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博
摘 要:概念房屋(Idea House)一與二, 分別于1941年和1947年由位于明尼阿波利斯的沃克藝術中心建造,是首個由美國博物館建造的具有功能性的現代居室。這個房子的建造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經濟大蕭條所帶來的極端崇尚儲物與實用功能的房屋構造美學。與這個時期的商業(yè)性房屋模板不同,這兩個房屋是由沃克藝術中心的建筑師設計與負責施工建造的,其中的家具陳設也都是由博物館工作人員自己挑選。不同于普通的產品陳設地,這個展覽的意圖是通過將房屋呈現為參觀者的原始資料來促進對現代居室設計的認識與欣賞,去發(fā)掘居所本身的價值:純粹作為居所的價值,包括形而上的審美價值與形而下的實用價值。通過這些展覽,沃克藝術中心也在尋求一種對生動的,具有參與性的事件的博物館經驗的重新想象,脫離傳統(tǒng)意義上博物館與精英主義的聯系。這些例子集中關注的是對居住行為本身意義的開掘。文章的意圖,是在20世紀40年代居住危機的背景下,檢視這些展覽當中博物館學與建筑學的啟發(fā)之間的相互關系。
關鍵詞:沃克藝術中心;室內陳設;家居裝飾;概念住房
一、簡介:現代商業(yè)與社會性的結合
一個人居住的房屋就是它的藝術觀的體現——至少,一個房子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審美取向。很多人都有欣賞藝術的愿望和需求,但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是不參與藝術創(chuàng)作的,然而在他的居所中,人們在對其中陳設與空間布局的選擇和取舍中表現出了自己的審美趣味。
1941年,位于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的沃克藝術中心建造與展覽了“概念房屋”。這是美國第一個由博物館出資,完全具備功能性的現代展覽居室,它的建造是為了在一個室內的環(huán)境中表達關于房屋建造的構想與概念。1947年,沃克藝術中心延續(xù)這個理念,在同一個項目之下做了一個二戰(zhàn)之后的概念房屋,名稱為概念房屋二,這個舉動獲得了國家媒體的關注以及其他博物館的興趣。概念房屋一在1961年的時候為了給泰瑞恩·古思睿劇院(Tyrone Guthrie Theater)騰出地方而被拆毀,它是由明尼蘇達的建筑師拉夫·拉普森設計的。概念房屋二則于1969年被拆毀,作為古思睿劇院的擴充地點。
在經濟大蕭條與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沃克藝術中心的概念房屋展覽綜合了家居設計的生產與消費的方方面面,為了說服前來參觀的受眾這樣一種設計的重要性,他們從廣告與工業(yè)的領域借用了銷售員的技巧。這種不同尋常的推銷方式屬于美國夢的最為強有力的象征之一:單個家庭的住房。通過對樣板家庭形式的設想,概念住房試圖打破它的傳統(tǒng)性角色,鼓勵觀者從一系列的解決方案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家具設計與裝飾,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一種已經被預設好的,標準式的家居設計。這些住所創(chuàng)造了一種以顧客為中心的參與式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參觀者被引入了一系列的現代建筑,現代材料與現代技術的概念,也包括最新式的與家庭居住密切相關的技術。概念式房屋以新的,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方式貫穿了藝術、政治與商業(yè)的交接線。而概念式房屋的展覽結構,因為它延展的學究式的信息與即時的物理空間的可互動性,使觀者可以迅速融入其中來理解與思考設計者的感受與意圖,從而達到對他們的啟發(fā),與此同時也轉換成了為了他們的博物館參觀經驗。這個工程反映了美國一個時期的社會政策,經濟與建筑形影不離地交織在一起,而房屋對于政府來說就好像一個商業(yè)實體一樣具有特別的優(yōu)先權。在整個設計到付諸實施的過程中,商業(yè)對于家居設計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二、概念房屋一:美國中西部地區(qū)具有突破性的
室內居住工程
作為藝術畫廊的沃克藝術中心于1875年開始運營,它是由當地的木材大亨托馬斯·巴洛·沃克(Thomas Barlow Walker)成立的一個用于展覽私人收藏品的機構。1940年1月,畫廊更名為沃克藝術中心,成為了聯邦藝術計劃所支持的100個藝術中心中的一個,這個計劃是富蘭克林·羅斯??偨y(tǒng)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的文化政策。建筑師丹尼爾·德分巴齊厄爾受命成為該藝術中心的館長。他上任之后,開始尋求一種對博物館的角色與使命的新的定位,通過鼓勵更多的在過去看來與博物館毫不相干的受眾人群進入美術館來擴大其文化影響力。他上任期間早期最為著名的項目就是概念房屋的建造,這個工程很好地說明了德分巴齊厄爾的理念:“作為一個消費者,每個人都與藝術密不可分……他會使用來自商場,手工制造者與建筑者所制作的東西,他的選擇就關系到他的審美。”
在整個20世紀,制造業(yè)在推動現代建筑的發(fā)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整個現代房屋的話語都是主要圍繞著家庭生活的商業(yè)化這樣一個基本點展開。最終,展覽的所有不同形式都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商業(yè)推廣。
1940年10月,德分巴齊厄爾給一個當地的建筑材料供應商撰寫了一個實物援助式的征求信,以為即將到來的工程項目做準備。它與一個名為“美國居住”的三個部分展覽相關聯,該博物館策劃了一個完全的功能性的,進行完全裝飾的住房。這個展覽的空間稱為概念房屋是因為它的目的在于提供有關家居裝飾、材料與設計的各種不同的理念,由當代建筑師馬爾科姆和米瑞阿姆·雷恩設計,建在沃克藝術中心后面的草坪上,于1941年6月向公眾開放。概念房屋從6月開放到了11月,之后,博物館計劃將之用作一個為教室和實驗室做室內裝飾的模板。沃克藝術中心選擇了一個單個家庭的住宅而不是一個公寓模型,反映出了美國長期以來對于家庭這一概念的興趣,尤其是一個位于郊區(qū)的獨立房屋。概念房屋建構的時期正是美國經濟大蕭條之后的復蘇階段,人們對于家庭的熱情也逐漸升溫。
概念房屋一反映了聯邦政府藝術計劃的目標:“簡易的,小的房子”。一個小的房屋中充滿了合理的布局和技術的運用,沒有多冗余的家居裝飾,更多地將“現代”理解為一種技術舉措、居住標準而非美學范疇的標簽。
三、概念房屋二:進階的合度,邏輯與合理性
1945年的秋初,館長德分巴齊厄爾,策展人希爾德·雷斯與館長助理威廉·弗雷德曼開始了另外一個有關室內建筑展覽的計劃,概念房屋二。概念房屋一關聯的更多的是二戰(zhàn)前的家庭思維與居住模式,而概念房屋二則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居住問題。這一時期,美國很多家庭面臨戰(zhàn)后退伍軍人回家的局面,帶來了一系列的家庭與居住問題。
德分巴齊厄爾延續(xù)概念房屋理念是符合邏輯與實際的,鑒于美國當時的社會狀況,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在婚后面臨與親戚居住在一起的局面,暫時的軍用房屋已經變?yōu)榱司o急情況下的居住場所,甚至有的成為了雞圈與谷倉。政府在尋求各種辦法解決這種潛在的政治不穩(wěn)定因素,比如通過節(jié)縮政府預算,給退伍軍人以更多的經濟幫助。概念房屋二的意圖就是為這種情況提供解決辦法。
概念房屋二的結構是一個主要為四口之家設計的房屋結構,提供了相當靈活的公共空間,同時也保證了每一個家庭成員的隱私,在建造的技巧與材料上也是盡可能簡化。家庭成員的隱私靠折疊的隔墻來保證,房子直接以石膏板建造,其他的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塊、膠合板與玻璃。概念房屋二并不是一個特別的純粹致力于創(chuàng)造性的項目,它并非刻意拓寬現代建筑的便捷,而是代表了一種操作性極強的,具備合理性、邏輯性與實用性的房屋構造與裝飾的可能性。
最終,現代藝術博物館也建造了一個相同的工程,馬塞爾·布瑞爾的“博物館花園中的房屋”在經歷了1949年4月14號到10月30號這段時間的建造后最終走入人們的視野,它的設計發(fā)想,是為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家庭建造一個房子,布瑞爾還在車庫旁邊多加了一塊私人區(qū)域,以留給孩子們長大以后用作私人空間。與概念房屋一樣,這個房間里面也是裝飾完整的,并且通有電力設備。
四、結論:延展空間的概念需求與實際功能
在觀念上,概念房屋工程在本質上是理想化的,要知道很多普通的美國人還沒有時間與資源去雇傭一個建筑師,去買一塊土地和建造一座房子,尤其是當大型的房地產開放工程提供了更為低廉的價格和快速的建造速度時。盡管如此,這些房屋還是有力地說明了當時最為重要的一些社會問題:對于有品質房屋的需求,對于提升居住品質與居住環(huán)境的渴望,通過技術與和“現代”這一概念共存的前提下創(chuàng)造新的居住環(huán)境。而消費者的購買力對于經濟和好的設計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由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概念房屋對居住和博物館的真正貢獻就是提供一種時尚的,同時具備嚴肅的實用意義的家居形式。
在討論概念房屋二項目的時候,德分巴齊厄爾寫到了“一個人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他的藝術”,以暗示房子的擁有者可以通過決定屋內的陳設與布局來展現他的審美取向。對于建造材料、家用電器、室內家具及其他陳設物品的消費都可以體現房屋擁有者的審美,概念房屋這個工程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在商業(yè)性的房屋開發(fā)商與手工業(yè)制造商之間取得平衡,概念房屋以一種有力的方法穿插了工業(yè)與藝術的世界,同時也符合沃克藝術中心為觀者提供創(chuàng)造性的與務實的建議以及重新想象藝術展覽的本質的訴求。這些展覽的高參與度與國內媒體的興趣和關注更體現了當時居住危機的嚴峻程度,也更加說明了居住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全國性的問題。這樣一個工程的出現與傳播也在實際上影響了每一個個體對房屋建造的興趣,也使得藝術機構愿意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思考如何更好地呈現自己的藏品,如何為呈現的方式提供更多的可能。
作者單位:
重慶工商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