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瑩
【摘要】學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有機結合,共同提升育人的合力。因此,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家校合作挖掘家庭教育的課程資源,讓家長以自身的教育優(yōu)勢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校各種活動中來,以期達到資源的共享與優(yōu)勢互補,促進家庭教育的提升與兒童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資源;家庭教育;合力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步。我們努力挖掘家庭教育課程資源,做好開發(fā)與實踐工作。
1.認真使用好《蘇州家庭教育家長讀本》
《蘇州家庭教育家長讀本》是蘇州市政府實事工程,由政府免費提供,循環(huán)使用。拿到書后,德育處、班主任通讀讀本,了解各年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閱讀案例,分享智慧,為進一步指導班里的孩子、指導不同類型的家長做好準備。
2.創(chuàng)編《家長指導手冊》
教育家洛克曾經說過:“兒童不是用規(guī)則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規(guī)則總是被他們忘掉。你覺得他們有什么必須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時機,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鞏固起來。”我們在工作中也深刻地領悟到習慣和規(guī)則在孩子成長中的巨大作用。
我們根據(jù)多年的工作經驗,創(chuàng)編了《一年級新生家長指導手冊》,手冊含《致一年級新生家長的信》《家長須知》和《每天養(yǎng)成好習慣記錄》。在信中,我們從做好思想準備、培養(yǎng)良好習慣、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形成健康心理等方面和家長做整體的溝通;《家長須知》從學習用品準備、生活細節(jié)須知、行為規(guī)范學習、習慣養(yǎng)成教育、好書推薦、勞動、體育、閱讀習慣培養(yǎng)要求,讓家長們明確家庭教育的內容,并把它轉化成家庭教育的資源。特別是“快樂童年成長記錄”,整個學期都要求家長每天記錄孩子在閱讀、勞動、鍛煉方面的實施情況,自選項目可以針對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如才藝、注意力訓練等個性化培養(yǎng),每周一次總結,共計20周,約一個學期。
1.多渠道提升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
班主任是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指導者和執(zhí)行者。學校聘用業(yè)務能力過硬、責任心強的老師擔任班主任,組織班主任學習《蘇州家庭教育家長讀本》,做好學習札記,提高家庭教育指導水平;提前召開工作例會,布置一學期的家庭教育指導重點工作,研討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方法,鼓勵班主任根據(jù)班級特點挖掘家庭教育課程資源,合力打造班級“家校工作”特色。
學校還組織老師通過個人自學、年級組研討等方式加強培訓,切實提高家教隊伍中每一位老師的業(yè)務素質和工作能力,有針對性地選編適合本年級學生實際的家長學校資料。如針對起始年級的《一年級新生家庭教育指導手冊》,扎扎實實地按要求將應知應會的知識傳授給家長,不斷幫助家長解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我的教育故事”演講比賽,促進大家討論、交流、分享。
為提升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專業(yè)指導能力和水平,學校先后派送骨干老師參加蘇州市“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先進、實用的家庭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工作水平,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及和諧家庭建設。
為了進一步提升家庭教育的成果,我們在周五開辟“道德講堂”,著重學生的四禮八儀教育,讓家庭教育的成果在學校里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如開學初就舉行了入學教育,主要包括安全、衛(wèi)生、禮儀、紀律等方面;持續(xù)開展《八項常規(guī)》評比活動,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拍攝“八禮四儀”微視頻宣傳片,讓文明之花開滿校園;通過文明禮儀主題講座,發(fā)放《做文明家長倡議書》、填寫《新生家長指導手冊》和《蘇州家庭教育家長讀本》的使用反饋,及時了解家長在手冊使用過程中的困惑或收獲,為深入開展家教合作項目做好調查研究。
2.拓寬家庭教育指導途徑
(1)辦好家長學校
為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教觀,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知識的掌握程度,我校每學期都舉行家長學?;顒印S捎诟鱾€年級的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在確立家長學校目標時以年級為單位,分層落實教育目標。一年級、二年級為學常規(guī)教育 :①邁好小學生活第一步;②良好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三年級、四年級為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①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②如何創(chuàng)建學習型家庭。五年級為青春期家庭教育:①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②青春期心理指導。六年級為畢業(yè)升學指導:①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方法;②邁好小升初。
為了能讓一年級的孩子順利并且迅速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讓家長朋友更全面地了解學校、走進學校,開學初,我校舉行“家校攜手 邁好小學第一步”為主題的一年級新生家長會暨第一次家長學校授課活動,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開設專題講座,讓家長深刻認識到家庭教育、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德育處圍繞“怎樣幫助一年級新生盡快適應小學生活”等作細致的專業(yè)指導。最后,全體家長進教室,班主任就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進一步作具體要求,讓家長們獲得了可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對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達成共識。最后,家長填寫了家校交流的反饋表,分享自己的收獲與建議。
此外,我校還采用多種形式推進家長學校活動,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改進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質量。
(1)邀請家長走進課堂。每次開放活動中,家長們觀摩各學科的教學,充分感受課改下新課堂的氣息,了解孩子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以便更好地與學?;?,和老師溝通,為架起家校之間溝通的橋梁打下堅實的基礎。
(2)個別指導與咨詢相結合。我校積極開展學生個體咨詢和團體咨詢。學校心理咨詢室為來訪的學生提供咨詢,對學生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出現(xiàn)的心理行為問題給予指導,幫助他們排解心理困擾。為讓家長們改變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思想及模式,為父母們的成長提供交流、溝通、分享的平臺,我校舉辦“好父母工作坊”,盡可能及時解決不同類型的學生家庭教育中出現(xiàn)的個性化問題,使這些學生在學習和行為規(guī)范上有了逐步的改善。
(2)組織家訪工作
班主任注重日?;募倚B?lián)系,通過短信、QQ、微信、書信等形式,讓家長在第一時間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幫助孩子在家庭中得到延續(xù)的教育和培養(yǎng),提高家校的教育合力。在群里,老師們堅持鼓勵為主,傳播正能量,堅持表揚為主,樹立榜樣,引導家長。針對個別情況,老師們要加強家訪。家訪是班主任對家庭進行個別指導的一種有效的形式,我校要求每位班主任認真家訪,新接班要求做到100%的普訪,其他班級一學期家訪率不低于80%。開學前,一年級班主任就深入學生家庭,特別是單親家庭、下崗家庭、后進或學習困難學生家庭要給予有效的指導。教師通過家訪,不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有效地加強學生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教育,而且與家長之間建立起信任關系,從而協(xié)調學生、老師和家長三者之間的關系,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步發(fā)展,共同提高。
(3)其他各種形式的活動
我校還通過各種渠道促進家庭教育活動的開展,豐富家庭教育課程內涵。如提供更多的平臺讓家長來校參加志愿服務,每年舉辦“親子吟誦比賽”,在二樓開辟開放式繪本館,請故事媽媽進班講繪本故事,期末評選好家長,在??习l(fā)表優(yōu)秀家長的家教心得……
由于我們重視家庭教育的指導工作,面向全體家長,讓家長在學習培訓、個別指導中提高自身素質,樹立正確的兒童觀,許多家長理解、支持并積極參與學校工作,與老師的溝通多了,教育學生的實效明顯了。但家庭之間也存在發(fā)展不平衡等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還要進一步挖掘家庭教育課程資源,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總結,努力提升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開辟家校合作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