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慶富
1知識回訪
1.1電流磁效應
任何通有電流的導線,都可以在其周圍產(chǎn)生磁場的現(xiàn)象,稱為電流的磁效應。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電流的磁場方向和電流方向有關。
1.2通電螺旋管
1.2.1定義
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感線是從螺線管的北極發(fā)出并回到南極。但是,在通電螺線管內(nèi)部的磁場方向是從螺線管的南極指向北極。通電螺線管對外相當于一個條形磁鐵,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
1.2.2安培定制
通電螺線管的磁極極性可用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來判定: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N極。
1.2.3記憶方法
以通電螺線管正面電流為例,電流向上,N極在左端;電流向下,N極在右端,可簡化為“上左,下右”。
1.3電磁鐵
電磁鐵就是內(nèi)有鐵芯的通電螺旋管。
(1)優(yōu)點:磁性的有無由電流的通斷來控制;磁性的強弱由電流的大小來改變;極性的變換由電流的方向來改變。
(2)用途:可用于電磁起重機、電鈴、電磁繼電器、聽筒等。
1.4電磁繼電器
(1)定義:電磁繼電器是通過電磁鐵,利用低電壓、弱電流的通斷,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電路的裝置。
(2)實質(zhì):電磁繼電器的實質(zhì)是一個由電磁鐵控制的開關。
(3)工作原理:電磁鐵通電時,把銜鐵吸下來,使動觸點和靜觸點接觸,工作電路閉合;電磁鐵斷電時,電磁鐵失去磁性,彈簧把銜鐵拉起來,切斷工作電路。電磁繼電器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2試題解析
2.1奧斯特實驗
例1(2017·淮安):1820年4月的一天,奧斯特講課時突發(fā)奇想,在沿____方向的導線下方放置1枚小磁針,保證導線和小磁針能____放置進行實驗,接通電源后發(fā)現(xiàn)小磁針明顯偏轉(zhuǎn)。隨后奧斯特花了3個月時間,做了60多個實驗證明電流的確能使磁針偏轉(zhuǎn),這種現(xiàn)象稱為____,奧斯特的發(fā)現(xiàn),拉開了研究電磁間本質(zhì)聯(lián)系的序幕。
解析:奧斯特實驗證明了電流的周圍存在磁場,這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了電和磁存在聯(lián)系的實驗,奧斯特因這個貢獻而載入物理史冊。
在奧斯特實驗中,開關閉合時,即當導線中有電流通過時,發(fā)現(xiàn)導線下面的小磁針發(fā)生偏轉(zhuǎn),說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奧斯特講課時突發(fā)奇想,在沿電流方向的導線下方放置1枚小磁針,保證導線和小磁針能平行放置進行實驗,接通電源后發(fā)現(xiàn)小磁針明顯偏轉(zhuǎn),證實了電流的確能使磁針偏轉(zhuǎn),這種現(xiàn)象稱為電流的磁效應。
答案:電流;平行;電流的磁效應。
點撥:熟悉物理學的相關歷史以及奧斯特實驗的細節(jié),是解題關鍵。
2.2螺線管
例2(2017·山西):小明在一塊有機玻璃板上安裝了一個用導線繞成的螺線管,在板面上均勻撒滿鐵屑,通電后輕敲玻璃板,鐵屑的排列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P、Q兩點相比,P點處的磁場較強
B.若只改變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P、Q兩點處的磁場會減弱
C.若只改變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P、Q兩點處的磁場方向會改變
D.若只增大螺線管中的電流,P、Q兩點處的磁場方向會改變
解析:由圖2可以看出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和條形磁體的磁場一樣,并且可以看到Q點鐵屑的分布比P點密集,由此可以確定Q點的磁場比P點強,故A選項錯誤。只改變電流方向,則磁場方向發(fā)生改變,但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強弱不變,故B選項錯誤,C選項正確。只增大螺線管中的電流,則磁場的強弱發(fā)生改變,但磁場方向不變,故D選項錯誤。
答案:C。
點撥:對通電螺線管磁場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對通電螺線管磁場強弱因素有一個全面的理解,是解題關鍵。
2.3電磁鐵
例3(2017·金華):在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時,小科設計了如圖3所示的電路,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電磁鐵A、B上方都是S極
B.通過電磁鐵A和B的電流相等
C.電磁鐵A的磁性強于電磁鐵B的磁性
D.向右移動滑片P,電磁鐵A、B磁性都減弱
解析:由安培定則可知,電磁鐵A的上方為N極,B的上方為S極,故A選項錯誤。由圖3可知,電磁鐵A和B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所以電流相等,故B正確。電磁鐵A和B的電流相同,由圖3可知A的線圈匝數(shù)多于B的線圈匝數(shù),A的磁性強于B的磁性,故C選項正確。向右移動滑片P,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電流減小,電磁鐵A、B磁性都減弱,故D選項正確。
答案:A。
點撥:此對電磁鐵磁性強弱影響因素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對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的理解,是解題突破口,解題中要注意控制變量法的熟練運用。
2.4電磁繼電器
例4(2017·武漢):如圖4所示是一種水位自動報警器的原理圖。水位沒有達到金屬塊A時,燈____亮;水位達到金屬塊A時,由于一般的水是____,燈____亮。
解析:電磁繼電器一般由鐵芯、線圈、銜鐵、觸點簧片等組成。只要在線圈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壓,線圈中就會流過一定的電流,從而產(chǎn)生電磁效應,銜鐵就會在電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彈簧的拉力吸向鐵芯,從而帶動銜鐵的動觸點與靜觸點(常開觸點)吸合。當線圈斷電后,電磁的吸力也隨之消失,銜鐵就會在彈簧的作用力下回到原來的位置,使動觸點與原來的靜觸點(常閉觸點)吸合。這樣吸合、釋放,控制了電路的導通、切斷。
當水位下降沒有達到金屬塊A時,控制電路斷開,電磁鐵失去磁性,彈簧拉著銜鐵使動觸點與上面的靜觸點接觸,工作電路接通,則L1燈亮。
當水位上漲時,水與金屬A接觸,由于水是導體,控制電路接通,電磁鐵吸引銜鐵,使動觸點與下面的靜觸點接觸,工作電路接通,則L2燈亮。
答案:L1;導體;L2。
點撥:熟悉電磁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和過程,是解題的突破口。電磁繼電器在實際生活中經(jīng)常用于自動控制水位報警器、溫度報警器等。由水位的變化導致控制電路的通斷,進一步?jīng)Q定電磁鐵磁性的有無,從而控制工作電路的動觸點的位置的變化,改變工作電路的連接情況。
2.5電生磁綜合應用
例5(2017·杭州):圖5為熱敏電阻的.R-T圖像,圖6為用此熱敏電阻R和繼電器組成的恒溫箱的簡單溫控電路。繼電器線圈的電阻為150Ω,當線圈中電流大于或等于28mA時,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為繼電器線圈供電電池的電壓為6V,圖6的“電源”是恒溫箱加熱器的電源。
(1)從圖6中可知,50℃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____Ω。
(2)恒溫箱的加熱器應接在AB端還是CD端?
(3)若恒溫箱內(nèi)的溫度達到100℃時,請計算分析恒溫箱加熱器是否處于工作狀態(tài)。
(4)若在原控制電路中,串聯(lián)接入一個可變電阻,當該電阻增大時,所控制的恒溫箱內(nèi)的最高溫度將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解析:(1)分析圖5可知,50℃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90Ω。
(2)當溫度較低的時候,熱敏電阻的電阻值較大,電路中的電流較小,此時繼電器的銜鐵與AB部分連接,此時是需要加熱的,恒溫箱內(nèi)的加熱器要工作,所以該把恒溫箱內(nèi)的加熱器接在AB端。
(3)當溫度達到100℃時,據(jù)圖5可知,此時的電阻是50Ω,繼電器線圈的電阻為150Ω,所以該電路的電流是:
由于I>28mA,故恒溫箱不處于工作狀態(tài)。(4)據(jù)題意可知“當線圈中電流大于或等于28mA時,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即恒溫箱會停止工作,故可知若在控制電路中串聯(lián)一個電阻,電路電阻變大,同樣情況下,使得電路電流變小,故控制電路達到28mA時所用的時間會更長,保溫箱的加熱時間會更長,故保溫箱內(nèi)的溫度會更高。
答案:90;恒溫箱的加熱器應接在AB端;若恒溫箱內(nèi)的溫度達到100℃時,通過計算分析恒溫箱加熱器不處于工作狀態(tài);變大。
點撥:在解答本題的時候要分析清楚,控制電路和加熱電路是兩個不同的電路,只有當溫度較低,需要加熱的時候,加熱電路才會工作,而控制電路是一直通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