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會
摘要:書面考試,不可否認,一直是各地主要的課程評價方式,一直是衡量教與學的主要標準之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考試就像一把雙刃劍,一根指揮棒。它是語文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手段,是學生改進學習、教師改進教學的重要依據(jù),它對語文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試題;改革
一、在命題中彰顯基礎性
小學語文考試的命題應力求體現(xiàn)基礎性,以基礎為本。命題者要立足文本,夯實基礎,圍繞識字與寫字、積累與運用、感悟與理解、想象與表達、習慣與方法等方面來命題。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基本過程方法、基本態(tài)度情感等的積累。而這些內容都是語文的根、語文的本,是語文的保底工程,是學生應知應會的內容。因此,小學語文考試命題要引導廣大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字詞句段篇(包括標點)的扎實訓練,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豐富語言表達,提高語文基本能力。
(一)注重文本語言積累
文本豐富的內涵、優(yōu)美的片段,是學生學習語言、厚實積累之本。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積累的目的也比較明確:一是豐富語言的內儲,從而豐富語言的表達,比如詞語的積累等;二是培養(yǎng)語感,厚實語言與文化底蘊,比如古詩詞的積累等。
如字詞的積累運用題:星期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去江濱公園春游。看,那玉蘭花開得多wàng shèng ( ),從樹枝開到shù shāo( ),不留一點 fèng xì( ),好像在枝頭 xuàn yào( )著自己的dǐng shèng( )時代,看著這huā tuán jǐn cù( )、 xiāng qì sì yì( )的玉蘭花,我不由地發(fā)出這樣的贊嘆:“春光竟是這樣的 bǎo mǎn( ),這樣的 làn màn ( )。
評析:這是一道字詞的積累運用題,它依托六年級課文《只揀兒童多處行》的內容,注重創(chuàng)設運用情境設計語言,與簡單地指定默寫某個內容相比,避免死記硬背,使字詞積累必須跟理解相結合,考查學生對詞語理解的準確程度與運用能力。并注重引導學生形成記憶的儲塊,檢測學生是否能迅速地對語言精品進行檢索提取,從而賦予積累的內容以豐富的文化內涵。
(二)注重生活實踐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xiàn)實。語文源于生活,又廣泛用于生活?!版溄由睢笔钦n標的一大亮點,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和運用語文的意識和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語文考試的命題應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包括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捕捉生活中的信息源,提高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領悟能力、解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努力實現(xiàn)書本知識與生活世界的溝通,與學生經驗世界和成長需要的溝通。從而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運用,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讓生活走進語文,讓語文描繪生活。
二、在命題中彰顯整合性
語文是綜合性很強的一門學科?!罢Z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薄罢Z文素養(yǎng)是語文能力、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备鶕?jù)課標精神,語文試題應該成為檢驗學生綜合知識,發(fā)展學生綜合思維,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工具。因此,語文考試的命題應加強整合,減少考查單個知識點的試題。要以整合為依托,來啟迪命題的創(chuàng)新。這就要求教師在命題時力求有創(chuàng)意,要摒棄過去那種機械、專制、沉悶的內容,要避免把知識點的考查細碎化、機械化,盡可能使學生擺脫“做死題、死做題”的窘狀。
題例:這學期我們學過許多寫人的文章,如:___________的李歡;___________的羊角辮;_________徐向前;_________的葉欣;_________的藺相如;________的田老師;_________的劉備等。(要求寫四字短語)
評析:這道題整合性很強,把課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融合在一起,分三個方面來考查學生對課文主人翁的認識:識記主人翁的名字,回憶主人翁的主要事跡,概括主人翁的特點。
三、在命題中彰顯趣味性
命題形式新穎,活潑有趣,可以給命題增添愉悅、和諧的氛圍。傳統(tǒng)語文試卷因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題型設計比較冷靜、客觀,有時還會因過分嚴肅而顯得呆板,缺乏情趣,在測試時難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語文命題要促進學生發(fā)展,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guī)律,命題的形式和內容應富有創(chuàng)意。形式的趣味性主要包括卷面活潑,命題語言輕松,富有親和力、鼓勵性等。內容的趣味性,一方面是指題型豐富,以不斷刺激學生的大腦,增加學生答題的樂趣,啟迪學生心智;另一方面是指內容開放,讓考試的過程成為學習的過程。這樣以趣味為源頭,適應學生求新、求異、求奇的心理。同時這種善于標新立異、另劈蹊徑的命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答題興趣,從而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祥和、寧靜的氛圍。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好勝心強、喜歡表現(xiàn)自己這一特點,可以將試卷設計成主題游戲的形式,如游樂園快樂多、智慧大考驗、才藝大比拼等,力求以競賽的形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認真思考,輕松答題。還可以多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賦予各項考查內容以游戲的外殼,努力增強題目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考試的興趣。
總之,當前小學語文考試的命題要努力體現(xiàn)新的課程理念,做到順應時代,與時俱進,全面落實“以生為本”的人文思想。命題要堅持立足文本,夯實基礎,拓寬思維,托展空間,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考試的態(tài)度與認識,使之成為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和機會,成為指導學校改變辦學理念,指導教師改變教學行為的良好載體,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真正彰顯出小學語文命題應有的活力。