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云
編者按: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東南部。
1990年前后,該州西疇縣蚌谷鄉(xiāng)木者村300多位村民在縣、鄉(xiāng)黨委、政府的領導和幫助下,在王廷位、劉登榮等黨員干部帶領下,積極發(fā)揮主動的創(chuàng)造精神,通過苦干、巧干、主動干,僅用了105天,通過炸石造地,積石累埂,就將該村石漠化十分嚴重的“摸石谷”地塊360畝石頭地,改造為“保土、保水、保肥”的660畝“三保”臺地,當年就使玉米畝產(chǎn)量由上年的100公斤左右提升到400多公斤。將延續(xù)了千百年、每年青黃不接之際、靠拎著口袋四處找親友借糧度日的“口袋村”變成了糧食吃不完需要出售的“賣糧村”。
中共西疇縣委、縣人民政府及時總結推廣木者村經(jīng)驗,借助村民樸實的語言風格,將它總結為“搬家不如搬石頭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同時借助“西疇精神”的傳播和鼓舞,從90年代初起,縣委、政府利用補助政策的推動,遵循木者村的成功先例,動員全縣人民近30年連續(xù)不斷地投工投勞炸石造地,建高穩(wěn)產(chǎn)農田,共實旃土地整理10多萬畝,增加坡改梯地4090畝。累計改造中低產(chǎn)田(地)11萬畝。復墾土地0.4萬畝。耕地保有量穩(wěn)定在3.182萬公頃。終于解決了全縣的糧食自給問題。
近30年來,“西疇精神”得到了云南歷屆省委、省政府、文山州委、州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受到了全社會以及各類、各級傳媒的高度關注,實踐證明,“西疇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艱苦奮斗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對于中國國土石漠化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范本價值。尤其在當前全國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它詮釋了“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內核。
中共文山州委書記童志云最近指出:文山州目前正處于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和沖刺階段。重讀、重解、重用“西疇精神”,對于提振全州各族人民的精、氣、神,激發(fā)昂揚斗志,堅定必勝信心,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州總工會組織了“文山州弘揚‘西疇精神暨先進模范事跡宣講”。10余位宣講團成員來自全州各行各業(yè),既是“西疇精神”的播火者、助推者,也是“西疇精神”的實踐者、豐富者,他們把真實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生動故事,通過個性化樸實的語言風格,向觀眾娓娓道來,引起了觀眾的極大共鳴,現(xiàn)將宣講團部分成員的宣講詞節(jié)選刊出,以激勵斗志。鼓舞人心,服務于全州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工作大局。
何光才:“我的詞典情結,我的工匠情懷”
人物背景:文山州社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漢語數(shù)碼字典》主編,云南省發(fā)明協(xié)會會員。其研究發(fā)明主編的《漢語數(shù)碼字典》榮獲文山州2007年科普創(chuàng)作獎,2016年獲云南省職工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成果展“創(chuàng)新類作品金獎”。何光才同志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先進工作者;2015年被文山州人民政府授予“文山州先進工作者”稱號:2016年當選省、州黨代會代表。
我叫何光才,在文山州社科聯(lián)工作。
在今天的漢語詞典作品中,有一本《數(shù)碼詞典》,我就是這本詞典的主要編撰者,為了編撰這本詞典,我從1994年開始,一共耗時22年,直到2016年1月,在各級組織和領導、各位老師和專家以及朋友的幫助下,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了《數(shù)碼詞典》的完整版,它的出版面世,澤及莘莘學子,我倍感欣悅。
在這本詞典編纂過程中,我先后失去了父、母、弟弟、妻子四位親人和朋友、同道黃超。
從1994年1月開始至今,23年來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編撰這本詞典,在此期間,我的工作是編詞典,我的生活也是編詞典,23年心中只有一個牽掛,詞典,詞典,還是詞典。
1994年1月9日,我在《文山報》副刊看到一篇題為《夕陽無限好映紅滿天霞》的文章,讀到其中一句“耄耋老態(tài)”時,我不識“耄耋”兩字,于是就順手抓了一本《四角號碼詞典》查閱,可就是查不到這個詞,當時,我的國民教育經(jīng)歷只有初中,我不懂拼音,無從知道這個詞的讀音,按這本詞典的號碼查閱方法,我翻來覆去怎么也查不到“耄耋”這個詞。
我覺得很奇怪,怎么就沒有這個詞呢?就是這么一個偶然得不能再偶然的原因,使我下決心要編纂一本中小學生“最好使”的漢語字典。
編書過程中,我飽嘗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碰到許多坎坷艱難,也邂逅不少“貴人”相助,他們有各級領導,有黨校老師,還有大學語言文字專家,沒有這些幫助,這本《詞典》可能出不來。
通過我在州委黨校讀書認識的老師、后來擔任州社科聯(lián)主席的周雅麗,我和省社科聯(lián)取得了聯(lián)系,2004年9月5日,省社科聯(lián)對我的詞典舉行了一個評審會,當時到會的語言、文字專家有8位,評審會的召集人是云南師范大學教授、語言學博導、校長駱小所,有了這個高級別的評審會及其評審意見,等于給我的詞典開具了一張通行證。
接著,通過我在州委黨校的李會老師引薦,我認識了當時文山師范學校的唐明松老師,我請?zhí)评蠋煄椭鷮忛喸~典清樣,他介紹我到昆明認識了云南亙元文化傳播公司的老總章晴。章晴是馬關人,他非常支持我,他在教育部工作過3年,在教育部有人脈,他要我拿一份評審會作出的評審意見和一本詞典清樣給他,他轉交教育部的朋友,想請教育部出一個推薦函。
最后,教育部關工委理論中心為我的詞典發(fā)了一個《推薦函》,云南人民出版社因為有了這個《推薦函》,終于出版了我的詞典。
從周雅麗到駱小所,再到李會,接著是唐明松,再接下來是章晴,接著是教育部關工委理論中心的《推薦函》,然后是云南人民出版社給我出書——這一刷的好人,一路的綠燈,圓了我的詞典夢,別人說我的遭遇宛若天方夜譚,我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通過這個事,我堅信這個世界上,不是我運氣好,而是好人有很多。
這本詞典不屬于我個人,更不是我的事,它在當前漢語詞典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這本《數(shù)碼字典》集科學性、廣普性、適應性于一身,對中小學生、外國漢語愛好者、不懂漢語拼音的人,特別有幫助,我用1、2、3、4、5、6、7對應代表漢字基本筆劃的點、橫、豎、撇、折、捺、提,結合國家文字所規(guī)定的筆順規(guī)范,不受偏旁和角位限制,不存在難檢字,人機兩用,查字打字同技術,會查字就會打字,而且保證你5分鐘內學會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