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晴
【摘 要】近幾年,“辱華廣告”的不斷出現(xiàn)對中國人的神經(jīng)產(chǎn)生接連刺激。這些廣告為什么會出現(xiàn)?廣告的內(nèi)容是否真的存在“辱華”因素?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周而復(fù)始?本文選取跨文化廣告?zhèn)鞑ブ械膫惱韱栴}為研究對象,期許通過研究,能夠跨越中西方的文化鴻溝,提高跨文化廣告的傳播效果,規(guī)避更大的廣告?zhèn)惱韱栴}出現(xiàn)。
本文共三千字,分為三章,第一章開門見山,點明跨文化傳播及跨文化廣告?zhèn)鞑サ母拍钍鞘裁矗瑸楹笪恼撌鲎麂亯|。第二章著手總結(jié)出跨文化廣告?zhèn)鞑幾h的原因是什么。第三章是對跨文化廣告?zhèn)鞑ブ袀惱韱栴}處理方式的總結(jié)。
【關(guān)鍵詞】跨文化;廣告?zhèn)鞑ィ粋惱?/p>
一、跨文化傳播廣告基本概述
(一)跨文化傳播的定義
跨文化傳播,是人類傳播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的是通過跨文化傳播,把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信仰、不同語言等的目標消費群體“連接”到一起,推進了人類文化的發(fā)展。可以說,沒有跨文化傳播,就沒有人類文明的改革與進步。
(二)跨文化廣告?zhèn)鞑サ尼屃x
跨文化廣告?zhèn)鞑ブ饕袃煞N傳播定義,一是指各個國家之內(nèi)的各民族、各種族之間的跨文化廣告?zhèn)鞑?。另一種定義是指各個國家之間的、各個跨國公司之間的跨文化廣告?zhèn)鞑バ袨?。本文討論的主要是后者?/p>
(三)跨文化廣告?zhèn)鞑サ奶卣?/p>
在傳播學的研究范圍內(nèi),對傳播的定義指的是信息的發(fā)出者通過各種媒介渠道,將信息傳遞給受眾并最終得到受眾對于媒介信息反饋的過程。整個過程不是單向直線式,而是雙向性互動。
傳播主體類型的多樣化。傳播主體是信息的發(fā)出者。是信息的源頭。傳播者具有比較全面的媒介傳播途徑和信息采集方式。首先,跨文化廣告?zhèn)鞑サ闹黧w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當跨國公司承擔一個廣告業(yè)務(wù)時,其合作的廣告公司代理商也會協(xié)助其完成。
受眾文化背景的參差性。受眾在傳統(tǒng)意義上是信息的接受者,不過,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受眾的定義也也發(fā)生了改變。在當今社會,信息傳播的雙方是雙向的、互動的。信息的傳播者同時作為信息的接受者,所以受眾也同時具有信息傳播者的身份。
信息內(nèi)容形式的豐富化。傳播中的信息可以有多種表現(xiàn)方式,有文字、圖片、符號、視頻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跨文化廣告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也逐漸與目標消費群體的傳統(tǒng)文化及價值觀相符合。
媒介傳播渠道的廣泛化。渠道,指的是信息主體的發(fā)出者與信息受眾在信息傳播交流的過程中,信息內(nèi)容的承載物,媒介傳播渠道的速度、傳媒媒介的內(nèi)容及傳播媒介的源頭等,這些在媒介傳播渠道里有重要作用的元素都對其有一定影響。
反饋信息方式的迥異性。反饋指的是傳播者通過媒介將信息傳播至受眾,受眾將接受的信息反饋給傳播者的一種信息傳播過程。因為受眾文化背景的參差不同,所以也會導(dǎo)致反饋效果的差異性和跨文化廣告?zhèn)鞑ブ蟹答佇Ч腻漠愋浴?/p>
二、跨文化廣告?zhèn)鞑ブ械膫惱韱栴}——以辱華廣告為例
(一)對語言符號的解讀爭議
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是人類在傳播過程中的兩種主要的符號表達方式。人們常說的口頭語和在書寫方面使用的書寫類符號,屬于語言符號。人的肢體語言、圖像等均屬于非語言符號的范疇。語言和文字的交流成為各國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最直接的障礙。
文化的載體中,語言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每一種語言符號都有其特定的意義所在。例如,中國字里的“龍”這個字,翻譯成英文卻變成了“dragon”,也翻譯為兇暴的人、兇惡的人,帶有暴力因素。而在中國等東亞區(qū)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描述中,龍是祥瑞之兆。
(二)對風俗習慣的解讀爭議
風俗習慣的形成過程代表著一片地域、一個國家千百年來形成的文化。風俗習慣是難以改變的。在跨文化廣告?zhèn)鞑サ倪^程中尊重傳播雙方的地域習俗,也成了不可或缺的歷史性任務(wù)和首要前提。否則傳播出去的廣告不僅不會被人接受,還有可能被當?shù)厝嗣竦种疲斐删ξ锪Χ枷牡那疤嵯氯〉眠m得其反的作用。
(三)對價值觀念的解讀爭議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種族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人更有差異化的價值觀念。價值觀念的不同,可以使原有的帶有一定含義的事情,含義發(fā)生天壤之別。
(四)對宗教信仰的解讀爭議
Lady gaga在之前發(fā)表過的一張個人專輯中,有一首主打歌曲名為“JUDAS”,但因為歌名與歌詞內(nèi)容涉及到宗教,所以即使這首歌的旋律還不錯,也未能大面積得推廣出去。
(五)對法律制度的解讀爭議
目前來說,每個國家最基本的關(guān)于廣告發(fā)布的條文有以下三條。
1、對某些產(chǎn)品的廣告限制。比如說煙草類廣告。2、對廣告信息的限制,比如廣告中不能用夸張、渲染、模糊的廣告宣傳語。在藥品類廣告中不能使用患者打廣告中等。3、對廣告?zhèn)鞑ッ浇榈南拗?。比如在日本,所有的廣告必須在15秒內(nèi)完成。美國在廣告發(fā)布時間要求每一頻道每天在廣告發(fā)布上的時間不大于180分鐘即可。
(六)對藝術(shù)審美的解讀爭議
在跨文化廣告?zhèn)鞑ミ^程中,廣告的藝術(shù)審美也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只有將藝術(shù)審美中人群選擇的廣告元素數(shù)據(jù)化,營造最符合大眾審美觀的廣告畫面,廣告在才會抓人眼球。例如“可口可樂”飲料,逢年過節(jié)搞活動時總出一些限量版精美包裝的可樂瓶子,就像大家耳熟能詳?shù)暮Y(jié)款可口可樂,產(chǎn)品在藝術(shù)審美上就占得了天機。
三、探究跨文化廣告?zhèn)鞑惱韱栴}的應(yīng)對策略
(一)傳統(tǒng)文化的良序傳繼
“仁”學是中國的儒學傳統(tǒng)文化中的思想核心?!叭省睂W即人學,注重以人為本,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關(guān)注重點。“仁”即愛人,關(guān)懷人,尊敬人。愛祖國,不僅是愛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包括愛家人、愛益友、愛周圍的人。受儒家愛人思想影響幾千年的國人,在消費習慣中,也時刻關(guān)注著這個傳統(tǒng)文化。
(二)倫理觀念的與時俱進
中國古代的一些道德觀,總是將人的道德評判與人的欲望追求形成對立,例如,朱熹的“存天理 滅人欲”的主張,其實是違背科學依據(jù)的。不追求自己的欲望不一定能達到什么,要達到什么也不一定非要泯滅自己的欲望。其實它們互相不沖突,觀點需要和時代保持一致,與時俱進,做到傳統(tǒng)文化的“揚棄”。
(三)挖掘文化間的共性
中華民族的文化共性和個性是統(tǒng)一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挖掘文化間的共性,在國內(nèi)和國際之間的跨文化廣告?zhèn)鞑ソ涣髦写龠M文化的交流融合,共同繁榮,共同發(fā)展。
四、結(jié)語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廣告在跨文化傳播交流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廣告在作為各大國家的傳播手段,為各國的文化溝通起到作用的同時也同時帶來一些類似于辱華廣告的倫理紛爭,找出解決這些倫理問題的辦法,正是我們本文研究的一些方向。
【參考文獻】
[1]孫慧英.廣告?zhèn)鞑ブ械目缥幕伎糩J].當代傳播,2004(2).
[2]孫春英.跨文化傳播學導(dǎo)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李宏.跨文化廣告?zhèn)鞑サ拿运糩J].國際廣告,2000(04).
[4]陳培愛,陳冰瑩.華文廣告的傳播與文化沖突:基于跨文化的視野[C].香港:第四屆世界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傳播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2005.
[5]曾曉紅.中西方跨文化廣告?zhèn)鞑ゲ呗运伎糩D].江西師范大學,2005.
[6]尚恒志.跨文化廣告?zhèn)鞑ゲ呗蕴轿鯷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09).
[7]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8]張品良.網(wǎng)絡(luò)廣告跨國傳播的文化應(yīng)對[J].江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9(05).
[9]鐘書庫,張文琪.跨文化廣告?zhèn)鞑ブ械闹袊豙J].新聞世界,2010(09).
[10]杜向濤.“中國元素”廣告的跨文化傳播研究[D].西北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