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潮
摘要: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提出:“作文就是指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弊魑慕虒W一直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筆者通過多年積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小學作文教學。
一、從學習課本來引導小學生的作文興趣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xiàn)“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
當學生將基礎知識積累做好之后,我們就要開始引導學生練習作文了,最主要的是激發(fā)學生寫作文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生學習作文之前要能提起學生對作文學習的興趣,那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讓學生從學習課本中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呢?1、通過對課本的閱讀學習,學生可以學習課本中新的詞匯,增加知識;2、通過對課本的閱讀學習,學生可以學習到課文中許多修飾方法,如比喻、排比、擬人等;3、通過對課本的閱讀學習,來引導學生喜歡寫作。首先在教學中,每個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都不是全然相同的,我們從學生概括段落大意開始,然后再學生概括整篇文章內容。通過這些簡單的方法,不但學生的知識得到了積累,而且學生的寫作也得到了初步的訓練。
二、讓學生感受和體驗生活,激發(fā)寫作興趣
啟發(fā)學生積極地體驗和感受生活,細心地觀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鼓勵學生自主表達現(xiàn)實生活和自然環(huán)境中的人和事,尤其是學生自己身邊的、自己參與的事,以真實生活為寫作背景。只有這樣,學生的話匣子才會被打開,他們才有話可說。如命題《我的爸爸》的作文,更貼近現(xiàn)實生活,學生更有發(fā)言權。
生活,是永不枯竭的創(chuàng)作源泉。只有反映真實的生活,才能表達他們最真實的情感,才能體現(xiàn)出他們的童真、童趣。多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捕捉感人的場景,積累和提煉豐富的生活素材。使學生懂得作文就是生活,就是用筆墨來描寫你、我、他的故事,來描繪美麗的大自然和我們的幸福生活。倡導學生善于從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去挖掘第一手資料,做一定的編輯和整合。從而豐富了學生內心的體驗,同時又提高了他們的認知能力,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能得到進一步升華,不拘一格。
三、通過寫日記來提高寫作興趣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讓學生從寫一句話、一段話開始,最后寫出一篇完整的日記。總之,讓學生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無拘無柬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學生每看完一本課外書,搞完一次大掃除,看完一部電影,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四、合理命題,激發(fā)興趣
作文是現(xiàn)實的生活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命題作文要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一個好的題目,往往能起著概括全文,點明中心,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和興趣,猶如火種投入干柴,使之熊熊燃燒。反之如果題目不當,脫離生活實際,學生作文就會感到無米下鍋。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吐真情,不說空話、假話,作文和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的,作文要靠生活積累,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為此,作文命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命題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求,使每次作文在學生布局謀篇時,突破一個難點,突出一個重點。教師必須思想端正、目的明確,在教學前要想出好題,從有利于學生產生寫作的欲望,有利于學生自由選擇材料,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與想象力為出發(fā)點,不要在命題上為難學生。
(二)命題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班級里,學生有家庭狀況的差異,如有的隨父母坐過飛機,看過大海,登過高山,有的則從沒出過遠門,若教師讓學生寫大海、高山之類的文章,一些學生就無法可寫。為此,我們盡可能出半命題作文,如《我的......》,讓學生去補充完整后再去寫,這樣學生就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
五、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指導激趣
教師可以針對性的對學生作文進行指導,學生好的作文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讀。而對于那些作文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而言,我們可以將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改,在改動作文的同時要注解上為什么這么該,哪怕學生寫得很不成功,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例如,文章中出現(xiàn)詞語運用不當?shù)那闆r,那么就要指正為什么運用不當,學生應用的詞匯在什么情況下才能應用,而這個詞匯在當前作文的環(huán)境下,運用不恰當?shù)脑挘瑧摀Q成什么樣的詞匯,換上的詞匯意義是什么,通常都是在什么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下使用這樣的詞。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課堂上讀,這樣,學生既明白了如何作文,如何選詞,如何掌詞匯句式的用法,又激發(fā)了學生特別是差生的作文興趣。
總之,小學生的作文指導,是一個一直困擾著語文老師和學生的難題。以上觀點,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停地探索,不斷總結經驗,去發(fā)掘各種不同的指導切入點,在實踐中不斷加強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