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晶
(漢江師范學院 教育二系,湖北 十堰 442000)
巧姐在《紅樓夢》一書中所占的篇幅不多,然而這一人物的塑造卻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一人物形象涉及到作者要表述的價值觀和道德觀?,F(xiàn)對巧姐這一人物形象的文化意蘊進行探討。本次探討的范圍為《紅樓夢》通行版本前79回內(nèi)容,這是公認的曹雪芹主筆,這一部分內(nèi)容代表曹雪芹設計的人物形象,80回以后的內(nèi)容為他人續(xù)著版本,不在本次探討的范圍內(nèi)。
巧姐是《紅樓夢》中的人物,是“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一名。根據(jù)書中警幻仙子的定義“即貴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冊,故為正冊”[1]第五回及書中對巧姐的描述,可以看出,在“金陵十二釵”正冊中,巧姐位置特殊。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她是十二名女子中唯一的未成年女性;第二,她是十二名女子中唯一沒有正面描寫的女性,小說中幾乎沒有巧姐本人主動參與過的大事;第三,她是書中描寫篇幅極少的女性。
這樣的女子,在一般的小說中會成為一筆帶過的配角,不會把她的命運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而作者曹雪芹卻將她從千金小姐到被拐賣,從劉姥姥為其贖身到成為“荒村野店”紡績婦女的坎坷命運,完完整整地描寫出來。這樣的女子,在《紅樓夢》中為什么有著特殊的地位,成為“金陵十二釵”中的一員?這就要從巧姐這一角色的塑造及其背后所傳達的思想來進行探討。
在《紅樓夢》中,關于巧姐的描述非常抽象,前79回里,直接描述的文字只有三處。
第一處,書中描寫:“于是來至東邊這間屋內(nèi),乃是賈璉的女兒大姐兒睡覺之處?!盵1]第六回此時的巧姐兒還被喚作大姐兒,書中僅僅說明了巧姐兒是王熙鳳與賈璉生的長女,亦是獨生女兒,同時間接交待了巧姐在賈府中的身份地位以及還沒有正式的名字。
第二處,寫年幼的大姐兒與年幼的板兒一同玩耍,她用手中的大柚子換了板兒的佛手[1]第四十一回。在這一回中,作者也沒有詳細地寫巧姐的樣貌、談吐等特征,只寫了雖然巧姐兒身為榮國府的千金小姐,板兒只是一農(nóng)家的孩子,但是兩人心無芥蒂,玩得非常愉快[2]183-184。
第三處,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時,王熙鳳向她說起了自己的心事:因為大姐兒出生的時間不吉利,并且自幼體弱多病,所以非常擔心養(yǎng)不活,想借劉姥姥的“吉、壽”幫大姐兒取個名。劉姥姥于是為大姐兒取名叫“巧姐”,意思是即使遇到了不吉祥的事必然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1]第四十二回。
如果單以篇幅及對巧姐的著墨來看,巧姐應是本書中不重要的配角人物。然而曹雪芹作為中國古代出類拔萃的小說家,他用一種獨特的意象手法,避開大量篇幅的直接描寫,采用側面描寫,用最簡的筆墨表達巧姐這一人物,寫出了最大意義的藝術效果。
意象,作為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表達手法,從表面上看是作者在言此物,然而從內(nèi)在看,其實是作者想借此物來表達特定的情感。曹雪芹筆下的巧姐,既無孩童的具體形象,又無孩童的具體特征。作者恰恰是借用了意象這一手法,生動地塑造了巧姐這一人物形象。同時,也意味著巧姐這一人物形象所表達的側重點并不是“孩童”這一特征[3]。其主要特征為以下幾點:
(1)巧姐身份的尊貴
在書中,巧姐為王熙鳳與賈璉之女,有著榮國府的家世背景。賈府祖上曾經(jīng)有過戰(zhàn)功,被封為榮國公,允許世代襲爵。巧姐的曾祖母史老太君是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后,是名門世家的小姐。賈家到了賈赦這一代,賈赦襲一等將軍的爵位,賈政做了工部員外郎。賈赦無嫡子,只有一庶出長子賈璉,賈璉娶的嫡妻王熙鳳為王子騰的親妹妹[4]。查閱巧姐的家族譜系,她與金陵最有名的“四大家族”全部都沾親帶故,且是“四大家族”之首的第五代長女,是真正的名門貴族千金。
(2)巧姐的無罪性
在書中,賈府的榮耀是用軍功建立起來的,是靠對農(nóng)民殘酷的壓榨來維持的。賈府擁有著傳統(tǒng)貴族家庭的森嚴等級秩序,如果長期浸潤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巧姐將會如何成長?又將會擁有怎樣的價值觀?這些不可得知。但從書中我們知道,賈府正值榮耀之時,變故也隨之而來。家族衰落,親友爭斗,此時的巧姐年紀尚幼,對世事一無所知,甚至還帶著一種孩童的稚嫩,被人拐賣,差點成了藩王的“手中玩物”。她所遭遇的一切困苦使讀者覺得,縱使其身在賈府,身為長女,這也并非其本身的罪過。
(3)巧姐多災多難的命運
巧姐雖是豪門千金,卻是一名生于末世的豪門千金,其命運多舛。《紅樓夢》一書只保留有79回的原著,巧姐后續(xù)的命運無從了解,但是在書中巧姐登場時就用各種方式暗示了巧姐的命運將是多難的。第五回“金陵十二釵”正冊的畫冊中說明了她的命運,并給了判詞:“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碑媰灾杏靡环L畫描述了她的命運,說將來她會成為一名在鄉(xiāng)村紡績的普通婦人[5]?!都t樓夢組曲》中又更詳細地描述了她的命運。
作者在巧姐的人物形象塑造上使用了大量的間接性描述、抽象性描述、意象性描述。一名豪門千金曾在幼年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在勢敗母亡后她被舅兄賣掉,人生就此終結的時候,卻正如劉姥姥所預示的一般“遇難呈祥”,獲得了曾受過娘親恩惠的劉姥姥的救濟,避過了最悲慘的命運,過起了“紡績”村女的生活。如果僅僅只是單純地描述了這一少女的命運,那么這一角色塑造的意義并不具備典型性。但當我們仔細分析巧姐這一人物形象周遭的情況以及造成她命運的因素時,我們發(fā)現(xiàn)這恰恰是遭雪芹的巧妙之處。這些推動她命運發(fā)展的因素,承接著《紅樓夢》的主旨,傳達著作者的思想。
中國是非常重視家族秩序的國家,家族的秩序,是應用人倫來維持的。比如《禮記·中庸》中描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論語·學而》中強調(diào)家族成員要“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逍愛眾而親仁”。中國民間更講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一人倫。在書中,賈府是一個秩序混亂、即將解體的貴族家庭。曹雪芹從三個方面描述了賈家的現(xiàn)狀。
第一,賈家已經(jīng)找不到能夠撐起門面、維持秩序的男子;
第二,賈家的男子品行大都不端,從第三代賈赦開始,男子普遍無能;
第三,賈府之所以能夠對外架子不倒,很大程度上與賈元春被選為妃、賈府中的女性王熙鳳頗為能干有關。
在一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中,女子竟成為家族棟梁,這是非常少見的。究其因果,賈家所以會衰敗,正是因為男子們心中沒有道德、秩序、人倫,導致賈府的根基逐漸敗壞[6]。
一個功利的人,會有怎樣的命運,要從巧姐的母親王熙鳳身上來解讀。王熙鳳是一個頗為愛財,甚至為財而刻毒的人。
在第十五回,王熙鳳為了三千兩銀子而弄權,間接害死了一對有情人的性命。書中還描寫王熙鳳私下有放賬的行為。對于自己愛財愛到遭人忌恨的事情,王熙鳳也是有所覺悟的。王熙鳳為了撐住賈府,在財務上操心過多,導致小產(chǎn),落下了較為嚴重的婦科疾病。
在第五十五回,王熙鳳與平兒私下對話時說,自己平日里過于斂財,導致眾人對她極其忌恨,她現(xiàn)在即使處處提防,也未必防得住小人暗算,以后不如多養(yǎng)病、少樹敵。于是在病中把賈府的財務交給了賈探春,避過成為賈府風口浪尖的人物。
在《紅樓夢》中,王熙鳳不是一個一心與人為善的人物,這種性格導致她勢敗的時候不僅墻倒眾人推,落難時她的女兒巧姐更是無人保護。
雖然王熙鳳不是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善良”人物,但是這不代表王熙鳳對人缺少真誠。在書中,有一個與王熙鳳結下緣來的窮苦婆子,王熙鳳與她產(chǎn)生了一段特別的感情,這個人就是劉姥姥。劉姥姥三進榮國府,都與王熙鳳有過聯(lián)系。
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府時,是以“打抽豐”的形象出現(xiàn)的,劉姥姥家中沒了過日子的銀子,于是到榮國府來“打抽豐”。賈家自詡為慈善之家,王熙鳳雖然對這位貧窮的鄉(xiāng)下老婆子沒有特別的印象,卻也依慣例給予了她一定的禮遇,并依王夫人的意思,給了二十兩銀子及一吊錢,讓劉姥姥回去過生活。
劉姥姥第二次進榮國府,是劉姥姥家獲得賈家的資助以后,日子過得好起來了,帶著家里種的最鮮的瓜菜來回報賈家人,表達自己的心意。此時,賈母偶然聽說有一位年齡與自己相當?shù)睦先思襾淼劫Z府,想看看這位老人家,于是見了劉姥姥。因為劉姥姥具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且有一定的見識,哄得賈母非常開心,所以賈母帶劉姥姥進大觀園游玩。劉姥姥豁達、機變的性格是投了王熙鳳緣的,這從兩件事中可見。
第一,王熙鳳讓劉姥姥為女兒取名。
巧姐是王熙鳳的獨女,掌上明珠,王熙鳳非常在意巧姐一生是否順暢平安。關于巧姐的名字如何取一事,王熙鳳非常真誠地與劉姥姥探討,推心置腹地說明幫女兒取名的緣由。在此處,王熙鳳與劉姥姥是有親近之心的,同時也說明她認可了劉姥姥的為人,并不把劉姥姥當作一個沒有識見的鄉(xiāng)下老婆子[2]182-184。
第二,從賈府送給劉姥姥的禮物可以看到王熙鳳的心意。
在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在送劉姥姥走前,平兒遵照王熙鳳的意思,為劉姥姥準備了半炕禮物。其中包括各類衣料、御田粳米、瓜果蔬菜等。在交通不發(fā)達、物質不豐富的古代社會,王熙鳳送給劉姥姥實用的物品比直接送銀子更見誠意。
劉姥姥第三次進榮國府的所見所聞,目前已難以得知,然而從巧姐的判詞中可以推斷,在三進榮國府時,正是榮國府家敗之時,巧姐已被舅兄賣掉,王熙鳳已官司在身,自身難保,無力救女,于是求助劉姥姥。劉姥姥有感于王熙鳳昔日的恩情,救出了巧姐兒,帶著巧姐回了故鄉(xiāng),從此巧姐遠離賈府的是非,成為一名村女。
巧姐的父兄,多是荒淫之輩、重利之輩。這樣的男子會營造出一個怎樣的世界?書中給出了答案。以榮國府為例。
在曹雪芹的筆下,這樣的男子只會給祖上留下的榮耀抹黑,并把祖上留下的財產(chǎn)敗光。即使府中有一兩名正派的男人,有幾個能干的女人,也不能改變家族的頹勢,義、利之擇,代表著心性根本。曹雪芹用巧姐舅兄與巧姐的不同命運來提醒讀者重新審視倫理:是以義為重?還是在利為重?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做什么樣的人?識別什么樣的人?遠離什么樣的人?
因果報應,體現(xiàn)在王熙鳳的命運上。王熙鳳既有重財、為了財對他人刻毒的一面,也有重情,對欣賞的人不計較其小節(jié)、不惜金錢的一面。王熙鳳正因為重財、刻毒,才惹得眾人忌恨、惹上官司纏身;又因為重情、寬容讓她在無意之間對他人施與了恩惠,關鍵時刻得到了他人搭救,劉姥姥正是其中的一名。巧姐的遇難與脫險都出乎王熙鳳意料。在不可預知的人世中,該如何為人處事?曹雪芹用王熙鳳和巧姐的命運給予了讀者啟示。
一個在賈府中長大、頗受呵護的千金小姐,突然淪落到被賣的地步,巧姐的命運反差是極大的。現(xiàn)假設,榮國府未敗,巧姐仍在賈府中,未來的命運會如何?
實際上她的命運是可見的,賈府元、迎、探、惜四春的結局足以說明她未來的結局。元春進入宮廷,疑似卷入宮斗,死于非命;迎春所嫁非人,被丈夫活活折磨至死;而探春則在朝廷敗亡之后,被和親這樣一種屈辱的政治策略奉獻給了敵國,永遠不能再回家鄉(xiāng);惜春看破一切,從此青燈古佛。
就以人生的態(tài)度而言,曹雪芹在《紅樓夢組曲》中給出的結果是“留余慶……幸娘親,積得陰功”[1]第五回。對比豪門中的彼此算計,正如探春所言“個個都像烏雞眼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1]第七十五回,巧姐雖然在村中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卻獲得了劉姥姥的真心關愛。這兩種生活,哪種是福?曹雪芹通過對比留出了余味。
巧姐,是一名非常抽象的人物,沒有太多的直接描寫,也沒有太多的故事情節(jié),雖然她的故事篇幅短小,卻從她的身上中看到了豪門末世千金小姐可能遭遇的命運。巧姐本身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對象,外在的因素導致巧姐命運產(chǎn)生的變化才是《紅樓夢》一書要描述的重點,作者用這一人物形象點明其文化意蘊——“最小也是最大的道德勸懲者”。
曹雪芹讓讀者看到:縱使狡狠、風光的賈家男人,終究導致賈家的敗亡;機關算盡的王熙鳳,縱使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她女兒的命運轉機竟然是在自己偶爾流露的一絲真情上;身在豪門之中的巧姐,縱使萬般富貴,也未必能有真正的幸福,真正給予她呵護、關愛的是一位貧窮老婦。人該怎么做才能真正幸福?而什么又是幸福?曹雪芹沒有給出直接的答案,而是把它寄予在了一個并非主線的人物身上。從巧姐的一生經(jīng)歷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幸福并不取決于外在的物質,而是要看自身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