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磊 姚彤彤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和“美元加息”背景下,我國出口貿易產生的新變化,尤其是針對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差額波動日益頻繁這一特定情況,基于鎖定外貿收益(成本)、規(guī)避美元波動的交易策略,提出了對于美元加息利多行業(yè),應加強外部風險管理的交易策略;對于美元加息利空行業(yè),應加強內部風險管理的交易策略,從而提高對外貿易中的交易風險防范能力。
關鍵詞:一帶一路 美元加息 交易風險
美元是外匯市場上最主要的交易貨幣,據(jù)統(tǒng)計,每天涉及美元的交易約占全球外匯交易量的80%以上。表面上看,這是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全球范圍內的貿易地位所決定的。但是,翻開歷史,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一地位并不僅僅與貿易有關,這需要追溯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當時,時任美國財政部長懷特在聯(lián)合國貨幣金融會議上提出,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可按官價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這一計劃的實施,使美國借助美元掌控世界貿易的意圖得以實現(xiàn)。牙買加體系建立后,黃金不再作為貨幣而存在,但是,長久以來的商業(yè)慣例和美元與石油的掛鉤,使美元保留了國際貿易上的核心優(yōu)勢地位。美元依舊充當了各國央行的主要外匯貨幣,全球大宗商品以美元為計價貨幣,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國際債務以美元計價,美元作為套算匯率的基礎貨幣,這些都夯實了美元在全球經濟的地位。當前,在美元指數(shù)走強的背景下,美元加息已深深影響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貿易。為此,本文分析了外匯交易風險和行業(yè)特征,針對美元加息的具體影響,提出進行風險管理的策略。
一、“一帶一路”共建過程中,外貿行業(yè)面臨的交易風險
在國際貿易過程中,匯率的變動影響到外貿企業(yè)的成本與收益,進而給外貿企業(yè)帶來了一定的風險。縱覽我國外貿交易近10來年的變化,如圖所示,可以看到,在月度貿易差額上,2006-2016年之間,貿易差額的波動情況明顯增大,暗示著我國國際貿易的風險也在明顯增加。
那么,在國際貿易中,應當確定怎樣的防范風險的思路呢?我們知道,當外匯價格波動時,對于國際貿易的未來收益會產生兩種變化。一種是因外匯波動而帶來收益,另一種是因外匯波動而帶來損失。在此,作者認為,雖然近些年美元加息是一個總體趨勢,但是在具體的貿易上,不能每次都假定美元會升值,只作美元升值帶來收益的預期,而忽視每次具體交易的風險。相對而言,較為合理的做法是,不要期盼外匯波動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益,而應以規(guī)避外匯波動帶來的風險為主導,以鎖定當前收益作為主要目標進行交易結算。比如,上述的黑色金屬礦采選業(yè)和專用設備制造業(yè),其在出口貿易的過程中,雖然,美元加息有利于其出口,但是,不能假定每次交易的外匯結算時期美元都是升值的,即不能每次交易的結算貨幣都確定為美元。實際上,應該以鎖定當前貿易收益為核心,以規(guī)避外匯波動為導向。
進一步而言,交易風險緣于外貿企業(yè)交易引起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與債務,匯率的變化使得這些債權與債務具有不確定性,從而產生風險。任何業(yè)務營運所預期產生的外幣收入與支出,都可能存在交易風險,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以買賣商品及商業(yè)性服務中的應付款與應收款,進而致使外貿企業(yè)存在經濟損失的危險。在“一帶一路”共建過程中,應對美元加息帶來的交易風險,應以鎖定貿易收益為重,規(guī)避外匯波動產生的風險。總體而言,針對加息利多的行業(yè),對需求量的影響較少,可以多采用外部風險管理方法;而對于加息利空的行業(yè),其產品出口需求量受美元加息的影響較大,并且其中一部分行業(yè)的出口額度較小,可以多采用內部風險管理。具體而言,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進行闡釋。
二、美元加息利多的行業(yè)多側重于外部風險管理
所謂的外部風險管理方法,又稱為金融法,它是指通過一定的外匯交易來達到規(guī)避風險的目的。此種方法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外匯交易方法,如遠期、期貨、期權交易等;二是貨幣市場法。
(一)用外匯交易方法解決大額外貿交易的風險
外匯交易方法是一種突出金融衍生品運用的方法,在具體的交易過程中,可以根據(jù)交易特征,細分為以下三種。
1.遠期合約保值
這種方法是持有遠期外匯收入的企業(yè)賣出遠期合約,而持有遠期外匯支出的企業(yè)則買入遠期合約。這樣一來,企業(yè)就能將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在將外幣兌換為本幣時的匯率鎖定,從而使自身免受未來由非預期匯率變動而造成的影響,由此固定外匯收入或外匯成本。在上述分析中可知,加息利多行業(yè)與美元指數(shù)是正相關關系,即當美元加息時,此類行業(yè)更加利于出口。例如,我國某重資產的外貿企業(yè)約定三個月后向美國出口一批機器設備,同時收取款項,但是又擔心到了約定日美元會升值,該企業(yè)就可以和銀行簽訂三個月的遠期合約,以約定的匯率讓銀行買入人民幣,這樣一來,三個月后,該企業(yè)就能在鎖定的匯率下購買到與當前款項等值的人民幣。
2.期貨合約保值
這種方法是通過持有與現(xiàn)貨市場頭寸相反的期貨市場頭寸,從而達到規(guī)避風險的目的。其中又分為多頭套期保值和空頭套期保值兩種方法。前者是指當企業(yè)有外匯應付款時,在期貨市場上買入與將來要在現(xiàn)匯市場上買入的現(xiàn)匯數(shù)量相等或相近的、到期日相同或相近的外匯期貨合約,到將來再賣出原外匯期貨合約,沖銷原期貨多頭,以此防止未來外匯匯率上升。后者是指當企業(yè)有外匯應收款時,在期貨市場賣出外匯期貨合約,沖銷期貨空頭部分,以避免未來匯率下降。美元加息利多的外貿企業(yè),當美元加息時,未來會導致本幣貶值,從而在出口過程中遭受匯率風險,此時便能夠通過空頭套期保值來避免匯率下降。
3.期權交易保值
這種方法對或有風險進行套期保值,因其具有靈活性、主動選擇性的特點,對未來現(xiàn)金流尚無法確定的進出口業(yè)務具有很好的保值作用。對于美元加息利多行業(yè)的外貿企業(yè)來說,美元加息大大增加了未來匯率變動的風險,若在進出口貿易中,以美元計價的現(xiàn)金流入額已知,便賣出外匯遠期保值;若由于美元加息加劇了未來現(xiàn)金流入額的不確定性,則買入看跌期權。在相同情況下,期權交易保值防范風險的效果沒有期貨交易好,但由于其損失是有限和可承受的,因此在重資產行業(yè)進出口貿易的交易中,也不失為一種防范交易風險的有效方法。
(二)用貨幣市場法可以解決流動性相對寬裕的國際貿易
對于加息利多行業(yè)的外貿企業(yè),在美元加息的情況下,要進行進出口貿易和外匯投資,會遭受外匯投資和借款中的交易風險。此時,利用借款—即期交易—投資法、提前收付—即期合同—投資法都可以有效消除匯率風險。這兩類方法利用短期借款、短期投資來防范匯率風險,即通過將來的貨幣兌換,或結匯或購匯提前到現(xiàn)在以消除匯率風險的方式。
1.借款—即期交易—投資法(BSI法)
這種方式是當企業(yè)有應收賬款時,通過借入相應數(shù)量外匯,并即期兌換成本幣進行投資,未來收到外匯款項時再用這筆錢款償還借款本息。當企業(yè)有應付賬款時,借入本幣貸款,按現(xiàn)匯匯率所兌換的外幣金額相當于未來要支付的外匯,并用所借本幣在外匯市場上買進未來需要支出的等值外匯,同時用該外匯進行投資,期限與未來支付期限相同,到期后,可用收回的外匯投資金支付外匯應付款,并償還本息。
2.提前收付—即期合同—投資法(LSI法)
這種方法與BSI法的應收賬款情況類似,但在第一步,要將從銀行借款并支付利息改為請債務方提前支付,給其一定折扣。
三、美元加息利空的行業(yè)應側重于內部風險管理
美元加息利空的行業(yè)主要有兩類特征:其一是當美元加息時,其出口需求量增加的幅度相對較小,即不具備馬歇爾—勒納條件;其二,這些行業(yè)的出口次數(shù)多,但每次金額并不是很大。為此,針對這類情況,可以在一定情況下,多選擇內部風險管理方法,這類方法又稱為商業(yè)方法,具體分為選擇合同貨幣法、加列保值條款、提前或推后結匯法、配對法以及參加匯率保險。
(一)選擇合同貨幣法
1.采用“收硬軟付”原則,即出口貿易和借貸資金的輸出者應爭取使用硬通貨,進口貿易和借貸資金的輸入者應爭取使用軟通貨。由于美元加息效應,假如該企業(yè)屬于進口貿易和借貸資金的輸入者,則應該在貿易中爭取采用軟通貨?!败浲ㄘ洝笔侵改壳皡R率不穩(wěn)定,預測匯率有明顯下降趨勢的貨幣。美元加息的推進實施以及近年來人民幣匯率波動走低的現(xiàn)狀,可以預測人民幣在未來短期內仍然會貶值,在進口貿易中,進口商所支付的人民幣在兌換成美元時價值會下降,這會對己方更有利。但是這一方法的前提是要能夠準確預測匯率的未來趨勢,若是預測錯誤,反而會增大風險。
2.選擇自由兌換貨幣作為結算貨幣。輕資產行業(yè)在美元加息效應下,貸款成本增加,內部經濟發(fā)展會受到阻礙,若是選擇流動性大的自由兌換貨幣進行匯兌結算,可以有效防范風險。
3.選擇的合同貨幣幣種應盡可能與企業(yè)經常收入和支付的外幣幣種一致,這樣才能使外匯的應收應付款項的匯兌相互抵消,此外,還可以選擇本幣計價、選擇第三國貨幣等。
(二)加列保值條款
保值條款一般分為單一貨幣保值條款和復合貨幣保值條款。以單一貨幣保值條款為例,在貿易合同中,以某種軟貨幣為計價結算貨幣,某種硬貨幣為保值貨幣。在美元加息的大背景之下,加息利空行業(yè)由于與美元指數(shù)呈負相關關系,因此不利于出口。此時輕資產行業(yè)的企業(yè)若仍要進行出口貿易,可以將人民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預測未來升值的美元作為保值貨幣,按當前軟硬貨幣的匯率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結算時,再按照此時的匯率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來結算。加息利空行業(yè)的外貿企業(yè)在人民幣持續(xù)走低的一段時期內,與合作伙伴進行出口貿易,采取這種方法可以有效防范外匯風險。
(三)提前或推后結匯法
提前或推遲結匯法通過調整外匯資金的結算時間來規(guī)避外匯風險,該方法往往涉及到兩個國家的當事人,想要讓對方當事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改變原來合同中所規(guī)定的支付或收入條件是很困難的。因此,提前或推遲結匯更適合在跨國企業(yè)內部和關聯(lián)企業(yè)之間的交易。由于美元加息效應對利空行業(yè)不僅有著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更是對企業(yè)內部的經濟發(fā)展有所抑制。因此,這些行業(yè)的外貿企業(yè)應該采用先進的風險管理人員,為企業(yè)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機制,從而在運行過程中爭取運用這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幫助公司資金運作,既能使資金運用更具有靈活性,又能節(jié)約交易成本。但是,該種方法有效的前提是要準確預測匯率發(fā)展趨勢。
(四)配對法
配對法又叫做軋平法。外貿企業(yè)在交易的過程中,如果存在金額相等、時間一致的貿易條件,則可以用外幣流入來沖銷外幣流出,這種方法就是配對法。加息利空行業(yè)的外貿企業(yè)在美元加息效應的沖擊下,并不利于出口。當企業(yè)進行進出口貿易時,會面對極大的外匯風險,此時可以通過配對法來沖銷外匯的流入與流出。例如,當企業(yè)要出口一批貨物,將在三個月后獲得外匯應收賬款,此時就應該想辦法爭取進口一批貨物,使得企業(yè)在三個月后可以獲得相同數(shù)額的外匯應付賬款。
(五)參加匯率保險
美元加息利空行業(yè)的外貿企業(yè)可以向有關機構或公司投保匯率風險保險,由這些機構承擔部分或者全部的匯率變動風險,如美國的進出口銀行、英國的出口信貸保證局等。一旦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便由保險公司給予合理的賠償。
四、結論和啟示
在美元加息的境遇下,推進“一帶一路”共建,需要更好地處理美元波動帶來的交易風險。本研究基于當前我國對外貿易的新變化,提出在“一帶一路”共建框架下,我國對外貿易的企業(yè)在處理交易風險時,需要區(qū)別對待。對于美元加息利好的企業(yè),需要加強外部風險管理;對于美元加息利空的行業(yè),需要加強內部風險管理。由于本文的結論是站在當前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的一個思考,所以就本文的結論而言,以后還可以進一步細化和推廣,以更有利于特朗普執(zhí)政時期下的外貿企業(yè)外匯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1]王仁祥.國際金融學[M].科學出版社,2009.
[2]盛軍,胡筱曼.“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外匯風險暴露研究——基于國際財務管理視角[J].金融經濟月刊,2017,(8).
(作者單位:蘭州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代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