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蓮
(高郵市外國語學校,江蘇 高郵 225600)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改革發(fā)展,寫作閱讀能力成為人們必備的能力和素質(zhì)。新課程教育提出:寫作要有真摯的感情,力求表達自己的真切體驗和獨特感受。要從多視角觀察生活的多彩之處,找尋事物的特點,力求創(chuàng)意的表達。寫作不應僅是教育中對學生的考察,更應是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情感和對生活的感知的途徑。從而促進學生對寫作的個體認知和體驗。根據(jù)當前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寫作規(guī)律,生活化作文教學實踐重點主要在,尊重學生的體驗和內(nèi)心。從而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熱愛和寫作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動力,進而形成自身的實際技能和寫作能力,同時可以培養(yǎng)初中生的各項能力,對其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新形勢下,傳統(tǒng)的應試作文教學帶有一定的功利性。即使在當今,提倡素質(zhì)教育中的關(guān)注個體生命,中學生的考試作文還是以分數(shù)定成敗。而生活化作文教學在實踐中,具有隨意性和方向性,是作為教學中的精神活動。其也是一種通過心靈與生活對話的過程,具有直接的無利性。這兩種特性之間多少存在一些不可回避性的矛盾,解決兩者之間存在的問題是實踐中的主要解決問題。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我試圖將學生們的寫作熱情努力地提升,促使他們的寫作變成一種純粹的精神活動,但是在整個初中生的學習生活當中,每學期都會有各種考試,其中的指令性是無法回避的矛盾點,這也是作為老師的無奈之處。
首先,建議當前寫作教學的改革中,應該主要解決,怎樣使中學生的考試作文不再具有明顯的功利性,把更多的空間留給熱愛寫作、文學的中學生們。倡導寫作是與生活、與自然、與社會、與人生的交流和對話,而非流于形式上的完成,把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改革實踐得扎實而有力。在實踐的過程中,中學生自身也需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不能急于求成,使生活化作文教學貫徹于作文教學的應用中。
其次,在生活化作文教學實踐過程中,有部分的學生在學習訓練生活化作文教學時,沉溺在對魔法作文和模式作文的訓練上,忽略了針對多層次的訓練和多層次的評價,這是在作文教學中,不恰當?shù)姆椒?。?jīng)過思考和研究,我覺得,應當對學生給予一定的正面嘉獎和正確的引導,從而使寫作的角度和內(nèi)容不至于那么的單一和模式化。初中語文教師要學會多鼓勵學生,只有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才會樹立寫作的信心,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潛能,讓他們在寫作的道路上越走越有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從而走上自主學習的道路,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提升教學效率。
在近些年,生活化作為教學實踐的實施過程中,支持放開思想和想象能力,使作文教學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效果。但是,初中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單調(diào),中學生考試分數(shù)成了語文老師的核心問題,在實踐和理論的步驟清晰明確的情況下,決不排斥語言文字能力的訓練和創(chuàng)作的訓練,并且在探索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的引導下,指引初中生要以生活為源本,做細心觀察生活的人;指引學生要以真實的體驗為寫作靈感,做有性情對待生活的人;指引學生要以個性化語言為目標,做自己語言的領(lǐng)導人。促使語言文字的運用和生活、思維并進發(fā)展,這將必然是作文教學得到解放的最佳之路。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授學生寫作技巧時,一定要注意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注意讓學生學會細致觀察,學會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要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獲取寫作的素材,生活其實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多觀察生活才能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只學那些寫作技巧是不行的,不能舍本逐末。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參加生活實踐,只有讓學生增加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才能磨練他們的意志力,從而獲取寫作的靈感,寫出來的作文更有深度,更加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