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艾
要做好德育工作,僅僅靠一顆責任心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具有一定的謀略。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到底要講究那些策略呢?筆者以為以下幾點值得商榷。
一.播撒愛心
陶行知先生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如果我們把教育比作一個劇烈的化學反應,那么愛就是能夠使化學反應快速發(fā)生的催化劑。
有這樣一則故事:20年前,美國某大學有一位研究生導師給他的學生一個課題:到某貧民區(qū)考察100個兒童,并預測這些兒童的未來。這些大學生進過一番考察后,根據(jù)這些兒童的貧困狀況和惡劣環(huán)境做出大膽的預測——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前途??沙銎娴氖牵?0年后當這位導師來到該貧民區(qū),對這100個兒童進行跟蹤調(diào)查時卻驚奇地發(fā)現(xiàn):就是這些當初被認為沒有任何出息的兒童,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已經(jīng)成了金融家、實業(yè)家等有作為的人。導師無法相信、也無法理解這個奇跡。當他問及這些人為何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時,他們幾乎都做出了相同的回答:“感謝我的啟蒙老師。”導師進過一番打聽,在一個普通的民居前找到了這些孩子的啟蒙老師——一個年邁的老奶奶。當導師問及老奶奶用什么方法把這些孩子培養(yǎng)一個個杰出的人才時,老奶奶只是平靜而幸福的說:“我愛這些孩子。”
這位可敬的老人,一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那就是愛。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種偉大的情感,它總能創(chuàng)造奇跡。”學生只有感受到老師真誠的愛,才會樂于聽從其教誨,并朝著他所期望的目標不斷發(fā)展。因此,老師一定要將博大無私愛及時播撒給每一位孩子,讓所有的學生沐浴著愛的陽光雨露健康成長。
二.賞識鼓勵
現(xiàn)代行為科學認為,一個人在沒有受到激勵的情況下,他的能力僅能發(fā)揮20%-30%;如果受到正確而充分的激勵,能力就有可能發(fā)揮到80%-90%。布魯姆把學生受到激勵或能夠受到激勵去積極參加學習活動的程度稱為“先決情感特點”,激勵的目的就是力求將這種“先決情感特點”盡可能變成影響學生的一個主要變量。實踐證明一個人倘若受到了別人的贊美,他的自信心就會增強,心情就會舒暢,當一個人處在這樣一種美好的心境之中時,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會更有勁、效率會更高。
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只盯著學生的缺點,不能因為花開得遲就抹殺生命的美麗,而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靚點,及時贊揚、鼓勵他們。老師們,也許你不經(jīng)意的一句鼓勵,一個微笑,就像陽光照在含苞待放的花朵上,對一個渴望賞識的孩子而言,很可能是他一生的轉折點。
三.寬容大度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必須要有一顆寬容的心。我們每天面對的是天真爛漫、純潔無暇的小學生,他們由于年齡小、自控能力差,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如果沒有寬容心,事事計較,處處找茬,不僅會影響到孩子們陽光心理的形成,還會將自己活活氣死。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有用一顆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寬容心看待學生的錯誤,不斷修剪這些“小樹苗的旁枝斜丫”,才能將他們培養(yǎng)成茁壯成長、直插云霄的“鉆天楊”。
四.關注細節(jié)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特別關注教育細節(jié),他認為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道德素養(yǎng)和價值取向的往往不在大是大非的處理和決斷上,而是那些并不易被覺察和重視的細節(jié)。只有及時捕捉到這些教育契機,因勢利導,將愛、善良、誠信、正直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田,才能讓孩子的心靈就會變得充實、高貴、美麗。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務必要養(yǎng)成關注細節(jié)的好習慣。只有善于在平時的工作中發(fā)掘細節(jié)、關注細節(jié)、并且用發(fā)展的思維去處理細節(jié),才能通過一個個鮮活的生活細節(jié)波瀾不驚地影響、教育每一位學生。
五.行為示范
19世紀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先生說過:“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苯處煹男袨榕e止具有強烈的示范性,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他們的精神世界起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教師要將學生塑造成文明、守紀、有教養(yǎng)、有禮貌的一代新人,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時時處處做好學生的榜樣:凡是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苯處熤挥袊烙诼杉海陨碜鲃t,做好學生的表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
總之,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細致的育人工作。班主任作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質(zhì)的先行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僅要有滿腔熱情,更要講究工作的方式方法,只有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斷凈化學生的靈魂、完善學生的行為、健全學生的人格,才能促進每一個孩子陽光、健康、自信、從容、有尊嚴地成長。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東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