xiāng)文化,也有更進一步地掌握,學生在對歌曲的聆聽中,對我國的江南水鄉(xiāng)有了更深刻的情感,熱愛江南音樂和文化。讓學生對《水鄉(xiāng)歌兒多》中的裝飾音,還有歌曲中的節(jié)奏,及歌曲中包含的情感因素,都在小學音樂中,有最為基礎的了解。
再比如,在《碧野金山》一文的學習中,遵照教學目標,可以在進行《碧野金山》的學習前,帶領學生先進行《在那東山頂上》的歌曲欣賞。學生在欣賞了音樂的深遠悠長后,對于我國藏族人民的舞蹈和歌曲特點,也可以有一定的感受,從而,增強了學生對于我國多民族的熱愛。在課堂中,選擇導入音樂時,可以將《走進西藏》作為首選,在悠遠而高昂的音樂中,對歌曲中的樂句有所認識。接下來,通過對《碧野金山》的學習,讓學生更深入且細致地,對我國藏族的民族音樂,特別是通俗音樂的曲風,有更全面的掌握,掀開了對于藏族音樂的最初認識序幕。對于未來的多民族音樂學習,具有良好的引導作用。
五、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學,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中,要不斷地結合教材,進行生動、有趣且幽默的課堂導入。設置不同的情景,讓其成為教師的輔助教學手段;對小學音樂課堂進行適當?shù)膶?,這是教學技巧的體現(xiàn),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熱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作為小學音樂教師來說,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音樂水平,確保整個教學過程的順暢性,還可以通過恰當?shù)囊魳穼?,實現(xiàn)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確保學生小學階段的音樂學習框架的優(yōu)化,進一步促進我國小學音樂教學的進步和發(fā)展。
[作者單位:昆山市高新區(qū)紫竹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