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靜益
正月十二,陰雨綿綿,綠葉漸生,我靜靜地站在窗邊,聽著雨嘀嘀嗒嗒地落在遮雨板上,看著它滴滴點點地打在葉片上,就像卞之琳的《斷章》一樣,這自然而又幽涼的意境潤飾著我的眼睛。在我的眼中,這滴滴細(xì)雨有著無窮的力量,無盡的話語,可以穿破巨石,也可以講述那波濤澎湃的滾滾江海。
我似乎看見這無形的雨,跨越千年,滴打在阿房宮的屋檐上,吟唱著“舞殿冷袖,風(fēng)雨凄凄”;滴落在楊玉環(huán)自縊時瓊脂般的臉上,書寫著曠世絕戀;倒瀉在熊熊燃燒的葫蘆谷中,改寫著司馬懿父子本該為寇的命運;奔騰于華中大地上,全殲曹魏七軍,助力了關(guān)羽威震華夏。
眼睛盯著雨許久,已是迷離,聽著聲音時大,時小,時歡快,時愁緒,就像它有著屬于自己的一曲情調(diào),彌漫著一種氣氛,更鐫刻著一份滄海桑田的記憶。于是,我想起了在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茅屋破漏,布衾似鐵,“老無力”的杜甫仍在想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在那孤寂荒涼的村莊里,僵臥在冰冷床板上的陸游仍夢著“鐵馬冰河”。這是一場保家衛(wèi)國,憂國憂民的滂沱大雨,它雖寒冷徹骨,卻有著一顆赤子之心!還有一種雨,我也極為欣賞,便是那瀟灑豁然之雨。料峭的春風(fēng)吹著東坡,那雨已在衣服上留下了印記,微微的寒冷使他看透了自然,也看穿了人生,雨晴實屬正常,榮辱得失亦無需掛齒,他用“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態(tài)度,歡快地吟唱著“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從容前行,無問東西。
不禁想起了汪國真寫的詩“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雨是一種多么美妙的凝結(jié),它可以演繹著內(nèi)心的波濤洶涌,可以感悟著人生的悲歡離合,可以見證著世間的滄桑陵谷,可以橫越千年的歷史長河。每個生活在遼闊大地上的華夏兒女,都應(yīng)該去試著聆聽雨的聲音,感悟先賢的哲理,思考風(fēng)起云涌的歷史演變,不管哪里下雨,無論下多大的雨,心晴便是晴,即使“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也總有“直掛云帆濟(jì)滄海”之日。(鄭州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