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職生學習適應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

      2018-03-16 23:31:03王立高
      職教論壇 2017年36期
      關鍵詞:高職生調查對策

      摘 要:研究發(fā)現,高職生學習適應總體處于中等水平,高職生的學習能力水平較好,能適應高職的教學模式和環(huán)境因素,但學習動機明顯不足,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為此,高職院校要根據學習適應性特點,進一步激發(fā)高職生的學習動機,端正其學習態(tài)度,增強其學習適應性能力,以便為中國制造培育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生;學習適應;調查;對策

      作者簡介:王立高(1978-),男,山東臨沂人,廣西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應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7)36-0019-06

      學習適應能力是大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特別是對于新生來說更為重要。許多學者從適應性的現狀、影響因素、測量工具及能力提升策略等方面都進行了研究[1]。很多研究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的學習適應能力亟待提高[2-3]。高職院校具有為中國制造培養(yǎng)合格應用型人才的職責。高職新生的學習適應情況,不僅會影響其高等職業(yè)教育階段的學習生活,而且對其畢業(yè)后的終身發(fā)展也有重要影響?;诖?,本文通過調查,研究高職新生學習適應性現狀、特點、影響因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建議與對策。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取了6所高職院校,其中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2所,自治區(qū)示范性高職院校2所,普通高職院校2所。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大學新生,進行團體調查。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300份,回收有效問卷1188份,問卷有效率91.38%。被試中,男生844人(71.0%),女生344人(29.0%);漢族648人(54.5%),壯族、苗族等少數民族540人(45.5%);來自城鎮(zhèn)252人(21.2%),農村936人(78.8%);文科類228人(19.19%),理工科類960人(80.81%);黨員48人(4.0%),團員908人(76.5%),群眾232人(19.5%);學生干部480人(40.4%),非學生干部708人(59.6%);獨生子女324人(占27.3%),非獨生子女864人(占72.7%);家庭經濟特困144人(12.1%),困難432人(36.4%),一般612人(51.5%)。

      (二)研究工具

      調查使用的是《大學生學習適應量表》,由學者馮廷勇、李紅編制[4]。該量表是測量大學生學習適應狀況的測驗工具,它包含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教學模式、環(huán)境因素等五個維度,29個題項。量表采取的是Likert五點評分,總量表和各維度上分數越高,則說明學習適應情況就越好。量表總體信度為0.87,Cronbach α為0.75~0.86,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研究程序

      選取高職院校的新生,由經過系統(tǒng)培訓的測試人員擔任主試,施測統(tǒng)一問卷。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二、結果與分析

      (一)高職生學習適應的總體狀況

      繪制的高職生學習適應整體數據的得分頻數分布情況見圖1,樣本數據基本符合正態(tài)分布,偏度值為0.136,峰度值為-0.342。

      對樣本數據分析發(fā)現,高職生的學習適應分數分布范圍是71~143分,各維度和總量表上分數越高,表明適應狀況越好。一般得分少于58分,表明適應狀態(tài)差,需要較大調整;得分界于58~87分之間,表明適應狀況較差,需要做適當調整;總分在87~116分,表明適應狀態(tài)基本良好;總分達到116分,表明適應狀況良好。數據分析發(fā)現,高職生的學習適應量表得分,低于58分狀態(tài)差的0人;得分58~87分適應狀況較差的122人(占10.2%);得分在87~116分適應狀態(tài)基本良好的813人(占68.5%);得分高于116分適應狀況良好的253人(占21.3%)(分析結果見圖2)。

      (二)高職生學習適應性的基本情況

      通過分析均值和標準差(M±2SD),考察被試學習適應總體情況,如表1所示,學習適應總量表均值(105.28)略高于理論中值(104),學習適應五個維度的得分均值范圍是18.02~26.41。高職生學習適應各維度每題的平均得分如表1所示,得分由高到低的順序是學習能力、教學模式、環(huán)境因素、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學習能力得分最高,學習動機得分最低。其中,學習能力、教學模式、環(huán)境因素三個維度得分高于總量表每題平均分,而學習動機和學習態(tài)度得分則低于總量表每題平均分。

      (三)高職生學習適應影響因素分析

      高職生學習適應總分和各維度得分,在人口學等變量上的差異依次進行了方差分析。

      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性別因素上,學習適應及學習態(tài)度維度存在顯著性差異,女生得分顯著高于男生;民族因素上,學習適應及其各維度都不具有顯著性差異;生源地因素上,學習動機存在顯著性差異,農村學生學習動機得分顯著高于城鎮(zhèn)學生;專業(yè)因素上,環(huán)境因素維度存在顯著性差異,文科類得分顯著高于理工科類;獨生子女因素上,學習適應及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存在顯著性差異,非獨生子女的得分顯著高于獨生子女;是否學生干部因素上,學習適應及學習態(tài)度、教學模式存在顯著性差異,學生干部得分顯著高;政治面貌因素上,學習態(tài)度和教學模式兩個維度存在顯著差異,經事后檢驗(LSD),團員在學習態(tài)度上得分高于群眾,團員教學模式上得分高于黨員;家庭經濟狀況因素上,學習適應和除環(huán)境因素之外的四個維度均存在顯著性差異,經事后檢驗(LSD),家庭困難的學生其學習適應得分上顯著高于一般的,特困和困難的學生其學習動機得分顯著高于較好的,家庭困難的學生其學習態(tài)度得分顯著高于家庭經濟一般的學生,而家庭經濟較好的學生其學習能力得分要高于特困和一般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和較好的學生其教學模式得分均高于一般的學生。

      三、討論

      (一)高職生的學習能力水平較好,能適應高職的教學和環(huán)境

      調查結果表明,高職生的學習能力維度得分最高,接著是教學模式維度和環(huán)境因素維度,這說明高職生的學習能力水平較好,并且他們能夠基本適應職業(yè)院校的教學和環(huán)境。具體討論如下:一是高職生的學習能力在學習適應的四個維度中得分最高,這似乎讓人出乎意料,但統(tǒng)計數據確實支持這一結果。在該維度設置的題項中,回答“完全符合”和“較符合”的數據統(tǒng)計結果如下:“上大學后,我的思維方式更成熟”占26.9%、51.5%;“面對大學里激烈的競爭,我總是不懈地努力提高自己”占19.3、51.8%;“上大學后,我的時間能力明顯增強”占24.9%、59.7%;“我覺得上大學后,認識更加寬廣,前途更加清晰”占31.5%、47.9%;“上大學后,我的獨立性顯著增強”占31.6%、50.2%;“我認為上大學后,我的獨立性顯著增強”占23.9%、52.5%。以上數據說明,進入高職的學習階段,高職生的學習能力確實處于相對較好的水平上。二是調查數據表明高職生從高中進入大學后,較好地適應了大學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模式維度上,高職生對相關題項選擇“完全不符合”“較不符合”的統(tǒng)計結果支撐了這一結論,如:“大學對學生的管理方式不如中學”占46.6%,“大學學習與中學脫節(jié),我感到很不適應”占60.3%,“大學教師的授課方式,我感到很不適應”占65.2%,“我上大學后,染上了不少不良嗜好”占67.9%,“我不適應大學的作息時間”占71.5%。三是調查數據顯示高職生很好地適應了高職環(huán)境。在環(huán)境因素維度上,選擇“完全符合”和“較符合”的數據統(tǒng)計結果如下:“社會上對大學生的不良看法導致我荒廢學業(yè)”的只占6.9%、14.1%,“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對我的學習有較大影響”的只占2.0%、14.1%,“將來就業(yè)的嚴峻形勢嚴重影響我的學習”只占6.2%、19.7%,“大學人際關系處理得不好,對學習影響很大”只占10.5%、28.2%,“大學生活條件不好對我的學習有較大的影響”只占4.9%、16.1%。

      (二)高職生的學習動機明顯不足,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

      調查結果表明,高職生的學習動機維度得分最低,其次是學習態(tài)度這一維度的得分,這說明高職生的學習動機明顯不足,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這種現象在高職院校中,確實是普遍存在的客觀事實。討論如下:一是關于高職生的學習動機明顯不足的問題[5]。調查發(fā)現高職生的學習動機,存在著功利性較強,而社會責任感不強;高職生還存在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情緒低落、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狀態(tài)不穩(wěn)定、學習自主水平不高、學習品質較低、學習方法不科學導致效能不足等問題。如高職生選擇“完全符合”“較符合”的題項:“上大學后,我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了”僅占4.6%、19.7%;“我的學習很有效”僅占3.6%、24.3%;“我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計劃,并付諸實踐”僅占8.2%、37%;“上大學后,我明顯變懶了”占12.5%、39.3%;“我覺得失去了學習目標”占23.3%、25.6%;“我不會安排時間,學習無急迫感”占8.2%、32.8%。以下兩個題項的選擇倒還讓人感到欣慰:“我感覺我適應大學的學習”占19.3%、49.8%;“我感到自己在知識上的不足,因而更加努力地學習”占16.7%、50.5%。學習動機不足的原因,既與高職院校的學習風氣建設有關,也與高職生的學習品質、職業(yè)觀念意識、智力結構分布差異等因素有關。二是關于高職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問題,存在認知、情感、行為傾向的偏差。如高職生選擇“完全符合”“較符合”的情況如下:“何必太認真呢,睜只眼閉只眼,你就適應了”占48.5%,“由于對專業(yè)課不感興趣,我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了影響”占48.9%,“大學學習只憑個人興趣,不需要什么方法”占59.3%,“我常懷念以前的同學和事而不能自拔”占55.1%,“要不是為了學分、畢業(yè)證,我早就不學了”則高達73.8%。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與當前社會仍然存在的對職業(yè)教育的價值取向偏見有關,與高職生的學業(yè)與就業(yè)等自我認識偏差有關,也與校園風氣以及家庭教育等因素有關[6]。

      (三)高職生的學習適應受人口學等因素影響存在差異性

      研究顯示差異性特點如下:一是學習適應水平情況,男生、非獨生子女、學生干部的得分顯著高,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的得分顯著高于一般的。這說明男生具有喜歡向外闖、敢于面對新環(huán)境新挑戰(zhàn)等性別上的優(yōu)勢,非獨生子女受多子女家庭影響能積極跟人交流、能更好地面對和適應群體生活,學生干部相對來說更加活躍、更善于克服困難勇于面對挑戰(zhàn),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相對更獨立更自主更能適應新環(huán)境[7]。二是學習動機上,來自農村的得分顯著高,非獨生子女的得分顯著高,家庭經濟特困和困難的得分顯著高于家庭經濟較好的。這說明,生源地是農村的高職生具有改變自身的強烈愿望,他們相信只要自己刻苦努力,勤奮學習,掌握相應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就一定可以獲得向上流動的機會;非獨生子女在家庭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良性互動、積極競爭的心態(tài),他們會通過自身積極的態(tài)度和努力來證明自己,獲得關注;家庭經濟特困、困難的學生則有較強的改變家庭、改變命運的期望,會努力通過優(yōu)異的成績來改變未來的狀況。三是學習態(tài)度上,女生、非獨生子女、學生干部的得分顯著高,團員的顯著高于群眾,家庭經濟困難的顯著高于一般的。這說明女生對待學習更認真、更上進,非獨生子女對待事情一般具有較好的態(tài)度,學生干部則更具有積極上進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團員畢竟是青年中的積極分子,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對待事物態(tài)度認真希望改變自我。四是學習能力維度上,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得分顯著高于特困和一般的。這說明家庭條件確實能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影響,條件較好的能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積極的作用。五是教學模式維度上,學生干部顯著高于非學生干部,團員顯著高于黨員,家庭經濟困難和較好的顯著高于一般的。說明學生干部更善于跟進教學模式的變化,具有一定的靈活適應性;團員還有追求進步的信念;家庭經濟困難和較好的學生相較于家庭經濟一般的學生,可能表現出了良好的對教學模式變化的適應性以取得學習上的進步。六是環(huán)境因素維度上,文科類顯著高于理工科類。這說明相對與理工科類學生,文科類學生既善于立足于實際,又對未來抱有希望,更能適應環(huán)境。七是學習適應及其各維度,在民族因素上不存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差異,也就是不受民族因素的影響。八是高職生學習適應及其各維度,在以上人口學變量間不具有顯著的交互作用[8]。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研究表明,高職生的學習適應總體處于中等水平;調查對象中有21.3%的適應狀態(tài)良好,68.5%的適應狀態(tài)基本良好,10.2%的適應狀態(tài)較差,適應狀態(tài)差的沒有。學習適應的五個維度中,學習能力維度得分最高,學習動機維度得分最低,其中學習能力、教學模式、環(huán)境因素三個維度得分高于總量表每題平均分。學習適應及其各維度,在民族、專業(yè)等因素上不具有顯著性差異。學習適應存在性別、獨生子女、學生干部、家庭經濟狀況上的顯著性差異;學習動機存在生源地、獨生子女和家庭經濟狀況的顯著性差異;學習態(tài)度存在性別、獨生子女、學生干部、政治面貌、家庭經濟狀況上的顯著性差異;學習能力只存在家庭經濟狀況的顯著性差異;教學模式維度存在學生干部、政治面貌、家庭經濟狀況上的顯著性差異;環(huán)境因素存在專業(yè)上的差異顯著。

      (二)建議

      1.激發(fā)高職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學習活動的動力源,反映著學習過程中認知與行為等的投入情況,決定著學習的成效,推動著學生的發(fā)展。調查發(fā)現學習動機水平最低,因而必須進一步激發(fā)學習動機,以增強高職生學習適應水平,增強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9]。一是注重學習目的教育。學習目標明確,學習行為就會端正。高職新生進入職業(yè)院校,大多都會感到迷茫與困惑,因此開展學習目的教育很有必要。二是正確培養(yǎng)高職生的專業(yè)興趣。專業(yè)興趣是人們探究所學專業(yè)的態(tài)度和情緒。通過專業(yè)實習、專業(yè)實踐等方式積極培養(yǎng)高職生的專業(yè)興趣。建立高職生專業(yè)學習的激勵機制,引導高職生的專業(yè)類型與專業(yè)相結合、興趣相吻合,增強高職生的專業(yè)學習動機[10]。三是滿足高職生的成長需要。高職生也具有馬斯洛所描述的認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需要等成長需要,但高職生的自尊和自我實現往往長期得不到很好地滿足,存在自卑或我行我素、自負等心理,因此必須正視高職生的這些成長需要,增強其學習動機。四是傳授高職生學習策略。高職生往往缺乏學習策略,要注重認知策略的訓練,加強高職生計劃、監(jiān)督、調控、反思等元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改善高職生學習時間、環(huán)境等資源管理策略。五是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體驗成功的機會。高職生往往認為自己是學習的失敗者,正因為此,更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可以體驗成功的機會。成功的體驗可以增強高職生的自信心,進而激勵其內在的潛能以增強其學習的動機。六是樹立學習成才標兵給高職生提供榜樣。榜樣是一個人樹立自己的價值觀,完善其為人處世的重要影響人物。成才標兵是高職生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同學或校友,“朋輩”榜樣的作用更有說服力,會激發(fā)其進行自我約束與管理,激發(fā)起學習動機。七是高效發(fā)揮教師的影響作用。教師要做高職生的導學者、評估者、合作者、促進者[11]。

      2.端正高職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的進步與成長,態(tài)度最關鍵。學習態(tài)度在學習思想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要予以充分重視。調查發(fā)現高職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必須采取措施予以引導、矯正[12]。一是開展學習觀教育。首先要有適應新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學習觀,這是端正學習態(tài)度的基礎和前提??梢越柚@文化平臺,加大對正確學習觀的宣傳,同時發(fā)揮好輔導員、班主任、相關學習社團的積極作用。高校教師要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加強學習觀的引導[13]。二是強化高職生的社會責任感教育。調查發(fā)現高職生的學習態(tài)度價值取向功利而社會責任感較低。加強高職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強其社會責任意識,端正學習認知與態(tài)度。三是加強學習風氣建設。高職院校要優(yōu)化校風、營造學風、改善教風,要重視課堂教育,注重社會實踐,引導高職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認知、健全的學習態(tài)度。四是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調研中很清晰地感到,高職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原因跟社會風氣關系緊密,社會對職業(yè)教育的偏見、不良的風氣和歪曲的輿論,直接給高職生的學習態(tài)度帶來不良的影響。要端正高職生的學習態(tài)度,必須優(yōu)化社會風氣,用正確的輿論引導高職生的學習和生活。大力弘揚和宣傳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正確的輿論引導逐漸消除“讀書實用論”的觀念,消除對職業(yè)教育的偏見等不良影響,弘揚積極向上和終身學習的氛圍。改變傳統(tǒng)的重智輕德、重視普通教育輕視職業(yè)教育的觀念,正確引導高職生的學習目的和動機,最終幫助高職生成人成才[14]。

      3.依據差異性特點培養(yǎng)學習適應能力。調查發(fā)現,高職生的學習能力水平較好,能夠適應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教學和環(huán)境;高職生的學習適應及其維度還存在性別、專業(yè)等的差異性,也就是不同的群體在學習適應上,面臨的問題是多樣的、復雜的,因此要依據高職生學習適應的特點和差異性,揚長避短,進一步提升高職生的學習適應水平。一是繼續(xù)加強學習能力培養(yǎng)。加大對改善學習條件的投入,加強圖書館、網絡化學習資源、自主學習中心、專業(yè)實訓室等硬件的建設。重視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軟環(huán)境建設,鼓勵學習、鼓勵創(chuàng)新,建立培養(yǎng)高職生學習能力的成就動機。加強提升與學習能力相關的專業(yè)與課程體系建設。引導學生構建有彈性的學習計劃。重視隱性課程作用的發(fā)揮,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持續(xù)深化教學模式改革,不斷優(yōu)化學習環(huán)境建設。二是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心理干預活動。根據學習適應水平的差異性特點,制定符合高職生身心特點、人性化的策略,有針對性開展教育活動。如采取舉辦激發(fā)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習興趣等學習修養(yǎng)系列講座,開展系列主題班會、學習競賽、職業(yè)競賽等的教育策略;優(yōu)化教學程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進行學習動機遷移等的教學活動;進行激發(fā)學習動機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堅持反饋與激勵性評價相結合等的環(huán)境教育模式[15]。三是創(chuàng)設學生學業(yè)支持服務中心。針對高職教育的特點,以高職生的學業(yè)發(fā)展為中心,優(yōu)化教育管理服務,給學生提供各類個性化、專業(yè)化的服務和支持,制定學生發(fā)展計劃指導高職生成長和生涯發(fā)展[16]。

      參考文獻:

      [1]陳建文,王滔.大學生壓力事件、情緒反應及應對方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87-94.

      [2]熊麗克.大學新生學習適應問題成因與對策[J].職教論壇,2012(35):113-115.

      [3]馮廷勇,劉雁飛,等.當代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進展與教育對策[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6(2):135-139.

      [4]申繼亮,陳英和.中國教育心理測評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1.

      [5]朱曉紅.回眸與前瞻:學習動機缺失研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26-131.

      [6]李雪平.大學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與學習動機的相關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2(5):84-88.

      [7]羅杰,周瑗,潘運,等.性別在大學生學習適應與學習倦怠關系中的調節(jié)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3(6):69-73.

      [8]王偉,雷靂.大一新生學習適應與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人格的中介作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10):31-34.

      [9]周源源,白學軍.論學生學習動機及其激發(fā)[M].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78-80.

      [10]高華.基于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高職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4(14):72-75.

      [11]于海峰.學習動機內化的理論反思與教育啟示[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154-158.

      [12]萬里亞.高職新生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與教育策略[J].職教論壇,2014(12):80-82.

      [13]王曉英.當代大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5.

      [14]鄒為民.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態(tài)度調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4(9):34-35.

      [15]劉培軍.大學生學習適應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5.

      [16]王澤榮.論職業(yè)院校學生學習能力的構建——基于學習心理的解讀[J].職教論壇,2012(28):8-11.

      責任編輯 殷新紅

      猜你喜歡
      高職生調查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小額貸款公司的簡易盡職調查方案研究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研究
      天臺縣城區(qū)有毒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初報
      現代園藝(2016年17期)2016-10-17 07:12:23
      三年制高職生與五年制高職生學習力比較研究
      基于自律的當代高職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為高職生打造更多的“學習路徑”
      庆云县| 会泽县| 渭南市| 兴宁市| 二连浩特市| 阳西县| 庆阳市| 慈利县| 天全县| 靖宇县| 阳泉市| 敦化市| 安康市| 睢宁县| 本溪| 建瓯市| 德江县| 黎川县| 渝中区| 洪洞县| 大城县| 普兰店市| 宣恩县| 嵊州市| 余江县| 梅河口市| 运城市| 新竹市| 互助| 崇阳县| 行唐县| 满城县| 梁平县| 麻城市| 昌江| 河池市| 钦州市| 锡林郭勒盟| 津南区| 会泽县|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