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趙文俊 黃家成
[摘 要]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增強崗位任職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士官人才培養(yǎng)和崗位任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學員教育背景各異,培訓難度較大;裝備理論與實踐操作脫節(jié);任職教育教員的閱歷和任職教育能力還需提高;教學裝備數量少,配套設施差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根據學員實際教育背景確定教學內容,堅持因材施教;創(chuàng)新實踐訓練方法,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建設穩(wěn)定的任職教育教員隊伍;加強任職教育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措施來改進。
[關鍵詞]任職教育;實踐教學;士官崗位;裝備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8)02-0085-03
十五次全軍院校會議后,我軍院校教育從學歷教育逐漸向任職教育轉變。我校培養(yǎng)的學員到部隊工作已經有很多年了,根據部隊的反映情況來看,士官學員基礎知識薄弱,提升空間有限,所學知識、技能與部隊實際工作脫節(jié),學員在校期間沒有得到真正適合工作崗位的培訓,培養(yǎng)的學員沒有得到部隊的肯定。本文探討了航空電子專業(yè)任職教育課程實踐教學組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此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進的措施及建議,期望能更好地促進士官崗位任職教育實踐課程的建設和發(fā)展,以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一、實踐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學員教育背景各異,培訓難度較大
目前,任職教育的士官學員大體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從部隊招生過來的學員,這類學員大部分是初、高中畢業(yè),有過機務維護工作的經歷,動手能力較強,但因離開學校多年,基礎理論知識非常薄弱;還有一部分學員沒有從事過機務維護工作,對航電知識知之甚少。第二類是地方高等??圃盒.厴I(yè)的直招士官學員,這類學員經過了系統(tǒng)正規(guī)的大學階段教育,理論知識基礎較扎實,學習能力強,但由于沒有經過部隊和軍事院校的訓練,對航電裝備不了解,實踐操作能力弱。第三類主要是部隊士官晉級培訓和飛機接改裝培訓人員,這部分學員有一定的裝備理論知識,裝備實踐操作能力較好,學習目的明確,渴望學習新理論、新裝備的相關知識。總的來說,這三類學員的學習和任職經歷各不相同,尤其是第一類學員,他們的航電基礎知識薄弱,需要提前對其進行查漏補缺,這就給理論和實踐教學工作造成很大困難。
(二)理論不能很好指導實踐,裝備理論與實踐操作脫節(jié)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學員在運用所學理論知識指導實踐方面做得不好。[1]例如:在“機載超短波電臺性能測試”實踐中,部分學員只是機械地按照“XX性能指標測試工藝卡”進行操作,對該指標的含義是什么,為什么要測這個指標,這個指標衡量電臺的哪些方面,為什么要設置這些參數等這些問題學員都不是很理解;學員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遇到工作現象與預想不一致時,要么束手無策,要么排除方法不對;在實踐操作過程要注意哪些事項,也不能很好地進行闡述。
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學員裝備理論學習不夠扎實,對航電裝備的工作原理、工作過程掌握得不夠牢固,基本知識概念不夠清晰。究其原因,還是理論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員只重理論講授,沒有教會學員去分析、總結和思考問題,學員不能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綜合實踐能力。
(三)任職教育教員的閱歷和任職教育能力還需提高
任職教育教員隊伍建設是軍隊人才戰(zhàn)略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任職教育要求教員不僅要具備淵博的理論知識,更要具備豐富的實踐能力。[2]從近些年人才引進的情況來看,任職教育院校引進了大量的研究生、博士生,教員的整體學歷層次得到提高,但是這些教員大部分是從院校到院校,缺少部隊任職經歷,對機載裝備不了解,對部隊一線機務維護工作不熟悉。部分有過部隊工作經歷的教員,也因在部隊工作時間短或脫離部隊一線時間過長,缺少對部隊新裝備、新情況的掌握。這些都給院校開展任職教育帶來很大困難。教員在講課時,不能將專業(yè)知識有效貼近部隊任職崗位,不能解決部隊實際問題,教學脫離部隊實際。
教員的綜合實踐能力有待提高。教員是任職教育的執(zhí)行者,只有具備豐富的部隊實踐教學經驗,才能有效提高學員實際崗位任職能力。教員要充分認識“一桶水與一碗水”的關系。任職院校培訓的士官學員大部分來自部隊,他們對機載裝備非常熟悉,具有豐富的部隊一線實踐經驗。面對這樣的教學對象,如果教員沒有“一桶水”的本領,不僅難以讓學員信服,也無法滿足學員對新知識、新內容的渴求,更難保證教學質量。[3]任職教育課程起點高,以實際應用為目的,涉及多個學科,內容交錯雜糅,培養(yǎng)目標多樣,培養(yǎng)對象復雜,教員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手段,適應不同的教學對象,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四)教學裝備數量少,配套設施差
在教學裝備方面,由于缺少教學裝備,只能通過教材、掛圖、課件(PPT)來講解實裝,這導致實踐教學訓練不能很好貼近部隊。有的有實裝,但是缺少配套的測量儀器、設備、器材和工具,裝備不能很好地工作起來,學員只能看不能動,這樣的實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更難以形成規(guī)模。隨著電子技術的發(fā)展和作戰(zhàn)的需要,機載設備更新換代速度加快,特別是航空電子設備裝備的發(fā)展,而對應機載設備的教學裝備卻沒有配備,教學裝備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新機裝備的發(fā)展。
在實驗室、專修室和儀器設備方面,雖然硬件設施齊備,但是缺乏與之相應的理論、模型、數據、Flash軟件等。在實踐教學場地的建設方面,一方面,教學設施設備數量不夠,規(guī)模小,主要以分立式航電實習設施為主,不適應綜合航電系統(tǒng)發(fā)展對教學資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學場地建設較為分散,實習室主要是以機載設備的類型、功能和系統(tǒng)進行劃分和建設的,很難進行綜合集成和資源整合。
二、改進措施及建議
(一)根據學員實際教育背景確定教學內容,堅持因材施教
根據教學對象合理確定教學內容。根據上級機關下達的培訓任務和培訓計劃提前溝通,征求意見,盡早了解任職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培訓要求和培訓對象。在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時,培養(yǎng)目標要盡可能準確、具體;在制定培養(yǎng)目標時,要考慮部隊需求和裝備發(fā)展,要把培養(yǎng)能夠熟悉部隊裝備、勝任部隊崗位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作為專業(yè)建設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應根據培養(yǎng)目標設置課程,制定課程標準,選取培訓內容。培訓內容應包含三類課程:一是以培養(yǎng)裝備理論知識為目的的裝備技術理論課程;二是以形成崗位實踐能力為目的的裝備實踐課程;三是以提高軍政綜合素質為目的的其他課程。[4]同時,要對培訓內容具體化,授課前教員要準備好授課的內容、專題內容、講座的內容、案例的選擇以及各實踐課程內容等。
課前行教聯系,合理分組實施教學。在首次組織教學前要深入學員隊進行行教聯系,了解學員的專業(yè)、學歷、任職崗位、任職經歷等狀況,對學員的學習興趣、學習需求、專業(yè)基礎以及學習方法狀況、接受能力、負擔能力和學習能力等進行分析,以便確定課程實施計劃。任課教員授課前,要向學員介紹本課程的課程標準、主要內容、學習目標、學習方法、課程實施計劃等,讓學員對本課程的整體情況有清晰的認識,這有利于學員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同時,可根據學員的學習和任職背景,以及所學專業(yè)與本課程的相關程度等情況將學員進行分組,以便因材施教。[5]通過分組教學、因材施教的教學組織方式,有利于教員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以便查漏補缺,這可以有效克服由于學員知識結構不同而產生的教學效果差異,這種教學組織方式在綜合實踐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二)創(chuàng)新實踐訓練方法,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
訓練方法直接影響到實踐教學效果。實踐訓練方法的創(chuàng)新要緊貼崗位任職的變化,靈活選擇,不同學習階段應選擇不同的訓練方法。
一是情景訓練法。依托現有的教學訓練裝備和實習室,針對學員的任職崗位,積極營造實踐情境,實現學員崗位任職的角色情境模擬。這種訓練法主要在學員專業(yè)基礎任職課教學中穿插組織。[6]二是模擬訓練法。借助現有的模擬訓練裝備,構建實戰(zhàn)化的裝備操作使用環(huán)境,讓學員在近似實戰(zhàn)的環(huán)境中形成初步裝備的實踐操作能力。這種方法主要在學員專業(yè)學習、崗位培訓等活動中組織實施。三是融合訓練法。針對不同的專業(yè)和教學環(huán)境,把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等多種實踐要素進行集成訓練,以提高學員的綜合性實踐能力。這種形式主要在學員專業(yè)課程綜合性訓練中組織實施。四是部隊、工廠合成訓練法。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利用部隊、工廠生產及維修裝備等資源,開展實際裝備通電檢查、工況檢測、真實故障排查、部件分解維修等,夯實維修技能,使學員具備實踐能力,實現與部隊接軌。這種方法主要在學員畢業(yè)實習活動中組織實施。
除了在實踐訓練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外,在實踐訓練管理上也要進行改革。例如:實行開放式實踐教學,提倡學生自主性實習,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改革傳統(tǒng)的驗證性實踐教學,利用新型模擬實習設備和自行研發(fā)地面實習、實踐設備,加強設計性、創(chuàng)新性實習,讓學員在掌握有關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獲得較高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開放式實踐教學中,學員作為實踐教學的主體,可以運用自己所掌握的裝備知識和維護技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加深對機載設備工作原理的理解。在開放式實踐教學中,可以打破傳統(tǒng)實踐教學對實踐課時間的限制,全天候開放實習室,隨時滿足學員的實習需要。對于一些耗時較長的特殊實習,并不要求學員一定要在規(guī)定的課時內完成所有的實習任務,學員可以在其他開放的時間到實習室完成實習。
(三)建設穩(wěn)定的任職教育教員隊伍
加強教員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教員任職教育能力是任職教育的關鍵。任職教員人才隊伍建設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來實現。
一是加強現有教員崗位任職能力培訓。一方面要提高教員的教學能力,針對教員對所教課程及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技能不夠扎實和全面,教學深度、厚度不夠的問題,可以組織教員開展崗位知識學習和實踐技能培訓;針對專業(yè)教學,實施不同專業(yè)之間跟課、聽課學習,同時對備課、試講、考核各環(huán)節(jié)嚴格要求,以提高教員的任職教育教學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任職教育的研究,積極參與任職教育課程建設,不斷探索有效的任職教育的教學方式方法。針對教員對部隊裝備一線維護經驗不足的問題,要經常組織教員到部隊調研、代職鍛煉,參與部隊的業(yè)務活動,并承擔一定的任務。針對教員對飛機裝備理解不夠深入的情況,可以邀請研究所、工廠、部隊等單位的專家來院講學,同時選派業(yè)務骨干赴工廠、研究所和部隊參觀見學。最后,要建立一支“雙師型”為主的師資隊伍。首先,軍校教員要在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術上達到“雙師型”要求,即在理論上要達到講師或教授的水平,在操作技能上要達到工程師或高工水平。其次,教員要能根據現有條件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以提高授課的實效性。
二是建立人才引進機制。我們可以借鑒外軍的人才引進機制,建立部隊干部、院校干部的交流制度,將一些具有豐富部隊實踐經驗的部隊干部充實到教員隊伍中來,并讓他們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也可通過外請專家的形式,從其他院校、部隊和科研單位中聘請理論水平高、裝備維護經驗豐富的專家參與教學。外請專家教員在授課時,選取授課內容原則上要具有針對性,減少隨意性,以滿足任職崗位培訓需要。
(四)加強任職教育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币獙崿F任職教育的教學目標,必須加強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實踐教學條件是實施實踐教學的依托和平臺,也是提高任職教育質量的物質保障。任職教育的實踐性,對實踐教學條件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條件建設必須貼近部隊實際,由以學科專業(yè)實習室、實驗室和器材保障等建設為重點,向以裝備維護模擬訓練實習室、外場訓練場地和裝備綜合保障等建設為重點轉變。實踐教學條件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建設。一是加強實習裝備、器材建設。采取多種渠道解決新裝備的供應問題,加強模擬訓練器材研發(fā),不斷補充更新教學裝備、測量儀器以及配套設施。同時,將院校裝備保障納入全軍裝備建設規(guī)劃,為院校開展實踐教學配備相應的武器裝備和模擬訓練器材,新裝備要優(yōu)先配發(fā)院校,為新裝備快速形成戰(zhàn)斗力提前培養(yǎng)人才。[7]二是做好實習場地設施建設。實習室是構建實踐環(huán)節(jié)的重要場所,需按照實踐性教學需要,對現有實習室、專業(yè)教室、訓練場地等設施進行功能改造,整合現有資源,挖掘潛能,建立健全完整的實習體系。三是做好校內、校外實習場所建設。依托部隊、大修廠、裝備生產廠家,有針對性地選擇一批實踐教學基地,建立通暢的交流溝通渠道,組織學員走進部隊、工廠和研究所進行實地教學,以此作為實踐性教學的有力補充,彌補校內實踐條件的不足。同時,部隊要主動承擔院校實踐教學的保障任務,為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裝備、場地和器材等實踐條件,形成資源共享、聯合訓練、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8]
考核是衡量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過程要完善教學評估體系,嚴格進行實踐考核。在考核內容上,要貼近部隊、工廠和研究所實際工作情況;在考核方式上,要院??己伺c部隊考核相結合,單向考核與綜合考核相結合,隨機考核與集中考核相結合,將考核貫穿于實踐教學中;考核應側重于學員綜合能力的考核,重點考核學員的探究精神,考核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同時,考核方式的變革客觀上也增加了學員的學習壓力,調動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員學習的興趣、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結束語
任職教育的主旨就是要培養(yǎng)適應部隊建設需要、滿足崗位任職需要的新型軍事人才,合理設置分組、因材施教,改進教學方法,加強教師隊伍和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是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這些新方法、新手段的應用,激發(fā)了學員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員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崗位任職能力。圍繞任職教育的改革探索任重而道遠,堅持因材施教,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訓練的方法,加強教員隊伍任職能力素質培養(yǎng),推進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為部隊輸送高質量的、適應任職崗位的、管用的人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 參 考 文 獻 ]
[1] 卞強,柳懿,王向軍.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教學實施的探討[J].大學教育,2016(3):52-53.
[2] 徐建霖,甄洪斌,趙宏,楊鋒.任職教育條件下“電氣設備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6(35):78-79.
[3] 王麗娜,白文輝.任職教育實踐中的問題與對策[J].繼續(xù)教育,2016(6):75-77.
[4] 應甫成,王熙利.科學構建任職教育新模式[J].軍隊政工,2006(8):96-109.
[5] 黃果,吳恒玉.電子類實驗教學的現狀與解決途徑初探[J].裝備制造技術,2010(3):185-186.
[6] 范仕剛.士官崗位任職教育實踐性教學的探討[J].新校旬刊,2016(4):80-81.
[7] 祁士勇.對任職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創(chuàng)新教育,2016(3):113.
[8] 孫建國.加速推進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深入發(fā)展[N].解放軍報,2009-11-05(15).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