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曉君,列志旸,薛 立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林學(xué)與風(fēng)景園林學(xué)院,廣東 廣州 510642)
鹽脅迫是植物面臨的主要逆境之一[1],全球大約有9.5×109hm2鹽漬化土壤[2],嚴重影響了植物生長和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3]。目前,我國土壤鹽漬化涉及范圍高達2.5×106hm2,且呈逐年上升趨勢,約占耕地的1/4[4]。鹽漬化土地的土壤含鹽量高,并且含有過量的礦物質(zhì)成分,會使土壤溶液濃度過高,根際滲透壓增大,導(dǎo)致植物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的能力下降,抑制植物組織和器官生長和分化,損壞葉片、降低生物量并改變其分配格局[5]。廣東屬于沿海地區(qū),海岸線長,且降雨量大而集中,沿海地帶土壤受海潮浸漬而形成濱海鹽土,適用于綠化的園林植物較少,不利于濱海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fù)。因此,選用合適的耐鹽園林綠化植物對改善濱海地區(qū)的綠化狀況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中所選用的大紅花Hibiscus rosasinensis、狗牙花Ervatamia divaricat‘Gouyahua’、龍船花Ixora chinensis、紅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鵝 掌 藤Schef fl era arboricola、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和花葉假連翹Duranta erecta‘Variegata’是華南地區(qū)重要的園林綠化植物,常種植于含鹽量較高的濱海地區(qū),目前我國對鹽脅迫下植物生物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粱Sorghum vulgare[6]、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7]等農(nóng)作物,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8]、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9]、紅葉石楠Photinia serrulata[10]等園林樹種上,但尚未見到鹽脅迫下大紅花等7 種園林植物生物量對比的研究,本研究人工模擬鹽脅迫環(huán)境,測定這些植物生物量及器官生物量的分配變化, 可為抗鹽植物的選擇提供參考,對于改善濱海綠化有一定的價值。
本研究選擇在廣州市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林學(xué)與風(fēng)景園林學(xué)院進行,試驗地屬于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一年中最熱月份是7月,平均溫度達28.7℃;最冷月份是1月份,平均溫度為13.5℃。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約達1 736 mm,主要集中在4至6月份,年均相對濕度為77 %。
本試驗所用園林植物大紅花、狗牙花、龍船花、紅背桂、鵝掌藤、朱蕉和花葉假連翹均來自廣州市普邦園林公司1年生苗,試驗開始時7種幼苗的基本概況見表1。2016年5月,將7種苗全部移栽至規(guī)格為20 cm,高30 cm的營養(yǎng)袋,每盆定植一株。盆內(nèi)土壤由黃心土和荷蘭土按3:1的比例配制而成。
使用NaCl溶液調(diào)節(jié)鹽分濃度,并運用梯度法對7種幼苗進行鹽分梯度設(shè)置:采用鹽分和土壤干質(zhì)量之比(NaCl濃度=NaCl質(zhì)量(g)/盆土干質(zhì)量(g)×100%),分別設(shè)置0%,0.3%,0.6%3種鹽濃度,其中0%鹽濃度是以澆等量的無離子水作為對照(CK),每種鹽濃度處理15個重復(fù),7種植物共315個樣品。為確保盆中鹽分總量,花盆底部各用托盤承接。試驗開始時,嚴格控制樣品苗木的澆水量,以利于加鹽后在干燥土壤中充分擴散。處理后的樣品苗木,每天向各盆澆等量水1次,并將盤內(nèi)滲出水分及時返還處理盆中。
7種植物經(jīng)過3種不同鹽濃度處理30 d后,同一濃度每種植物各取10株生長狀態(tài)良好的整株植物。用無菌水將植株沖洗3次,后分成葉、枝干和根三部分,稱量植株各器官部位的鮮重(FW),再將其分別裝入信封后并編號,將其放置于烘箱中用烘干法測得植株及各部分的干重(DW)后,計算根冠比(Root-Shoot Ratio)[11]。
采用軟件SAS 9.3及Excel 2003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各種植物在經(jīng)過不同鹽濃度處理30 d后,受鹽分脅迫影響較為明顯,并呈現(xiàn)隨著鹽分濃度升高而降低的趨勢。當(dāng)鹽濃度增加至0.3%時,大紅花、狗牙花、龍船花、紅背桂、鵝掌藤、朱蕉和花葉假連翹的生物量與對照相比分別顯著下降了 26%、29%、51%、18%、38%、40% 和 16%(P<0.05),當(dāng)鹽濃度增加至0.6%時生物量進一步下降,分別降低了42%、50%、59%、31%、46%、43%和59%(見圖1)。
圖1 不同鹽濃度處理的平均單株生物量Fig. 1 Effect of salt stress on average individual biomass
圖2 不同鹽濃度處理的葉生物量Fig. 2 Effect of salt stress on leaf biomass
植物經(jīng)不同鹽濃度處理后,各器官生物量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各植物種類的葉片生物量均隨著鹽濃度增加而降低。鹽濃度為0.3%時,大紅花、狗牙花、龍船花、紅背桂、鵝掌藤、朱蕉和花葉假連翹的葉片生物量與對照組相比分別降低了23%、49%、62%、8%、25%、46%和7%,0.6%鹽濃度處理下分別減少了40%、62%、63%、29%、32%、47%和52%(見圖2)。鹽濃度從對照組濃度0%上升至0.3%時,大紅花、狗牙花、龍船花、紅背桂、鵝掌藤、朱蕉和花葉假連翹的枝干生物量分別降低了36%、27%、41%、29%、66% 、32%和18%,鹽濃度達到0.6%時分別顯著降低了49%、48%、53%、30%、72%、34%和62%(見圖3)。鹽濃度為0.3%時,與對照相比,大紅花、狗牙花、龍船花、紅背桂、鵝掌藤、朱蕉和花葉假連翹的根系生物量分別降 低 了5%、19%、33%、34%、47%、38%和23%;當(dāng)鹽濃度為0.6%時,根系的生物量顯著降低了31%、44%、58%、38%、61%、45%和64%(P<0.05)(見圖4)。
圖3 不同鹽濃度處理的枝干生物量Fig. 3 Effect of salt stress on stem biomass
圖4 不同鹽濃度處理的根生物量Fig. 4 Effect of salt stress on root biomass
植物地上部分質(zhì)量是指植物的地上器官質(zhì)量,包括葉和枝干(未去皮),植物地下部分質(zhì)量是指植物的地下器官(根)的質(zhì)量。7種植物經(jīng)過不同鹽分處理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根系)干重均隨鹽度的增加而顯著下降(P<0.05),且地上部分干重比例均比地下部分高(見圖5)。當(dāng)鹽濃度為0.3%時,大紅花、狗牙花、龍船花、紅背桂、鵝掌藤、朱蕉和花葉假連翹的地上部分干重比對照分別降低了29%、33%、54%、15%、35%、41%和13%;鹽濃度達到0.6%時,分別降低了45%、52%、59%、29%、42%、43%和57%。
植物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干重比率(R/S)大小反映植物對環(huán)境因子的需求和競爭能力。在不同鹽濃度中,因植株不同部位對鹽分的敏感度及所受傷害不同,某一鹽度的R/S可能會出現(xiàn)升高或者下降。與對照相比,鹽濃度為0.3 %和0.6 %時,大紅花升高了34%和25%,狗牙花升高了21%和16%,龍船花升高了46%和3%,紅背桂減少了22%和13%,鵝掌藤減少19%和33%,朱蕉增加5%和減少4%,花葉假連翹減少11%和16%(見圖6)。
圖5 不同鹽濃度處理的地上生物量Fig. 5 Effect of salt stress on above-ground biomass
圖6 不同鹽濃度處理的根冠比(R/S)Fig. 6 Effect of salt stress on root-shoot ratio
生物量是生態(tài)系統(tǒng)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反映了外界因子對林木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以及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12],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反映了植物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生長策略[13],也能反映植物對鹽脅迫的效應(yīng)[10,14]。因為植物不同部位對鹽分的敏感性不同,導(dǎo)致植物的生物量分配各異以維持自身在逆境條件下正常生長[15]。本研究中,各種植物的總生物量均隨鹽濃度的增加而顯著降低,這與前人研究結(jié)果一致[16-18]。由于土壤滲透勢受鹽濃度的影響,植物細胞液的滲透壓升高提高了細胞質(zhì)的黏滯性,影響植株對養(yǎng)分的吸收,而植物吸收過多的Na+,可能導(dǎo)致Na+毒害,使植物吸水發(fā)生困難,生長抑制逐漸增強,從而使植物生物量大幅度減少?;ㄈ~假連翹生物量在0.3%鹽脅迫下降幅度最小,說明其耐低鹽臨界點最高,在0.6%鹽脅迫下紅背桂的生物量下降最少,其耐高鹽臨界點最高。
生物量分配策略反映植物將光合同化資源用于構(gòu)建器官的規(guī)律,是植物在鹽脅迫下的適應(yīng)機制之一,也是決定植物獲取資源、競爭以及繁殖能力的重要因素[10,19]。由于植物受到環(huán)境中可利用資源(光照,水分,養(yǎng)分等)、物種組成、植株大小等變化因素的影響,植株不同部位對鹽分的敏感性以及所受傷害不同,導(dǎo)致植物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存在差異,局部或整體的生物量劇降[20-21]。兩種鹽濃度脅迫下,龍船花在葉生物量減少幅度大,而紅背桂的葉生物量受高鹽脅迫后減少幅度小;鹽脅迫的鵝掌藤的枝干生物量下降幅度大,而花葉假連翹的枝干生物量下降幅度小,表明鹽脅迫下不同植物通過改變生物量的分配來構(gòu)建和維持逆境下植株正常生長[22-23]。
根冠比是衡量生物量分配受逆境影響的重要指標(biāo)[24-25]。本研究中,任何鹽濃度處理下所有植物的根冠比均小于1,表明植物地上部分生長比地下部分旺盛,生物量優(yōu)先分配于地上部分[26]。對同一濃度不同植物而言,狗牙花的根冠比最高,反映了其根系對養(yǎng)分的需求和競爭能力強,而地上部分最易受鹽逆境的抑制;而紅背桂根冠比最低,反映出其對光照的需求和地上部分競爭能力強,而植株地下部分生長最易受抑制。從同一植物不同鹽濃度來看,大紅花、狗牙花、龍船花和朱蕉的根冠比均高于對照。根據(jù)最優(yōu)分配理論,這種分配模式的意義在于使植物在逆境下,增加根對水分和營養(yǎng)的獲取,從而增強了根莖的生長能力,也稀釋了細胞內(nèi)的鹽分,從而增強植物的抗鹽脅迫能力[15,27];紅背桂、鵝掌藤和花葉假連翹的根冠比均低于對照,這是由于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地上部分,降低對光合組織的破壞,有利于吸收光能同化光合產(chǎn)物,同時吸收和貯存大量水分,一定程度上抵消鹽脅迫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為更好地完成新陳代謝過程奠定基礎(chǔ)[28-29],但其根受鹽害的程度大于地上部分[30]。
[1]佘漢基,李鵬飛,薛 立,等.3種園林植物響應(yīng)鹽脅迫的熒光特性[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2017,37(8):54-59.
[2]Bhatnagar-Mathur P, Vadez V, Sharma K K. Transgenic approaches for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in plant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s[J]. Plant cell reports, 2008, 27(3): 411-424.
[3]鄭欣穎,李鵬飛,薛 立,等.三種園林植物的抗鹽生理研究[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2017,37(9):62-69.
[4]王舒甜,張金池,張 亮.油菜素內(nèi)酯對鹽脅迫下香樟葉片光合色素以及葉綠素?zé)晒獾挠绊慬J].浙江大學(xué)學(xué)報(農(nóng)業(yè)與生命科學(xué)版), 2017,43(1):45-53.
[5]列志旸,薛 立.鹽脅迫對樹木生長影響研究綜述[J].世界林業(yè)研究,2017,30(3):30-34.
[6]馬金虎,郭數(shù)進,王玉國,等.種子引發(fā)對鹽脅迫下高粱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滲透物質(zhì)含量的影響[J].生態(tài)學(xué)雜志,2010,29(10): 1950-1956.
[7]朱世楊,劉 慶,張小玲,等.鹽脅迫對花椰菜苗期幼苗生物量及脯氨酸含量的影響[J].西南農(nóng)業(yè)學(xué)報,2016,29(1):148-152.
[8]吳竹妍,蔡靜如,錢瑭璜,等.鹽脅迫下5種華南鄉(xiāng)土植物的反應(yīng)特性及耐鹽性評價[J].江西農(nóng)業(yè)學(xué)報,2015, (12):19-24.
[9]趙春橋,李繼偉,范希峰,等.不同鹽脅迫對柳枝稷生物量、品質(zhì)和光合生理的影響[J].生態(tài)學(xué)報,2015,35(19):6489-6495.
[10]陳 聞,王 晶,吳海平,等.5種海島典型園林綠化植物的耐鹽性[J].浙江農(nóng)林大學(xué)學(xué)報,2017,34(2):283-293.
[11]陸海鷹,張元明.白梭梭幼苗生長和生物量分配對不同鹽分類型和濃度的響應(yīng)[J].干旱區(qū)研究,2012,29(2): 194-202.
[12]楊 東,萬福緒,李 盟.水鹽脅迫對上海4個防護林樹種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1): 254-260.
[13]王 楊,徐文婷,熊高明,等.檵木生物量分配特征[J].植物生態(tài)學(xué)報,2017,41(1):105-114.
[14]Vicente O, Boscaiu M, Naranjo M A,et al.Responses to salt stress in the halophytePlantago crassifolia(Plantaginaceae) [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4, 58: 463-481.
[15]王樹鳳,胡韻雪,孫海菁,等.鹽脅迫對2種櫟樹苗期生長和根系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生態(tài)學(xué)報,2014,34(4): 1021-1029.
[16]Zhang H, Wang G, Zheng K,et al. Mass–density relationship changes along salinity gradient inSuaeda salsa[J].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 2010, 32(6): 1031-1037.
[17]Mu Y G, Lin J X, Mu C S,et al.Effects of NaCl stress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oat (Avena sativa)seedlings[J]. Notulae Botanicae Horti Agrobotanici Cluj-Napoca,2015, 43(2): 468-472.
[18]祁 琳,柏新富,?,|浩,等.根際通氣狀況對鹽脅迫下棉花幼苗生長的影響[J].植物學(xué)報,2016,51(1):16-23.
[19]Wang X, Fang J, Zhu B. Forest biomass and root–shoot allocation in northeast China[J]. Forest Ecology & Management,2008, 255(12): 4007-4020.
[20]Bernstein N, Meiri A, Zilberstaine M. Root growth of Avocado is more sensitive to salinity than shoot growth[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04,129(2):188-192.
[21]劉 軍,徐金良,鄒 軍,等.鹽脅迫對紅楠幼苗生長及Na+、K+吸收和分布的影響[J].林業(yè)科學(xué)研究,2013,26(6):790-794.
[22]Farshidi M. Silicon nutrition alleviates physiological disorders imposed by salinity in hydroponically grown canola (Brassica napusL.) plants[J].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 2012, 34(5):1779-1788.
[23]劉正祥,張華新,楊秀艷,等.NaCl脅迫下沙棗幼苗生長和陽離子吸收、運輸與分配特性[J].生態(tài)學(xué)報,2014,34(2):326-336.
[24]Osone Y, Tateno M. Applicability and limitations of optimal biomass allocation models: a test of two species from fertile and infertile habitats[J]. Annals of Botany, 2005, 95(7): 1211-1220.
[25]劉正祥,張華新,楊秀艷,等.Na2SO4脅迫對沙棗幼苗生長和光合生理的影響[J].林業(yè)科學(xué)研究,2014,27(2): 186-194.
[26]田 吉,張蕓香,樊興路,等.文冠果幼苗對鹽脅迫的生長策略響應(yīng)和耐鹽性閾值研究[J].中國農(nóng)學(xué)通報,2016,32(19):18-22.
[27]Gregory P J. Root, rhizosphere and soil: the route to a batter understanding of soil science[J].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05, 56: 1-11.
[28]毛培利,成文連,劉玉虹,等.濱海不同生境下鹽地堿蓬生物量分配特征研究[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xué)報,2011,20(8): 1214-1220.
[29]賈新平,鄧衍明,孫曉波,等.鹽脅迫對海濱雀稗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J].草業(yè)學(xué)報,2015,24(12):204-212.
[30]賀海波,李 彥.干旱、鹽脅迫條件下兩種鹽生植物生物量分配對策的研究[J].干旱區(qū)研究,2008,25(2): 24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