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勵云
今天一早到辦公室,發(fā)現(xiàn)桌上放著“取款通知單”,不由得眼前一亮。好多年沒收到過匯款單了,捧起這張稿費通知單,端詳了許久,不由得勾起許多塵封的記憶。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從鄉(xiāng)下跑到省城里,先后在兩家報刊社工作。那些年,母親常年患病,妻子分居商水,兒子尚在幼沖。我每月不足五百元的工資,僅房租就花去三分之一,經(jīng)濟十分拮據(jù),時常捉襟見肘,回商水的路費甚至?xí)r需同學(xué)資助。有一次回商水,除了返程的路費,身上已不名一文,面對嗷嗷待哺的孩子,真叫羞愧難當(dāng),只有自欺欺人地對老婆說:“錢在車上被小偷摸跑了……”
所謂窮則思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于是在同事們的影響和啟發(fā)下,發(fā)揮自己專長,寫稿、投稿、掙稿費,幾乎成了我業(yè)余生活的全部。
于是乎,或早出,或晚歸,我每天都要抽出點滴時間,把單位的報紙雜志一篇不落地瀏覽一遍,尋找稍有參考的寫作素材,發(fā)現(xiàn)深藏不露的典型故事,記錄曇花一現(xiàn)的思維之火,形成妙手而得的天成之作?;氐郊?,吃過飯,坐在電腦桌前,開始搜腸刮肚、絞盡腦汁、東拼西湊爬格子,餓了啃個涼饃,渴了喝杯熱水,困了聽段京劇,或?qū)懙阶右沽璩浚驅(qū)懙匠趼冻筷?,上床稍事休息,伸個懶腰,打個哈欠,就又騎上自行車趕往單位。將寫好的稿子拷到單位的電腦上,趁人不備,用單位的打印機和打印紙,將每篇文章分別打出幾十份,對照《投稿人實用手冊》上的刊社通訊錄,一篇一篇裝進信封、一個一個謄抄地址,然后到郵局郵寄。就這樣,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月復(fù)一月地重復(fù)著屢禁不止而又樂此不疲的“一稿多投”的游戲。
心急吃不得熱豆腐。一篇稿子寄出后,天天等啊盼啊的,心里像長草了一樣荒蕪,直到收到稿費通知單,一顆懸著的心才算著了地。那當(dāng)口,怎一個爽字了得,美滋滋,甜蜜蜜,獲得感、成就感、自豪感、幸福感……那真叫百感交集,喜不自禁。
俗話說,百貨中百客。屈指算來,每篇文章,總能被四五家報刊選中發(fā)表,每個單子少則百兒八十,多則三百掛零,平均下來,每月的稿費收入也能與工資持平,成了困窘中不可或缺的補充,確實濟了不少事:給兒子買奶粉,孝敬鄉(xiāng)下的爹娘,資助苦讀的侄兒,應(yīng)付狐朋狗友的禮尚往來……
所謂收之桑榆,失之東隅。稿費給我?guī)砹耸找?,解決了困難,增添了歡樂,但也惹了不少麻煩。2004年初春,攢了兩個月,大概有十幾張單子,兩千出頭,我不禁暗暗竊喜。當(dāng)時,大侄兒正在讀高三,即將參加考高,報考費、體檢費、資料費等雜七雜八需要不少錢。因家庭清貧,他省吃儉用,營養(yǎng)不良,嚴重影響備考,我于是下決心把這筆錢寄給他。一個周六的下午,在一個朋友辦公室打電話告訴他這件事,剛撥通,腰里的“小靈通”響了,一看是老婆的電話,便不假思索地掛掉,放在桌子上,繼續(xù)與侄兒通話。
辦完了一件大事,興沖沖回到家,卻見老婆一臉陰沉,感覺事情不妙。果然,甫一搭話,她便連珠炮似的審問了起來:最近收到多少單,掙了多少錢,準備如何花……正在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如墜云里霧里之時,胸?zé)o城府的她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來是我與侄兒通電話掛“小靈通”時,不小心誤按成了接聽鍵。這樣一來,我與侄兒說的話一字不落地全部飄到了她的耳朵里……
稿費風(fēng)波的結(jié)果是,單子全部繳公,給人賠禮道歉。痛定思痛,為了無損“言必信,行必果”的光輝形象,我不得不加倍努力寫稿,把對侄兒的承諾最終得以兌現(xiàn)。
吃一塹焉能不長一智,痛定思痛,我決定轉(zhuǎn)變思路,另辟蹊徑,開始了從“授侄以魚”到“授侄以漁”的轉(zhuǎn)變。對兩個苦讀的侄兒,我不再直接給他們寄錢寄物,而是教他們靠寫作自食其力。有時候為了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直接將成品署上他們的姓名發(fā)表。在我的言傳身教下,他們的寫作水平如春后之苗,日有所長,很快漸入佳境,稿費單也隔三岔五飛到手中。慢慢地,生活得到保障,自信日益增強,同學(xué)們還投來了羨慕的眼光,可謂一舉多得,名利雙收。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去陽生春又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收入的提高,再不用為生計而犯愁,爬格子養(yǎng)家糊口的窘境早已無影無蹤,加之金融傳遞形式的日新月異,稿費通知單也成了夢中的記憶。撫今追昔,那時節(jié)的稿費通知單,既是辛酸的往事,又是幸福的記憶。那一個個滿載希望、憧憬的稿費通知單,在我心之蒼穹,就是天空中一個個五彩斑斕的風(fēng)箏,放飛了我和下一代展翅翱翔的夢想,成長為一個家族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