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春
很久以來,就想把我的茶生活用文字做個記錄。每每想到茶,就有無數(shù)的畫面、無數(shù)的感覺蜂擁而至,始終找不到一個切入點,盡管內心波濤洶涌。
偶然一個機會,跟一個不怎么熟悉的朋友聊起了茶。她說她最近在做藏茶,問我喝過沒有。我說這些年閱茶無數(shù),真還沒品過藏茶。朋友說,那給你寄些嘗嘗。三天后,藏茶寄到,很樸素甚至不起眼的一個紙盒子。我當時雖然很想拆開看看究竟??汕∏赡菐滋煲蛎τ陔s事,心不夠靜,雖然牽掛,但不敢貿然動它。
直到轉天周末午后,騰出一段兒寧靜時光,凈手,小心翼翼拆開包茶的麻紙包。觀形已不同于他茶,一片片黑褐色的葉子,和普洱的感覺有點兒像,但還是不同,不像觀音那么漂亮,也沒有龍井毛尖那么整齊,總之是沒有其他茶漂亮的外形,但有其他茶沒有的自然天成的粗獷質樸氣質。慢慢用茶匙,一下下把茶裝入精致的空茶罐,以防它在紙包中受潮。在裝的過程中,聽茶葉沙沙的聲音,感受茶的質感,這個過程中心也慢慢沉靜下來。謹記朋友的話,此茶需煮。取少許,放入玻璃茶壺,緩緩注入五臺山泉水,冷水浸之,煮!但不知冷水是否得當,記起幼時看外公煮茶是用滾水,茶已浸,不可更??磯刂兴轁u起,浮在表面的茶隨著水溫的升高開始由慢而快翻滾起舞,由優(yōu)雅的舒展變得狂野灑脫。茶自己定不知下一步舞向何方,燒得越來越滾直至沸騰的水是冥冥中掌握茶運的手,但干枯的茶葉因水而獲得重生,水因茶的投入而變得豐富。水開后,煮兩分鐘,湯色已漸紅。關火,略燜,小坐,期待,茶出,掀蓋,出湯,色清亮可鑒。恭敬淺酌,淡淡焦甜之后是滑綿醇厚甘膩。再飲,再次捕捉,綿醇厚甘,而焦膩不在,似有一種淡淡棗香味。此茶非茶,絲毫無他茶之苦澀。太與眾不同的一款茶。
這么多年我博愛各種茶,深信一茶一性,深信要喝到好的茶,就要懷著恭敬的心去泡茶,只有你去尊重茶,茶方能把最好的滋味呈現(xiàn)給你,你才能在品茶的過程中,去感知茶語,拂去心中的塵埃。我也相信,每個人必有一款和你自己的性格相契合的茶,或濃烈,或淡雅。這些年我喝過龍井、觀音、烏龍、毛尖、普洱等各式茶,卻從未在某一款上停留過,喝完一種,又換一種,愛它們,又覺得似乎缺什么東西能讓我執(zhí)著于其中之一。這款藏茶,喝著喝著,我似乎遇到一位親和親切慈祥之老奶奶,讓我周身溫暖舒服,亦如我一直向往的平和婉約優(yōu)雅。難道,這就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那茶卻在這里等著我?
僅僅一次品過,我尚不能下此定論,但我深深地明白,無論什么樣的茶,泡著泡著就淡了,一如我們的生活,過著過著就淡了。當在與茶真正用心交融的過程中,會慢慢體會到,茶其實只是一個道具,是以禪茶悟道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種道具,所以,這世界上最好的茶其實就是無茶勝有茶,白水或許才是不二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